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1,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同别二教
有分别
有法差别相违因
自性分别
自性差别
名别义通
多闻分别部
戒四别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无差别
别他那
别申论
别行玄
别行疏
佛类词典(续上)
妄分别同别二教
有分别
有法差别相违因
自性分别
自性差别
名别义通
多闻分别部
戒四别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无差别
别他那
别申论
别行玄
别行疏
妄分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知真如平等无差别为一如,徒为无明所驱而起善恶美丑等之差别妄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虚妄的分别。凡夫不知真如平等之理,于是分别一切事物,因而生起善恶美丑等种种差别的妄见。
(术语)不知真如平等无差别为一如,徒为无明所驱而起善恶美丑等之差别妄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虚妄的分别。凡夫不知真如平等之理,于是分别一切事物,因而生起善恶美丑等种种差别的妄见。
同别二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于二乘三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也。五教章上明其十别。同教一乘者,为使二乘三乘等机入于一多无尽之法界,以一乘无尽之法寄显于始教之三乘法,或终顿之一乘法而说也。然则同教一乘约于所寄之法则为终顿二教之一乘教与始教之三乘教,此中就华严本经之说相论之,则彼经所说之同教一乘为终顿二教。经中说一多无尽之法者,是别教一乘也,此名直显门。又寄于终顿二教之一乘法显一多无尽之一乘法者,彼经之同教一乘也,此名寄显门。法华经中亦有同别二教,然彼之同教一乘为开会二乘之机于一乘,故寄于始教之三乘法,而说无尽一乘法,此为本经同教一乘与末经同教一乘之相违。且华严法华二经,虽共说同别二教,而华严多说别教,少说同教,法华多说同教一乘,少说别教一乘,故又大判二经,华严为别教一乘,法华为同教一乘也。见五教章上。其别异之义门有十种:一时异,所说之时异也。二处异,所说之处异也。三主异,所说之佛异也。四众异,所闻之众异也。五所依异,所依之三昧异也。六说异,一方说一切方说也。七位异,一位一切位也。八行位,一行一切行也。九法门异,法门之建立广狭异也。十事异,舍林地山等一一事相尽为甚深之法门也。见五教章上施设异相门。
(术语)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于二乘三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也。五教章上明其十别。同教一乘者,为使二乘三乘等机入于一多无尽之法界,以一乘无尽之法寄显于始教之三乘法,或终顿之一乘法而说也。然则同教一乘约于所寄之法则为终顿二教之一乘教与始教之三乘教,此中就华严本经之说相论之,则彼经所说之同教一乘为终顿二教。经中说一多无尽之法者,是别教一乘也,此名直显门。又寄于终顿二教之一乘法显一多无尽之一乘法者,彼经之同教一乘也,此名寄显门。法华经中亦有同别二教,然彼之同教一乘为开会二乘之机于一乘,故寄于始教之三乘法,而说无尽一乘法,此为本经同教一乘与末经同教一乘之相违。且华严法华二经,虽共说同别二教,而华严多说别教,少说同教,法华多说同教一乘,少说别教一乘,故又大判二经,华严为别教一乘,法华为同教一乘也。见五教章上。其别异之义门有十种:一时异,所说之时异也。二处异,所说之处异也。三主异,所说之佛异也。四众异,所闻之众异也。五所依异,所依之三昧异也。六说异,一方说一切方说也。七位异,一位一切位也。八行位,一行一切行也。九法门异,法门之建立广狭异也。十事异,舍林地山等一一事相尽为甚深之法门也。见五教章上施设异相门。
有分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分别作用之意。对于无分别而言。六识中眼等五识,唯有寻伺相应之自性分别,故俱舍论二,名之为无分别,第六意识,并具散慧相应之计度分别及定散诸念之随念分别,能分别所缘之境,故名之为有分别。成唯识论七亦曰:「于彼所缘能明了取,异于眼等识,故非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又对于无分别正体智而名其馀后得等智为有分别。即缘境分别种种之差别智也。
(术语)有分别作用之意。对于无分别而言。六识中眼等五识,唯有寻伺相应之自性分别,故俱舍论二,名之为无分别,第六意识,并具散慧相应之计度分别及定散诸念之随念分别,能分别所缘之境,故名之为有分别。成唯识论七亦曰:「于彼所缘能明了取,异于眼等识,故非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又对于无分别正体智而名其馀后得等智为有分别。即缘境分别种种之差别智也。
有法差别相违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相违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辞,差别者,其前名辞里面所含之别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凡狡黠之论法,于宗之前名辞,怀抱二种之意许,立者成立其一,希敌者不成立。今立者所陈之因,于宜关系之同品不关系,反关系于不应关系之异品,缺因之后二相,敌者因之却为无过之因,是即有法差别相违因也。亦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术语)四相违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辞,差别者,其前名辞里面所含之别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凡狡黠之论法,于宗之前名辞,怀抱二种之意许,立者成立其一,希敌者不成立。今立者所陈之因,于宜关系之同品不关系,反关系于不应关系之异品,缺因之后二相,敌者因之却为无过之因,是即有法差别相违因也。亦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自性分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分别之一。
【三藏法数】
谓意识对于现在六尘之境,自性而起分别,故名自性分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术语)三分别之一。
【三藏法数】
谓意识对于现在六尘之境,自性而起分别,故名自性分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自性差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宗法五名之一。(参见:宗法)
(术语)因明宗法五名之一。(参见:宗法)
宗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立量三支之第一支,由二句而成。又名曰宗体所立。其二句有五种之异名:一前句云自性,后句云差别。二前句云有法,后句云法。三前句云所别,后句云能别。四前句云前陈,后句云后陈。五前句云宗依,后句云亦宗依。以此二者皆宗体之所依也。见因明大疏上。
(术语)因明立量三支之第一支,由二句而成。又名曰宗体所立。其二句有五种之异名:一前句云自性,后句云差别。二前句云有法,后句云法。三前句云所别,后句云能别。四前句云前陈,后句云后陈。五前句云宗依,后句云亦宗依。以此二者皆宗体之所依也。见因明大疏上。
名别义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目。借别教之法门而明通教之义也。如于菩萨位之十地,分配见思二惑之断惑,或分配二乘之果,总之名为别教,而义为通教也。止观六曰:「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四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中略)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从华天一乘家之宗义言之,刚法相三论之宗义为天台通教之分际也。然其所明之行位,取别教所属之五十二,故自台家见之,则总为名别义通也。
(术语)天台之目。借别教之法门而明通教之义也。如于菩萨位之十地,分配见思二惑之断惑,或分配二乘之果,总之名为别教,而义为通教也。止观六曰:「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四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中略)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从华天一乘家之宗义言之,刚法相三论之宗义为天台通教之分际也。然其所明之行位,取别教所属之五十二,故自台家见之,则总为名别义通也。
多闻分别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说假部也。
(流派)说假部也。
戒四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戒四科。(参见:戒)
(名数)即戒四科。(参见:戒)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隋瞿昙法智译。说善恶业报之差别。
(经名)一卷,隋瞿昙法智译。说善恶业报之差别。
佛无差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无差别之一。
【三藏法数】
谓十方诸佛,了悟十界、十如是等法而成正觉,即是悟本心之所具,亦是悟众生之所迷。迷悟虽殊,其体不二。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是名佛无差别。
(术语)三无差别之一。
【三藏法数】
谓十方诸佛,了悟十界、十如是等法而成正觉,即是悟本心之所具,亦是悟众生之所迷。迷悟虽殊,其体不二。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是名佛无差别。
别他那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天名。又曰吠率怒天Ves%t!ana,译言围。名义集二曰:「别他那,梁言围,亦云吠率怒天。」
(天名)天名。又曰吠率怒天Ves%t!ana,译言围。名义集二曰:「别他那,梁言围,亦云吠率怒天。」
别申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论宗之判。对于通申论之称。如中,百,十二之三论,汎申一代诸经之佛意,故谓为通申论。如智度论别申一经之意,故谓为别申论。见三论玄义。
(术语)三论宗之判。对于通申论之称。如中,百,十二之三论,汎申一代诸经之佛意,故谓为通申论。如智度论别申一经之意,故谓为别申论。见三论玄义。
别行玄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音玄义之异名。对于法华玄义而曰别行。于法华本经中特取观世音普门品,于法华玄义之外,别作玄义。使之流行也。
(术语)观音玄义之异名。对于法华玄义而曰别行。于法华本经中特取观世音普门品,于法华玄义之外,别作玄义。使之流行也。
别行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观音义疏之异名。本经文句之外,于观世音普门品别造义疏者。
(书名)观音义疏之异名。本经文句之外,于观世音普门品别造义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