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分类词汇(续上)
词性
此疆尔界
青铜时代
剽分
人口构成
三线
军分区
亩制
流水作业
《國語辭典》:词性(詞性)  拼音:cí xìng
语词在区别语法功能特点的词类中,具有的属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为词类,而「人」、「事」等词的词性为「名词」。
《漢語大詞典》:此疆尔界(此疆爾界)
谓划分疆界,彼此阻隔。《诗·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 夏 。”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冀州不言山川》:“天子以四海为家……无此疆尔界之限。”亦作“ 此界彼疆 ”。《花月痕》第二一回:“ 痴珠 也自欢喜,説道:‘此十年用兵,一误于士不用命,再误于此界彼疆。’”
《漢語大詞典》:青铜时代(青銅時代)
即铜器时代。考古学上按照人类使用生产工具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时代之一,介于最早的石器时代和较晚的铁器时代之间。青铜是铜锡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大等特点,便于铸造使用。它的出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人类社会进入青铜时代,有的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地区是奴隶制社会。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 巴比伦 和 埃及 等古代国家。在我国,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生产方式的 夏 、 商 、 西周 、 春秋 都属于青铜时代。
《漢語大詞典》:剽分
划分,分割。史记·西南夷列传论:“ 西夷 后揃,剽分二方,卒为七郡。”参见“ 剽 ”。
分類:划分分割
《漢語大詞典》:人口构成
人口按各种特征划分的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如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地域构成、文化程度构成等。
《漢語大詞典》:三线(三綫)
(1).我国根据国防需要,把地区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在后方,为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邓小平 《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还有在山区的三线工厂,那里的商业工作也要改进。” 白桦 《我歌唱如期归来的秋天》诗:“根据轻重缓急,布置了一线、二线、三线。”
(2).现多把领导干部因年龄或健康关系离职称为“退居三线”。《人民日报》1983.12.15:“出席这次报告会的,除了部分在京的中顾委委员外,还有其他一些退居二线三线的老干部,共100多人。”
《漢語大詞典》:军分区(軍分區)
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 毛泽东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 、东 满 、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 管桦 《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 ,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漢語大詞典》:亩制(畝制)
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亩制:“ 江 南亩制又异, 徽州 平畴水田,亩积百九十步,斛水田积二百十步,高原田积二百六十步。”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代的井田制承袭于 商 代而有所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亩制和比较完整的灌溉及道路系统,是井田制的完备的形态。”
《漢語大詞典》:流水作业(流水作業)
一种组织生产的方式。把整个生产过程划分若干个不同工序,按顺序像流水似地不断进行。 徐迟 《在高炉上》:“我们在高炉周围搭起五层架子,让七八百工人在上面进行立体的流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