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火床
佛教语。指地狱中的一种刑具。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引佛藏经:“入僧房,已復见诸比丘坐於火牀,互相扴捶,肉尽筋出,五藏骨髓,亦如燋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冥王益怒,命置火牀。”
《漢語大詞典》:盗械(盜械)
谓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山海经·海内经:“ 北海 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 相顾之尸 。”汉书·惠帝纪:“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繫。” 颜师古 注:“盗械者,凡以罪著械皆得称焉。” 汉 刘歆 《上〈山海经〉表》:“ 孝宣帝 时,击磻石於 上郡 ,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缚盗械人。”一说,“盗者,逃也。恐其逃亡,故著械也。”见汉书·惠帝纪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漢語大詞典》:杻锁(杻鎖)
手铐与项锁。古时刑具。亦指带着手铐与项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丑扮 柳敬亭 杻锁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若未经审结,须牢加杻锁。”
《漢語大詞典》:钳锁(鉗鎖)
亦作“ 钳鏁 ”。
(1).旧时小儿的金属首饰。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善味,不顾身物。此人即时解其钳鏁、瓔珞、衣物,都尽持去。”
(2).古代两种刑具。用以束颈、锁身。新唐书·刑法志:“杻校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囚轻重用之。”
《漢語大詞典》:钳市(鉗市)
以铁制刑具束颈游街。 宋 陆游 《叹俗》诗:“风俗陵夷日可怜,乞墦钳市亦欣然。”
《漢語大詞典》:木械
木制的镣铐之类的刑具。晋书·刑法志:“犯釱左右趾者易以木械,是时乏铁,故易以木焉。”
《漢語大詞典》:木剑(木劍)
(1).木制的假剑。 汉 时朝服带剑, 晋 始改用木制,称班剑、象剑。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及仓卒之际,又命左右取剑,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剑以进。” 宋 张淏 云谷杂记·木剑:“近世官府騶从所持假剑,以木为之,号曰木剑。”参阅晋书·舆服志宋史·仪卫志六
(2).笞刑刑具名。辽史·刑法志上:“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决之;又有木剑、大棒、铁骨朶之法。木剑、木棒之数三,自十五至三十。”辽史·刑法志上:“木剑面平背隆,大臣犯重罪,欲宽宥则击之。”
《國語辭典》:烙铁(烙鐵)  拼音:lào tie
1.一种用火烧热来烫东西的铁器。《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知府大怒,喝令吊起拷打半日,不肯招承,又将烧红烙铁烫他,二人熬不过死去,将水喷醒,只得口吐真情。」
2.一种釬接用笔状工具。利用电力加热前端,配合釬锡,可用来接著金属线、电子元件、电路板等。
《漢語大詞典》:讯杖(訊杖)
(1).古代刑具。拷问囚犯的棍棒。新唐书·刑法志:“凡杖,皆长三尺五寸,削去节目。讯杖,大头径三分二釐,小头二分二釐。”明史·刑法志一:“笞,大头径二分七釐,小头减一分。杖,大头径三分二釐,小头减如笞之数。笞、杖皆以荆条为之,皆臀受。讯杖,大头径四分五釐,小头减如笞杖之数,以荆条为之,臀腿受。笞、杖、讯,皆长三尺五寸,用官降式较勘,毋以筋胶诸物装钉。”
(2).指夹棍。 清 魏裔介 《据实条奏疏》:“夹棍谓之讯杖。查得旧例一款,犯重罪赃证明白,抗拒不招者,众官员立明案验,方许刑讯。”
《國語辭典》:刑杖  拼音:xíng zhàng
责打犯人的棍棒。《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词讼》:「刑杖夹拶之具,皆竹木为之。」
《漢語大詞典》:刑械
谓用刑具械系。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五》:“六百石以上,有罪当刑械者,皆容繫之。”
分類:用刑刑具
《漢語大詞典》:束杖
(1).捆起来的刑具。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我公大司諫,一切从民欲。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2).收起刑具。参见“ 束杖理民 ”。
分類:刑具
《國語辭典》:束杖理民  拼音:shù zhàng lǐ mín
束杖,收起刑具,不滥施刑罚。束杖理民指为官宽仁爱民。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差您二人去陈州开仓粜米,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则要你奉公守法,束杖理民。」《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头折》:「上圣自从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
《國語辭典》:沙袋  拼音:shā dài
1.一种古代刑具。以熟皮合缝,中间加入沙粒,长约尺许,用以杖责犯人。
2.盛装沙土的袋子。军队作战时,常将其堆叠为堡垒状,作为掩护之用。亦可用于防洪、防火等。若将其悬挂,使成圆柱体,可作为练拳的用具。也称为「沙包」。
《漢語大詞典》:铁刷(鐵刷)
(1).古代一种刑具。 五代 梁 刘守光 所制。用以刷人皮肤。新五代史·杂传·刘守光:“ 守光 素庸愚,由此益骄,为铁笼、铁刷。人有过者,坐之笼中,外燎以火,刷剔其皮肤以死。” 宋 无名氏 《擒刘鋹露布》:“置火牀铁刷之狱,人不聊生。”
(2).刷除金属器物污垢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铁缧(鐵縲)
铁索,铁链。用作拘系犯人的刑具。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虽人世之风波,万态逆飜,而幽府之铁縲,一无苟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