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6,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末利夫人
末利室罗
甘露军荼利明王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本利益妙
布利迦
生身舍利
忉利之付属
他利利他深义
他毗利
忉利
忉利天
吉利
佛类词典(续上)
末利末利夫人
末利室罗
甘露军荼利明王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本利益妙
布利迦
生身舍利
忉利之付属
他利利他深义
他毗利
忉利
忉利天
吉利
末利
【佛学大辞典】
(植物)Ma%llika%,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罗。译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胜鬘宾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此是华名。有江南寺安法师,多所博识。云:此华色白而形小,此间无物以翻之,犹存末利之称。」慧苑音义上曰:「末利者,花名也。其花黄金色,然非末利之言即翻为黄色。」
(植物)Ma%llika%,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罗。译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胜鬘宾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此是华名。有江南寺安法师,多所博识。云:此华色白而形小,此间无物以翻之,犹存末利之称。」慧苑音义上曰:「末利者,花名也。其花黄金色,然非末利之言即翻为黄色。」
末利夫人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曰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曰:「舍卫城波罗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罗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为要誓,愿脱婢使而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时天暑,遥见其园驰就之。黄头见王,迎接引至凉处,敷衣使坐,供奉巧称王心。王知其聪明,请彼耶若多,聘为夫人,以自末利园中将来,号为末利夫人。」又曰摩利迦。译为鬘者。以彼在花园。为主常作花鬘,故名鬘者。又名胜鬘。毗奈耶杂事七曰:「佛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时,释子大名有一婢,名明月。彼常在花园摘花结作胜鬘,上于大名,因号此女为胜鬘(与胜鬘经所说之夫人同名,但彼为夫人之女),后以奉献食于佛之功德,为憍萨罗国胜光王(即波斯匿王)夫人,生恶生太子。」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摩利室罗,即胜鬘也。」智度论则言:以供养须菩提比丘之故。论三十三曰:「如末利夫人,供养须菩提故,得今世果报,为波斯尼示王后。」即末利夫人,为波斯匿王之后,生恶生太子及胜鬘夫人。
(人名)Ma%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曰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曰:「舍卫城波罗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罗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为要誓,愿脱婢使而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时天暑,遥见其园驰就之。黄头见王,迎接引至凉处,敷衣使坐,供奉巧称王心。王知其聪明,请彼耶若多,聘为夫人,以自末利园中将来,号为末利夫人。」又曰摩利迦。译为鬘者。以彼在花园。为主常作花鬘,故名鬘者。又名胜鬘。毗奈耶杂事七曰:「佛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时,释子大名有一婢,名明月。彼常在花园摘花结作胜鬘,上于大名,因号此女为胜鬘(与胜鬘经所说之夫人同名,但彼为夫人之女),后以奉献食于佛之功德,为憍萨罗国胜光王(即波斯匿王)夫人,生恶生太子。」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摩利室罗,即胜鬘也。」智度论则言:以供养须菩提比丘之故。论三十三曰:「如末利夫人,供养须菩提故,得今世果报,为波斯尼示王后。」即末利夫人,为波斯匿王之后,生恶生太子及胜鬘夫人。
末利室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lyas/ri^,夫人名。译为胜鬘。末利夫人之女,为阿踰阇国之王妃,说胜鬘经者。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此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罗,即胜鬘也。」胜鬘宝窟一本曰:「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罗(S/ri^ma%la%),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
(人名)Ma%lyas/ri^,夫人名。译为胜鬘。末利夫人之女,为阿踰阇国之王妃,说胜鬘经者。唯识述记八末曰:「摩利迦,此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罗,即胜鬘也。」胜鬘宝窟一本曰:「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罗(S/ri^ma%la%),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
甘露军荼利明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军荼利明王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三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三曰:「师曰:胎藏界图,三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军荼利明王,甘露军荼利为佛部,莲华军荼利为莲华部,金刚军荼利为金刚部。」梵语曰阿密利多军荼利Amr!takun!d!alin,阿密利多,译言甘露。军荼利,译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宝瓶为三昧耶形,故名。军荼利仪轨曰:「甘露军荼利,能摧诸魔障。以慈悲方便,现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轮,照曜无边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涤藏识中。」
(明王)军荼利明王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三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三曰:「师曰:胎藏界图,三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军荼利明王,甘露军荼利为佛部,莲华军荼利为莲华部,金刚军荼利为金刚部。」梵语曰阿密利多军荼利Amr!takun!d!alin,阿密利多,译言甘露。军荼利,译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宝瓶为三昧耶形,故名。军荼利仪轨曰:「甘露军荼利,能摧诸魔障。以慈悲方便,现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轮,照曜无边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涤藏识中。」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颦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璎虎皮裙。无量忿怒众,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瑟瑟槃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后第四面微怒开口。(中略)随意所乐,观念四臂八臂乃至两臂千臂。」
(图像)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颦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璎虎皮裙。无量忿怒众,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瑟瑟槃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后第四面微怒开口。(中略)随意所乐,观念四臂八臂乃至两臂千臂。」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本利益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利益妙也。言本佛之利益众生不可思议也。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利益妙也。言本佛之利益众生不可思议也。
布利迦
【佛学大辞典】
(饮食)Pu%rika%,饼名。大日经疏七曰:「布利迦译云著鉴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为鉴作之。」
(饮食)Pu%rika%,饼名。大日经疏七曰:「布利迦译云著鉴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为鉴作之。」
生身舍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舍利之一。(参见:舍利)
【三藏法数】
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三。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则得无量福报也。(梵语阇维,华言焚烧。)
(术语)二种舍利之一。(参见:舍利)
【三藏法数】
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三。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则得无量福报也。(梵语阇维,华言焚烧。)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忉利之付属
【佛学大辞典】
(故事)地藏菩萨于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之付属,救济六趣之众生。(参见:地藏)
(故事)地藏菩萨于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之付属,救济六趣之众生。(参见:地藏)
地藏
【佛学大辞典】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也。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嘱累人天品曰:「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地藏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本愿经下曰:「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慇勤付属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地藏十轮经一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地藏讲式曰:「梵号叉底俱舍,密亦号悲愿金刚,今号地藏萨埵也。彼胎藏界现九尊之主伴,度九界妄情。此金刚界列宝生界会,举大悲之幢导三有迷途。」案:地藏菩萨名。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众生赖以救苦,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其状圆顶。手持宝珠及锡杖。或云即阎罗王之化身也。【又】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国主家。姓金。号乔觉。永徽四年,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南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时有阁老闵公,素怀善念。每斋百僧,必虚一位,请洞僧(即地藏也)足数。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许。衣遍覆九峰。遂尽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离俗网。反礼其子为师。故今侍像。左道明,右闵公,职此故也。菩萨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显灵起塔。至今成大道场。【又】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为地藏成道之处。有磴八十一级,缘练以登,峻险不堪言状。其化成寺,即地藏王宫,中存地藏之遗迹甚多。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曰:「无知愚人,妄谓地藏菩萨是暹罗国太子,其肉身塔,遇闰大七月,彼国之王亲来开塔。岂知此系新罗国王族出家,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来九华。居数十年,后坐脱,肉身不坏,遂以全身入塔,绝无开塔之说。当唐之时,高丽有三国:一高勾丽,二新罗,三百济。后高勾丽吞灭二国,而但名高丽耳。近时愚人,不知新罗,遂讹作暹罗。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此僧事迹,具载九华志,宋高僧传。」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释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也。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嘱累人天品曰:「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地藏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本愿经下曰:「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慇勤付属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地藏十轮经一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地藏讲式曰:「梵号叉底俱舍,密亦号悲愿金刚,今号地藏萨埵也。彼胎藏界现九尊之主伴,度九界妄情。此金刚界列宝生界会,举大悲之幢导三有迷途。」案:地藏菩萨名。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众生赖以救苦,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其状圆顶。手持宝珠及锡杖。或云即阎罗王之化身也。【又】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国主家。姓金。号乔觉。永徽四年,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南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时有阁老闵公,素怀善念。每斋百僧,必虚一位,请洞僧(即地藏也)足数。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许。衣遍覆九峰。遂尽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离俗网。反礼其子为师。故今侍像。左道明,右闵公,职此故也。菩萨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显灵起塔。至今成大道场。【又】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为地藏成道之处。有磴八十一级,缘练以登,峻险不堪言状。其化成寺,即地藏王宫,中存地藏之遗迹甚多。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曰:「无知愚人,妄谓地藏菩萨是暹罗国太子,其肉身塔,遇闰大七月,彼国之王亲来开塔。岂知此系新罗国王族出家,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来九华。居数十年,后坐脱,肉身不坏,遂以全身入塔,绝无开塔之说。当唐之时,高丽有三国:一高勾丽,二新罗,三百济。后高勾丽吞灭二国,而但名高丽耳。近时愚人,不知新罗,遂讹作暹罗。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此僧事迹,具载九华志,宋高僧传。」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释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他利利他深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等语,昙鸾于论注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众生得利益为主题,施利者之力难显,言利他,则表利众生之意,而显与力者。佛建大愿,自成佛而利益众生者,不可不谓为自利利他之意也。
(术语)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等语,昙鸾于论注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众生得利益为主题,施利者之力难显,言利他,则表利众生之意,而显与力者。佛建大愿,自成佛而利益众生者,不可不谓为自利利他之意也。
他毗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言上座部。(参见:体毗履)
(术语)译言上座部。(参见:体毗履)
忉利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参见:忉利天)
(界名)(参见:忉利天)
忉利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Tra%yastrm%s/a,作怛哩耶怛哩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是为三十三天。玄应音义二曰:「忉利,此应讹也。正言多罗夜登陵舍天,此译云三十三天。」慧苑音义上曰:「忉利,讹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帝释所居。总数有三十三处,故从处立名也。」法华经劝发品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也。)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馀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界名)Tra%yastrm%s/a,作怛哩耶怛哩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是为三十三天。玄应音义二曰:「忉利,此应讹也。正言多罗夜登陵舍天,此译云三十三天。」慧苑音义上曰:「忉利,讹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帝释所居。总数有三十三处,故从处立名也。」法华经劝发品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也。)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馀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忉利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Tra%yastrm%s/a,作怛哩耶怛哩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是为三十三天。玄应音义二曰:「忉利,此应讹也。正言多罗夜登陵舍天,此译云三十三天。」慧苑音义上曰:「忉利,讹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帝释所居。总数有三十三处,故从处立名也。」法华经劝发品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也。)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馀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界名)Tra%yastrm%s/a,作怛哩耶怛哩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是为三十三天。玄应音义二曰:「忉利,此应讹也。正言多罗夜登陵舍天,此译云三十三天。」慧苑音义上曰:「忉利,讹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帝释所居。总数有三十三处,故从处立名也。」法华经劝发品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也。)
【三藏法数】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馀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吉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鸟名,与姞栗陀同。杂宝藏经三有吉利鸟之话,梵Gr!dhra。
(动物)鸟名,与姞栗陀同。杂宝藏经三有吉利鸟之话,梵Gr!dh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