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刘备(刘备)  拼音:liú bèi
人名。(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史称为「蜀汉」,年号建章。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国语辞典》:刘备失箸(刘备失箸)  拼音:liú bèi shī zhù
三国蜀刘备初为曹操部下,汉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劝刘备诛杀曹操。曹操在刘备未有行动前,从容的告诉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正在进食的刘备,震惊得掉了食具。典出《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
《国语辞典》:刘备借荆州(刘备借荆州)  拼音:liú bèi jiè jīng zhōu
(歇后语)有借无还。刘备初无立身之地,由诸葛亮和鲁肃作保,向孙权暂借荆州,可是借了却一直不肯归还。典出《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如:「借钱给他根本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