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修刺
置备名帖,作通报姓名之用。《后汉书·文苑传·边让》:“时宾客满堂,莫不羡其风。府掾 孔融 、 王朗 并修刺候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远近久承公名,令於是大遽,不敢移公,便於牛屋下修刺诣公。” 唐 李嘉祐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诗:“修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
《漢語大詞典》:刺舌
《隋书·贺若弼传》:“父 敦 以武烈知名,仕 周 为 金州 总管, 宇文护 忌而害之。临刑,呼 弼 谓之曰:‘吾必欲平 江南 ,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 弼 舌出血,诫以慎口。”后因以“刺舌”谓说话谨慎。 宋 苏轼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辞。”
分類:谨慎
《漢語大詞典》:刺取
(1).刺探。《汉书·丙吉传》:“驭吏因随驛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 云中 、 代郡 ,遽归府见 吉 白状。” 颜师古 注:“刺谓探之也。” 宋 苏舜钦 《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郡本多盗,公始至,诸邑日有剽劫,民情骚然。公为设策刺取,乃府大吏为之囊橐,以故益滋不败。”
(2).犹掘取。 宋 苏辙 《息壤》诗:“江上寒沙薄如席,一夕坟起成高邱……窃持大畚负长鏄,刺取不已帝使流。”
(3).采取,选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道人﹞曰:‘此皆《易》之一端耳。’出一小篋,随所问刺取诸家之书,为 蔡 指示。” 章炳麟 《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因刺取二家言,凡六十餘事,颇有发正,别为一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迨 嘉靖 间, 唐 人小説乃復出,书估往往刺取《太平广记》中文,杂以他书,刻为丛集,真伪错杂,而颇盛行。”
(2).犹掘取。 宋 苏辙 《息壤》诗:“江上寒沙薄如席,一夕坟起成高邱……窃持大畚负长鏄,刺取不已帝使流。”
(3).采取,选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道人﹞曰:‘此皆《易》之一端耳。’出一小篋,随所问刺取诸家之书,为 蔡 指示。” 章炳麟 《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因刺取二家言,凡六十餘事,颇有发正,别为一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迨 嘉靖 间, 唐 人小説乃復出,书估往往刺取《太平广记》中文,杂以他书,刻为丛集,真伪错杂,而颇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