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68,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2 73 74 75 下一页
利口如锥
利朗
利利拉拉
利利洒洒
利亮
利国救边
灵牙利齿
零利
十利
十种利益
人中分陀利华
三毒尸利
三种舍利
词典(续上)
利口辩给利口如锥
利朗
利利拉拉
利利洒洒
利亮
利国救边
灵牙利齿
零利
佛类词典
二利十利
十种利益
人中分陀利华
三毒尸利
三种舍利
《高级汉语词典》:利口辩给
能言善辩,含贬义
二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
【佛学常见辞汇】
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佛学次第统编】
金刚般若经取著不坏假名论云二利:
一、自利 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维,如理修行,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 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證果,是名利他。
【三藏法数】
(出金刚般若经取著不坏假名论)
〔一、自利〕,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惟,如理修习,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證果,是名利他。
(名数)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赞阿弥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圆满。」
【佛学常见辞汇】
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佛学次第统编】
金刚般若经取著不坏假名论云二利:
一、自利 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维,如理修行,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 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證果,是名利他。
【三藏法数】
(出金刚般若经取著不坏假名论)
〔一、自利〕,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惟,如理修习,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證果,是名利他。
十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一、乞食十利,(参见:乞食)。二、多闻十利,(参见:多闻)。三、闻经十利,(参见:闻经)。四、般若十利,(参见:般若)。五、禅定十利,(参见:禅定)。六、精进十利,(参见:精进)。七、粥十利,(参见:粥)
【佛学常见辞汇】
有许多种的十利,如乞食十利、多闻十利、闻经十利、般若十利、禅定十利、精进十利、粥十利等等。
(名数)有种种:一、乞食十利,(参见:乞食)。二、多闻十利,(参见:多闻)。三、闻经十利,(参见:闻经)。四、般若十利,(参见:般若)。五、禅定十利,(参见:禅定)。六、精进十利,(参见:精进)。七、粥十利,(参见:粥)
【佛学常见辞汇】
有许多种的十利,如乞食十利、多闻十利、闻经十利、般若十利、禅定十利、精进十利、粥十利等等。
乞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分卫。大乘义章十五曰:「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行事钞下三曰:「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又「善见云:分卫者乞食也。」法集经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于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离诸贪求,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分卫。大乘义章十五曰:「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行事钞下三曰:「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又「善见云:分卫者乞食也。」法集经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于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离诸贪求,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
般若
【佛学大辞典】
(人名)Prajn^a%,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n^a%,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三藏法数】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人名)Prajn^a%,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n^a%,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三藏法数】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十种利益
【佛学大辞典】
(名数)种种不一,(参见:利益)
(名数)种种不一,(参见:利益)
利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
(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
人中分陀利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号。涅槃经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华。」分陀利华译为白莲华,又名念佛者之称。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术语)佛之德号。涅槃经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华。」分陀利华译为白莲华,又名念佛者之称。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三毒尸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赞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为天台所立性恶之深义者。
(名数)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赞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为天台所立性恶之深义者。
三种舍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佛舍利之三种:如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是也。(参见:舍利)
(术语)谓佛舍利之三种:如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是也。(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