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35,分303页显示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嗣隆
刘元载妻
刘元载妻
刘忠顺
刘承颜
刘巨川
刘希元
刘有政
刘从德
刘经
刘赛
刘异(成伯 )
刘爽
刘直温
刘沆(冲之 文安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嗣隆,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以职方员外郎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九年,以屯田郎中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
全宋文·卷三二○
刘嗣隆,天圣初知抚州,二年以尚书职方员外郎移知袁州。又曾知台州。见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一三,《宋诗纪事》卷一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刘元载妻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早梅》诗1首,不载此人事迹。按《诗话总龟》卷一〇引《金华瀛洲集》、《竹庄诗话》卷二二引《倦游录》、《宋诗纪事》卷八七引《吟窗杂录》载其为北宋仁宗天圣中人。礼部尚书孙冕爱其才,取其诗与詹茂光妻、赵晟母之作,合编为《三英集》,序而褒之。《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元载妻,有诗才,仁宗天圣中孙冕为其诗作序(《诗话总龟》前集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忠顺(九八七~一○六一),以明经赐第,为潭州攸县尉、江宁句容尉,改知江州德安,通判袁州,历知建昌、解、坊、邢等州军。入为度支判官,出为夔州路转运使,徙两浙路,迁知蔡州、泉州、福州。仁宗嘉祐六年卒,年七十五(《郧溪集》卷二一《刘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刘承颜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兴元年(1022)任荆湖北路转运使,11月言事。天圣六年(1028)任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天圣七年(1029)任处州知州。
刘巨川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五年(1027)任抚州知州。
刘希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二年(1024)任台州知州。天圣七年(1029)任建昌军知军。
刘有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一
刘有政,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真宗朝官大理寺丞、虞部员外郎。仁宗天圣间知漳州,景祐间知抚州。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七,《宋史》卷二六七《刘昌言传》,雍正《福建通志》卷二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刘从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七年(1029)任相州知州。
刘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七年(1029)任益州路转运判官。天圣九年(1031)10月,罢益、梓、广南路转运判官。
刘赛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四年(1026)任常州知州。天圣五年(1027)任明州知州。明道二年(1033)任潭州知州兼安抚使。明道二年(1033)任三司度支判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异,字成伯,福州(今属福建)人(《端明集》卷三七《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刘公墓碣》、《淳熙三山志》卷二)。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淳熙三山志》)。官大理寺评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
刘爽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九年(1031)任庐州知州兼安抚使。
刘直温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明道二年(1033)任封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60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冲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知衡州,断大姓伪券夺田案。历右正言、知制诰。坐使契丹醉辱馆伴,出知潭州、和州、江州。再兼安抚使知潭州,镇压湖南瑶人起事。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至和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杜绝近臣保荐、陈丐亲属、叙劳干进三弊。嘉祐初,被论以挟私劾出御史,罢为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徙陈州。。卒谥文安。
全宋诗
刘沆(九九五~一○六○),字冲之,吉州永新(今属江西)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通判舒州。历三司度支、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知外州。皇祐三年(一○五一),以工部侍郎擢参知政事。至和元年(一○五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嘉祐元年(一○五六),罢知南京,徙知陈州。五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一),年六十六。《隆平集》卷五、《东都事略》卷六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二
刘沆(九九五——一○六○),字冲之,吉州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天圣八年擢进士第二,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太常博士,擢右正言、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奉使契丹,坐酒醉失态,出知潭州、和州、江州。时湖南乱,以沆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安抚使。知审刑院,除知永兴军。顷之,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尚书工部侍郎。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至和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改园陵使。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迁刑部尚书,徙陈州。卒,赠左仆射兼侍中。见曾巩《刘丞相沆思贤之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八),《宋史》卷二八五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