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别功德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失译人名。释增一阿含经序品中之偈及念佛等十种之一法,次释各弟子品称为第一之因缘。
分别缘生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十二缘生之法。
分别布施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为中阿含瞿昙弥经之别译。
分别圣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證法门经之略名。
分别相似过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四过之一。谓立者之论法为同品者,敌者强以为异品而攻击之之过误也。
分别业报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大勇菩萨撰,宋僧伽跋摩译。一经皆为偈颂,分别五趣之业报。
分别智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
分别智相应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三藏法数】
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此智分别,亦是法执,与心相应,故名分别智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一智相也。
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
分别善恶报应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
四句分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有空分别诸法,谓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门也。反之而谓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门也。反之而谓为亦有亦空,是第三句,亦有亦空门也。反之而谓为非有非空,是第四句,非有非空门也。有无之法门尽于此,更无第五句。就一异有无等义而分别之,亦如是,谓之四句门。又云四句分别。此中初二句云两单,后二句为俱是俱非,亦曰双照双非。三论玄义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
别总二种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观之也。但于第四法念处,有杂缘不杂缘之二者,不杂缘法念处,唯观法之一境,杂缘法念处,于身等四境或合观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总观之。盖法之名,汎通于前三者也。总相念处者,于杂缘法念处之法后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总合之而观诸有为法为无常。观诸有漏法为苦,观一切法为空为无我,故名总相念处。别相与总相之相违,在于前境之分与不分。又,能观之行相,别相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之四者。总相为无常,苦,空,无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别相观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别相念处,此总相观之位,名第三之加行总相念处位,于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观,称为三贤位。
别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别教缘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业,此有四门不同:一有门,观虚妄之色尽,别有妙色,名为佛性也。二空门,观如来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门,双观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门,观但中法性之理,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也,见止观六等。
句诠差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名为直诠诸法之自体者,故曰名诠自性。句为诠其自性上义理之差别者,故曰句诠差别。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