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息款  拼音:xí kuǎn
存款的利息。如:「他靠著有限的息款,勉强度日。」《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货志六》:「以营勇饷需、关局、洋款、还借息款等四项为新增开支。」
分类:存款利息
《国语辞典》:复利法(复利法)  拼音:fù lì fǎ
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将每一个期间内所得的利息加入本金,次期再依据新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称为「复利法」。如:「用复利法计算的利息,和单利法大不相同。」
《国语辞典》:低利率  拼音:dī lì lǜ
低于一般标准的计算利息的比率。如:「银行以低利率贷款优待首次购屋的人。」
《国语辞典》:单利法(单利法)  拼音:dān lì fǎ
计算利息的方法。凡本期的利息不加入后期的本金计算的,称为「单利法」。
《国语辞典》:盘放(盘放)  拼音:pán fàng
将钱财借贷与人,以收取利息。如:「银行喜欢把资金盘放给信用良好的企业主。」《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我在彼处置办良田美产,每岁往收花利,盘放几年,怕不做个大大财主。」
《国语辞典》:发息(发息)  拼音:fā xí
发给利息。如:「按期发息」。
分类:利息
《国语辞典》:放帐(放帐)  拼音:fàng zhàng
借钱与人收取利息。《红楼梦》第二四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帐,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作「放债」。
《国语辞典》:滚存(滚存)  拼音:gǔn cún
盈馀累计的积存。指把上一期结存的利息或盈馀和本金一齐滚入下一期的新帐中。
《国语辞典》:半价倍息(半价倍息)  拼音:bàn jià bèi xí
半价,原价钱的一半。倍息,加倍利息的借贷。半价倍息形容朝廷急徵暴赋,致使人民生活的困苦。
《国语辞典》:年利率  拼音:nián lì lǜ
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如:「各银行将于近期调整存放款的年利率。」
《国语辞典》:流当品(流当品)  拼音:liú dàng pǐn
在一定期限内,物主未以原售价加计利息买回典当物时,当铺可将它处理卖出,称此物为「流当品」。
《国语辞典》:贴现率(贴现率)  拼音:tiē xiàn lǜ
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百分率。如:「银行藉著调整贴现率,可以控制资金的供需。」
《國語辭典》:高利贷(高利貸)  拼音:gāo lì dài
以很高的利息借钱给他人。如:「地下钱庄专门放高利贷,来谋取暴利。」也称为「高利盘剥」、「阎王债」。
《漢語大詞典》:对本对利(對本對利)
所得的利润或利息,与本钱相等。
《國語辭典》:滚利(滾利)  拼音:gǔn lì
按复利法生利息。如:「利上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