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裁抑
(1).制止;遏止。后汉书·党锢传序:“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主公若欲传位於 吁 ,便当立为世子。如其不然,当稍裁抑之,庶无骄奢淫佚之祸。”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职员固归咎于学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职员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习气影响学生而潜化之矣。”
(2).制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举人勒停会试:“今年署礼部事,侍郎 李廷机 上疏,谓举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无法惩创,请将最不肖者,勒停会试,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减,抑损。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臣欲乞凡馆待送遗并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武帝 为了提高皇帝的威权,有意裁抑丞相的职权。”
《漢語大詞典》:贬秩(貶秩)
贬职;削减俸禄。史记·平準书:“ 元封 元年, 卜式 贬秩为太子太傅。” 宋 李若水 《上何右丞书》:“小则削职贬秩,大则走瘴岭,錮海岛。”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一》:“或贬秩,则立仗,必居所贬之位,不敢仍常立,甚可怪也。” 清 无名氏 《燕京杂记》:“﹝象﹞如获罪贬秩,则立仗时退居贬所,不敢復立原处。”
《漢語大詞典》:降杀(降殺)
递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宋史·礼志九:“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降杀以两。”亦泛指削减。明史·安惠王楹传:“亲王、郡王礼乐宜有降杀。”
分類:递减削减
《國語辭典》:刬削(剗削)  拼音:chǎn xuè
1.铲除、除去。《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太宗贞观五年》:「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刬削,加土为坟,掩蔽枯朽,勿令暴露。」
2.删除、废掉。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劄子〉:「右臣窃见元祐以来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刬削,而天下卒无一人以为非者。」
3.讥笑、讪笑。明。龙子犹《杀狗记》第二四出:「今日上坟,叵耐王老将一幅画儿为由,当面被他刬削一场。」
《漢語大詞典》:削黜
亦作“ 削絀 ”。 削减封地,贬降官爵。 汉 韦孟 《讽谏》诗:“嫚彼显祖,轻此削黜。” 三国 魏 曹植 《改封陈王谢恩章》:“臣既弊陋,守国无效,自分削黜,以彰众诫。”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允征:“故王制:天子巡守,其削絀诸侯,必先於不敬不孝。”
《漢語大詞典》:申减(申減)
上报削减。《宋书·文帝纪》:“今年有不收处,都原之。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宋书·孝武帝纪:“自此以还,鰥寡疾老,详所申减。”
分類:上报削减
《國語辭典》:删减(刪減)  拼音:shān jiǎn
删除削减。如:「这项工程因预算被删减而无法进行。」《宋书。卷六四。列传。何承天》:「先是,礼论有八百卷,承天删减并合,以类相从,凡为三百卷。」
分類:削减
《国语辞典》:裁兵  拼音:cái bīng
削减军队之数量。如:「裁兵计画」。
《漢語大詞典》:财减(財減)
裁减,削减。财,通“ 裁 ”。 章炳麟 《訄书·清儒》:“宜隶论语儒家,出孝经使傅礼记通论,即十三经者当财减也。”
分類:裁减削减
《漢語大詞典》:减汰(減汰)
削减淘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于旧例之中,稍为减汰。”
分類:削减淘汰
《漢語大詞典》:贬杀(貶殺)
削减,降低。 宋 苏轼 《再上皇帝书》:“併省诸军,迫逐老病,至使戍兵之妻,与士卒杂处其间,贬杀军分,有同降配。”
分類:削减降低
《漢語大詞典》:分削
谓分封土地或削减封地。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兴已来,至于 太初 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
《漢語大詞典》:摊扣(攤扣)
谓按一定折扣削减俸禄。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重禄》:“近年度支缺乏,京官有减折,外官有摊扣。”
《国语辞典》:削价(削价)  拼音:xiāo jià
削减价钱。如:「因仓库存货过多,又苦无现金周转,厂商只好削价求现。」「主管单位力求物价稳定,以避免削价竞争之情况。」
《国语辞典》:降薪  拼音:jiàng xīn
削减薪资。如:「适逢经济不景气,部分中小企业降薪以度难关。」
分类:削减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