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冲服剂(冲服剂)  拼音:chōng fú jì
中医上指将中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的糖粉、矫味剂等,制成颗粒状散剂,服用时以开水冲服。
《国语辞典》:除草剂(除草剂)  拼音:chú cǎo jì
除草的农药。促使杂草乾黄枯死。
《国语辞典》:吐剂(吐剂)  拼音:tù jì
使人呕吐的药剂。如:「当有人服毒自杀时,可以用硫酸铜之类的吐剂来催吐解毒。」
分类:呕吐药剂
《国语辞典》:宣剂(宣剂)  拼音:xuān jì
中医上指具有宣散郁塞功能的药剂。如二陈汤即为宣剂之一,可宣散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
《国语辞典》:还原剂(还原剂)  拼音:huán yuán jì
化学反应中,一物质可供电子或可从氧化物中得到氧原子的物质。从氧化物得到氧的物质。亦指能使他物还原(得到电子),而本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如氢气、碳和活性金属。
《国语辞典》:缓和剂(缓和剂)  拼音:huǎn hé jì
一种用于核反应器中,使高速中子减速的物质、可增加中子被原子核捕捉的机率,促成核分裂的进行,如重水、石墨等。
《国语辞典》:磺胺剂(磺胺剂)  拼音:huáng ān jì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全身性、肠道、烧伤创面及眼部感染。由于抗菌活性较弱,临床上已经渐被抗生素取代。副作用有过敏、肾及造血毒性、肠胃不适、晕眩等。
《国语辞典》:混凝剂(混凝剂)  拼音:hùn níng jì
加在原水中,使水中胶体及悬浮固体形成胶羽的化学药品。如净水过程中使用的明矾即为混凝剂。
《国语辞典》:催眠剂(催眠剂)  拼音:cuī mián jì
可引导入睡或维持睡眠状态的药物,用于有睡眠障碍者。副作用包括嗜睡、恍惚、梦游、记忆力减退、反应力下降、耐受性及依赖性等。一般安眠药属于处方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习称「安眠药」。
《国语辞典》:防臭剂(防臭剂)  拼音:fáng chòu jì
能消除或降低异味的物质。如用于空气清净机中的高锰酸钾。
《国语辞典》:防蚀剂(防蚀剂)  拼音:fáng shí jì
预防器具腐蚀的东西。如铜铁器上所镀的锌、木器上所涂的油漆等。
《国语辞典》:发烟剂(发烟剂)  拼音:fā yān jì
可以产生大量烟雾的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与锌粉加热时产生白烟;四氯化钛在空气中或与水接触时,氨气与盐酸气接触时亦同。
《国语辞典》:发汗剂(发汗剂)  拼音:fā hàn jì
泛指能令汗腺的分泌增加的药品。如麻黄汤。
《国语辞典》:擦剂(擦剂)  拼音:cā jì
一种外用的液体或半固体制剂,通常用来缓解肌肉或关节疼痛或僵硬,施药后须用力搓揉。如擦劳灭。
《国语辞典》:镇痛剂(镇痛剂)  拼音:zhèn tòng jì
一种减轻或除去疼痛的药物。常见的药物如用于解热镇痛的乙醯胺酚(普拿疼)与阿斯匹灵,及用于癌末与烧烫伤病患的吗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