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刍言(芻言)  拼音:chú yán
谦称自己的言论浅陋。《旧唐书。卷一六四。李绛传》:「臣等备位,无所发明,但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
《漢語大詞典》:刍茭(芻茭)
干草。牛马的词料。书·费誓:“ 鲁 人三郊三遂,峙乃芻茭。” 孔颖达 疏:“ 郑 云:‘茭,乾芻也。’” 宋 岳飞 《乞兵马粮食状》:“芻茭糗粮,一一窘乏。”清史稿·王杲传:“ 王杲 以三百人登臺射 明 军, 明 军纵火,屋庐、芻茭悉焚,烟蔽天,诸部大溃。”
分類:干草牛马
《漢語大詞典》:负刍(負芻)
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孟子·离娄下:“昔 沈犹 有负芻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朱熹 集注:“言 曾子 尝舍於 沈犹氏 ,时有负芻者作乱,来攻 沈犹氏 。”一说“负芻”为人名,见 赵岐 注。吕氏春秋·观世:“ 晏子 之 晋 ,见反裘负芻息於涂者,以为君子也。”
《漢語大詞典》:马刍(馬芻)
亦作“ 马蒭 ”。 喂马的草。南齐书·武帝纪:“ 临沂县 麦不登,刈为马芻,至夏更苗秀。”南齐书·魏虏传:“是后 宏 ( 拓跋宏 )亦欲南侵 徐 豫 ,於 淮 泗 间大积马蒭。”南史·蒯恩传:“ 武帝 征 孙恩 ,县差 恩 伐马芻,常负大束,兼倍餘人。”
《漢語大詞典》:刍尼(芻尼)
亦作“ 芻泥 ”。 喜鹊。 宋 许顗 彦周诗话:“记人作《七夕》诗,押‘潘尼’字,众人竟和无成诗者。僕时不曾赋,后因读藏经,呼喜鹊为芻尼,乃知读书不厌多。” 宋 苏轼 《法云寺礼拜石记》:“闻我佛修道时,芻泥巢顶,霑佛气分。” 清 曹寅 《鸦鸣歌》:“东门鸜鵒还飞逐,枝上芻尼不出城。” 陈去病 《自居庸关南骑行入口漫成》诗:“多少芻尼频报喜,防秋应莫动悲笳。”
分類:喜鹊
《漢語大詞典》:询刍(詢芻)
见“ 询于芻蕘 ”。
《國語辭典》:询于刍荛(詢於芻蕘)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刍荛,割草砍柴的人。询于刍荛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询问请教。谓不耻下问。《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漢語大詞典》:刍薪(芻薪)
薪刍,柴草。周礼·秋官·掌客:“米二十车,禾三十车,芻薪倍禾,皆陈。”礼记·聘义:“五牢之具陈於内;米三十车,禾三十车,芻薪倍禾,皆陈於外。”
分類:柴草
《高级汉语词典》:刍藁
饲养牲畜的干草
《漢語大詞典》:涂刍(塗芻)
(1).指涂车与刍灵,皆古代送葬之物。礼记·檀弓下:“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唐 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之三:“涂芻去国门,祕器出东园。” 唐 黄滔 《祭崔补阙》:“而况昨日轩车,今朝涂芻,唱《薤露》以出门,飞粉旌而戒途。”
(2).指灵柩。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唐俭》:“﹝ 唐俭 ﹞将出都,为涂芻之阻,问:‘何人?’对曰:‘货师 薛良 之柩也。’”
分類:灵柩送葬
《漢語大詞典》:牧刍(牧芻)
(1).牧草。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凤阳等地谢表》:“受牛羊而求牧芻,敢云立视其毙;戮鲸鯢以为京观,更耻与之俱生。”
(2).牲畜。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建康 ﹞草蔓滫濯,牧芻萧寂,非天堑之险艰于渡也。”
分類:牲畜牧草
《韵府拾遗 虞韵》:有刍(有刍)
刘基诗无肉可供徐勉狗有刍难啖景升牛
《漢語大詞典》:刍稿(芻稾)
见“ 芻藳 ”。
《國語辭典》:刍稿(芻稿)  拼音:chú gǎo
饲养牲畜的乾草。《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稿。」
分類:干草
《漢語大詞典》:豆刍(豆芻)
犹豆莝。 清 严允肇 《洗象行》:“豆芻饱食三品料,劒珮班陈百官列。”
《漢語大詞典》:陈刍(陳芻)
献上牧草。《国语·周语中》:“司马陈芻,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韦昭 注:“司马,掌帅圉人养马,故陈芻。”
分類:献上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