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6,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慈悲五利
慈悲十二利
达利瑟致
达利瑟致案多
达磨毕利
鸠摩利
睒摩利
碎身舍利
新摩利迦
鼻摩罗难利帝
满殊尸利
蜜利车
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
歌利王
佛类词典(续上)
义利慈悲五利
慈悲十二利
达利瑟致
达利瑟致案多
达磨毕利
鸠摩利
睒摩利
碎身舍利
新摩利迦
鼻摩罗难利帝
满殊尸利
蜜利车
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
歌利王
义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佛地经论一曰:「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大日经疏七曰:「于一一真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
(术语)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佛地经论一曰:「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大日经疏七曰:「于一一真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
慈悲五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瞋恶见善。见檀特罗经。
(名数)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瞋恶见善。见檀特罗经。
慈悲十二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佛学常见辞汇】
有慈悲心的人将获得十二种的利益,即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不丧、火不丧、在所得到、死升梵天。
(名数)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佛学常见辞汇】
有慈悲心的人将获得十二种的利益,即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不丧、火不丧、在所得到、死升梵天。
达利瑟致
【佛学大辞典】
(术语)Dr!s!t!i,又作达梨舍那Dars/ana。译曰见。邪见正见之见也。因明大疏中本曰:「达利瑟致,云见。」玄应音义六曰:「达梨舍那,此云见。」
(术语)Dr!s!t!i,又作达梨舍那Dars/ana。译曰见。邪见正见之见也。因明大疏中本曰:「达利瑟致,云见。」玄应音义六曰:「达梨舍那,此云见。」
达利瑟致案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Dr!s!t!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见因明大疏中本。
(术语)Dr!s!t!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见因明大疏中本。
达磨毕利
【佛学大辞典】
(人名)Dharmapriya(-pri),比丘名。译作法爱。见慈恩传二。
(人名)Dharmapriya(-pri),比丘名。译作法爱。见慈恩传二。
鸠摩利
【佛学大辞典】
(天部)梵名Kimari。又作憍摩利,俱摩罗。是鬼女众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中之一尊也。形像肉色,左手持矛,右手为掬,或左手执杵,右手执剑。
(天部)梵名Kimari。又作憍摩利,俱摩罗。是鬼女众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中之一尊也。形像肉色,左手持矛,右手为掬,或左手执杵,右手执剑。
睒摩利
【佛学大辞典】
(异类)鬼神名。译曰英雄德。见金光明文句七。梵S/amitr!。
(异类)鬼神名。译曰英雄德。见金光明文句七。梵S/amitr!。
碎身舍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多宝塔中所现之多宝佛存全体者,谓为全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谓之碎身舍利。诸法从缘四句之偈,谓之法身舍利。(参见:舍利)
(术语)如多宝塔中所现之多宝佛存全体者,谓为全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谓之碎身舍利。诸法从缘四句之偈,谓之法身舍利。(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新摩利迦
【佛学大辞典】
(植物)花名。译曰如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植物)花名。译曰如次第花。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鼻摩罗难利帝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参见:毗摩罗诘)
(菩萨)(参见:毗摩罗诘)
满殊尸利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参见:文殊)
【三藏法数】
梵语满殊尸利,华言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名妙首。
(菩萨)(参见:文殊)
【三藏法数】
梵语满殊尸利,华言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名妙首。
文殊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蜜利车
【佛学大辞典】
(杂名)Mleccha,又作弥离车,弥戾车。胡种之称。译曰垢浊种。续高僧传四(玄奘传)曰:「迦果斯地北,民杂胡戎,制服威仪,不参大夏,名为边国蜜利车类。唐言译之垢浊种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弥离车或作弥戾车,皆讹,正言蔑戾车也。」华严疏钞十四曰:「蔑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
(杂名)Mleccha,又作弥离车,弥戾车。胡种之称。译曰垢浊种。续高僧传四(玄奘传)曰:「迦果斯地北,民杂胡戎,制服威仪,不参大夏,名为边国蜜利车类。唐言译之垢浊种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弥离车或作弥戾车,皆讹,正言蔑戾车也。」华严疏钞十四曰:「蔑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
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
【佛学大辞典】
(堂塔)Mr!gama%tr!-pra%sa%da,译曰鹿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蜜利伽罗,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跋罗娑驮,此云堂亦言殿也,旧云摩伽罗母堂者讹略也。」
(堂塔)Mr!gama%tr!-pra%sa%da,译曰鹿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蜜利伽罗,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跋罗娑驮,此云堂亦言殿也,旧云摩伽罗母堂者讹略也。」
歌利王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迦利)
(人名)(参见:迦利)
迦利
【佛学大辞典】
(人名)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王名。译曰斗诤,恶生。西域记三曰:「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有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于此为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哥利,讹也),割截肢体。」玄应音义三曰:「歌利王,或言迦利王,论中作迦蓝浮王,皆讹也,正言羯利王,此译云斗诤王。西域记云:在乌仗那国,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是其处也。旧云恶世无道王,即波罗奈国王也。」涅槃经三十一曰:「迦罗富。」度无极集五曰:「迦黎。」【又】梵Kalin%gara%ja%(名义大集一八○)。
(人名)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王名。译曰斗诤,恶生。西域记三曰:「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有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于此为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哥利,讹也),割截肢体。」玄应音义三曰:「歌利王,或言迦利王,论中作迦蓝浮王,皆讹也,正言羯利王,此译云斗诤王。西域记云:在乌仗那国,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是其处也。旧云恶世无道王,即波罗奈国王也。」涅槃经三十一曰:「迦罗富。」度无极集五曰:「迦黎。」【又】梵Kalin%gara%ja%(名义大集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