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55 【介绍】: 春秋时曹国国君,名负刍。曹共公孙。立二年,晋厉公伐曹,被俘。将立子臧,子臧奔宋。曹人乃请于晋。次年晋归成公。并劝子臧自宋反国。在位二十三年。(《左传》成公十五年、十六年,襄公十八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末楚国国君。考烈王庶子。立四年,秦将王剪破楚师,杀项燕。明年,为秦虏,楚灭。楚地被分为三郡。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苾刍道宏者。梵名佛陀提婆(唐云觉天)汴州雍丘人也。俗姓靳。其父早因商侣移步南游。远历三江遐登五岭。遂过韶部后届峡山。睹岩谷之清虚。玩川源之澄寂。逢善知识披缁释素。于时道宏其年尚小。任业风而萍转。随父师而游涉。入桂林以翘想。步幽泉而叠息。父名大感禅师。遂于寂禅师处学秘心关。颇经年载薄知要义。还之峡谷。道宏随父亦复出家。年满二十此焉进具。往来广府出入山门。虽可年望未高。而颇怀节概。既闻净至走赴庄严。询访所居云停制旨。一申礼事。即有契于行心。再想生津。实无论于性命。闻说滔天之浪。蔑若小池。观横海之鲸。意同鯂鳝。寻即重之清远言别山庭。与贞固师同归府下。于是乎毕志南海共赴金洲。拟写三藏德被千秋。识悟聪敏叶性温柔。颇功草隶复玩庄周。体齐物之篇虚诞。知指马之说悠悠。不凭河而徒涉。能临惧而善筹。虽功未厕于移照。终有庆于英猷。英猷何陈求法轻身。不计乐而为乐。不将亲而作亲。欲希等生灵于己体。岂若媲刍狗而行仁。既至佛逝敦心律藏。随译随写传灯是望。重莹戒珠极所钦尚。求寂灭之圆成。弃迷津之重障。毕我大业由斯小匠。庆尔拔擢于有流。庶福资于无量。年二十二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苾刍法朗者。梵名达摩提婆(唐云法天)襄州襄阳人也。住灵集寺。俗姓安。实乃家传礼义门袭冠缨。童年出家钦修是务。遂离桑梓游涉岭南。净至番禺报知行李。虽复学悟非远而实希尚情深。意喜相随同越沧海。未经一月届乎佛逝。亦既至此业行是修。晓夜端心。习因明之秘册。晨昏励想。听俱舍之幽宗。既而一篑已倾。庶罔隤于九仞。三藏虔念。拟剋成乎五篇。弗惮劬劳性有聪识。复能志托弘益抄写忘疲。乞食自济但有三衣。袒膊涂跣遵修上仪。虽未成于角立。终有慕于囊锥。凡百徒侣咸希自乐。尔独标心利生是恪。恪勤何始专思至理。若能弘广愿于悲生。冀大明于慈氏。年二十四矣。 其僧贞固等四人。既而附舶俱至佛逝。学经三载梵汉渐通。法朗须往诃陵国。在彼经夏遇疾而卒。怀业恋居佛逝不返番禺。唯有贞固道宏相随。俱还广府。各并淹留且住更待后追。贞固遂于三藏道场敷扬律教。未终三载染患身亡。道宏独在岭南。尔来迥绝消息。虽每顾问音信不通。嗟乎四子俱汎沧波。竭力尽诚思然法炬。谁知业有长短各阻去留。每一念来伤叹无及。是知麟喻难就危命易亏。所有福田共相资济。龙华初会俱出尘劳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伊阙人,字素芝。刘乃子。擢进士第。官主客员外郎,坐事贬虔州参军。后擢给事中,迁刑部侍郎。宪宗元和十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有集。
崔刍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2 【介绍】: 唐磁州滏阳人,字询之。崔玄亮子。历任昭义节度判官、浙东节度副使、左司、祠部员外郎、户部郎中。懿宗咸通三年,自吏部郎中拜湖州刺史,卒于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刍(一○一五~一○八○),字圣民,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仁宗时进士。补江州司户参军。迁国子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史馆检讨。至和元年(一○五四)落职监潭州酒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岁馀,通判扬州,擢淮南转运使。历知数州。神宗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六。事见《长兴集》卷一七《张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一○四三
张刍(一作「刍」,一○一五——一○八○),字圣民,濮州鄄(今山东鄄城)人。举进士,补江州司户参军,迁馀杭令,改知大名府永济县,迁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以议温成后园寝不合,夺职监潭州酒务,通判扬州。久之,判登闻鼓院、吏部南曹,知登州,召为开封府判官、三司户部判官,荆湖等路制置发运副使,三司盐铁副使,历知密、沧、陈州,入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出知邓州,徙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六。有文集四十卷。见沈括《张公墓志铭》(《长兴集》卷一七)。
李德刍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八八
李德刍,熙宁二年为同知大宗正丞;八年以大理评事除光禄寺丞;元丰三年上《元丰郡县志》三十卷、《图》十卷(《宋史》卷二○四作三卷);元祐元年以正字与司马康、孔武仲并为秘书校书郎;后以秘书校书郎除集贤校理,依旧充校书郎。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二六一、三○九、三七七,《宋史》卷二○四,《苏魏公集》卷三三,《彭城集》卷二○。
晁仲询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1115 【介绍】: 宋济州任城人,字刍民。性颖悟,为黄庭坚所器重。五试礼部不第,退归故里。平生好宾客,喜施予。仪表凝重,不妄言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南昌人,字驹父。洪朋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放意江湖,不求闻达。徽宗崇宁中坐元符上书邪等,降官监汀州酒税,入党籍。钦宗靖康中为谏议大夫。汴京失守,坐为金人括财,流沙门岛卒。有《老圃集》、《香谱》。
全宋诗
洪刍,字驹父,南昌(今属江西)人。与兄朋,弟炎、羽并称“四洪”。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党籍,贬谪闽南。五年,复宣德郎。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官谏议大夫(清《江西通志》卷一三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坐事长流沙门岛(《玉照杂志》卷四),卒于贬所。有《老圃集》一卷及《豫章职方乘》、《后乘》等(《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卷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老圃集》二卷,光绪二年朱氏惜分阴斋校刊本辑有补遗。 洪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鲍廷博批校清抄本(简称鲍校本,藏山东省图书馆),洪汝奎《晦木斋丛书》辑朱氏惜分阴斋本(简称朱本,藏江西省图书馆)。集外诗部分,重行搜辑,编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洪刍,字驹父,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尝主晋州州学。重和初,以朝散郎提点太平兴国宫。崇宁中入党籍,靖康中为谏议大夫。建炎元年八月,以御史劾其诱内人为妾及抄劄金银,诏长流沙门岛,永不放还。刍有才名,尤工诗,著有《香谱》(存)、《老圃集》(存)、《海外怪洋记》(存)等。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六,《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二五等。
魏伯刍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四○
魏伯刍,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本省吏,尝知石泉军,为蔡京委信,政和初提举京西盐香茶事。宣和初,诏提举榷货务。以增羡,加直龙图阁。仕至徽猷阁待制。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二二、职官六八之二一、职官六九之一六、选举三三之三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宋史》卷一八二,周南《山房集》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季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师事林光朝,志行高古,同游士自刘夙而下,皆推崇之。官终怀安县丞。
全宋诗
黄刍,字季野,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官怀安主簿。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闽诗录》丙集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绎初,又字敬堂,晚号六忍老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郧县知县。治经学。卒年七十九。有《愿学斋文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二
李集,初名集凤,字绎刍,号敬堂,秀水人。乾隆癸未进士,官郧县知县。有《愿斋集》。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倪在田(1842~1916),字子新,号刍轩、苕村、荒江钓者,清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室名枯生松斋,著有《扬州禦寇录》三卷、《续明史纪事本末》十八卷、《枯生松斋集》等。其中《续明史纪事本末》一书,经台湾银行收录为「台湾文献丛刊」第13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