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8,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渔翁得利
渔人之利
渔人得利
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一利即有一弊
元亨利贞
远近利民
约翰·克利斯朵夫
中国福利会
裕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因势利导
因利乘便
以利累形
《國語辭典》:渔翁得利(漁翁得利)  拼音:yú wēng dé lì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
《國語辭典》:渔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九老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國語辭典》:渔人之利(漁人之利)  拼音:yú rén zhī lì
从他人冲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隋唐演义》第五二回:「王世充残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里觊觎非望,以收渔人之利。」
《國語辭典》:渔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九老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國語辭典》:渔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九老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漢語大詞典》:有一利必有一弊
谓事物有其有利的一面,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自从 燧人氏 发见,或者发明了火以来,能够很有味的吃火锅,点起灯来,夜里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然而有些文人学士,却又不免头痛,此真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而又‘有一弊必有一利’也。”亦作“ 有一利即有一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道:‘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有一利即有一弊
见“ 有一利必有一弊 ”。
《漢語大詞典》:有一利必有一弊
谓事物有其有利的一面,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自从 燧人氏 发见,或者发明了火以来,能够很有味的吃火锅,点起灯来,夜里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然而有些文人学士,却又不免头痛,此真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而又‘有一弊必有一利’也。”亦作“ 有一利即有一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道:‘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元亨利贞(元亨利貞)
周易乾卦之四德。易·乾:“《乾》:元亨利贞。” 孔颖达 疏:“元亨利贞者,是《乾》之四德也。《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 宋 程颐 《程氏易传》卷一:“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
分類:四德
《分类字锦》:远近利民(远近利民)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诗 远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润物像心源。
分类:
《漢語大詞典》:约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法国罗曼·罗兰作于1904-1912年。出生于贫穷音乐师家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刻苦奋斗,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不愿以音乐逢迎时好,猎取功名利禄,不断地与社会上的消极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备受冷遇。
《漢語大詞典》:中国福利会
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漢語大詞典》:裕利
大利,暴利。《商君书·垦令》:“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 朱师辙 解诂:“裕,饶也。” 高亨 注:“商人在丰年不能增益其享乐,在饥年不能取得大利,则心怀畏怯,而欲改业为农矣。”
《高级汉语词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e lì
比喻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
《國語辭典》: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战国时,赵欲伐燕,苏代说赵惠王,以鹬蚌相争持,渔翁得利的比喻,力劝赵王三思后行,以免强秦坐收渔利。典出《战国策。燕策二》。后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自古说:『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到收场想一想,总是被没相干的人得了去」《明史。卷三二四。外国列传五。占城列传》:「如必驱兵苦战,胜负不可知,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也作「渔人得利」、「渔人之利」、「渔翁得利」、「渔翁之利」、「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分類:不肯
《國語辭典》:因势利导(因勢利導)  拼音:yīn shì lì dǎo
语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顺著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使达成目标。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七。声容部。治服》:「不若因势利导,使之渐近自然。」《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况且劳公拘经世之学,有用之材到了那边,因势利导,将来或有一线之望,也未可知。」
《國語辭典》:因利乘便  拼音:yīn lì chéng biàn
借著有利的情况办事。《文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旧五代史。卷一二五。周书。王继弘传》:「若不因利乘便,以求富贵,毕世以来,未可得志也。」
《漢語大詞典》:以利累形
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庄子·让王:“夫 大王亶父 ,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淮南子·道应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