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9,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别智陀罗尼
分别智相应染
分别善恶所起经
分别善恶报应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身
分那柯
分那婆素
分位
分陀利
分荼利迦
分陀利华
分段
分段身
佛类词典(续上)
分别业报略经分别智陀罗尼
分别智相应染
分别善恶所起经
分别善恶报应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身
分那柯
分那婆素
分位
分陀利
分荼利迦
分陀利华
分段
分段身
分别业报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大勇菩萨撰,宋僧伽跋摩译。一经皆为偈颂,分别五趣之业报。
(经名)一卷,大勇菩萨撰,宋僧伽跋摩译。一经皆为偈颂,分别五趣之业报。
分别智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
(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
分别智相应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三藏法数】
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此智分别,亦是法执,与心相应,故名分别智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一智相也。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三藏法数】
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此智分别,亦是法执,与心相应,故名分别智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一智相也。
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
分别善恶报应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
(经名)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
分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佛为以方便力,化处处有缘之众生,分身于十方,而现成佛之相也。法华经见宝塔品为集释迦如来之分身,说三变土田。见法华玄义七。
【俗语佛源】
佛教认为,佛菩萨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之相,普度众生。《法华经·见宝塔品》:「我分身无量诸佛」(可参见「化身」条)。后引申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数事。宋·陶《清异录·官志·分身将》:「梁将葛从周,忠义骁勇,每临阵,东西南北,忽焉如神,晋人称为分身将。」宋·苏轼《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诗:「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今俗称事繁不能兼顾为「不能分身」或「分身无术」。(常正)
(术语)诸佛为以方便力,化处处有缘之众生,分身于十方,而现成佛之相也。法华经见宝塔品为集释迦如来之分身,说三变土田。见法华玄义七。
【俗语佛源】
佛教认为,佛菩萨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之相,普度众生。《法华经·见宝塔品》:「我分身无量诸佛」(可参见「化身」条)。后引申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数事。宋·陶《清异录·官志·分身将》:「梁将葛从周,忠义骁勇,每临阵,东西南北,忽焉如神,晋人称为分身将。」宋·苏轼《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诗:「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今俗称事繁不能兼顾为「不能分身」或「分身无术」。(常正)
分那柯
【佛学大辞典】
(异类)Pu%rn!aka,夜叉名。译曰满。见孔雀王咒经上。
(异类)Pu%rn!aka,夜叉名。译曰满。见孔雀王咒经上。
分那婆素
【佛学大辞典】
(人名)punarvasu,长老名。译曰井宿。见本行集经七十。
(人名)punarvasu,长老名。译曰井宿。见本行集经七十。
分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时分与地位也。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是为显假立法之词。例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论曰:「三分位故。」是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故是无别体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时分与地位。
(术语)时分与地位也。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是为显假立法之词。例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论曰:「三分位故。」是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故是无别体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时分与地位。
分陀利
【佛学大辞典】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拿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三藏法数】
梵语分陀利,华言白莲华。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拿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三藏法数】
梵语分陀利,华言白莲华。
分荼利迦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作分陀利迦,芬荼利迦,奔荼利迦,本拿哩迦。(参见:分陀利)
(植物)又作分陀利迦,芬荼利迦,奔荼利迦,本拿哩迦。(参见:分陀利)
分陀利
【佛学大辞典】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拿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三藏法数】
梵语分陀利,华言白莲华。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拿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三藏法数】
梵语分陀利,华言白莲华。
分陀利华
【佛学大辞典】
(植物)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曰人中之分陀利华。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植物)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曰人中之分陀利华。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分段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为凡夫轮回六道受分分段段果报之身。(参见:分段生死)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为凡夫轮回六道受分分段段果报之身。(参见:分段生死)
分段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馀有差别故,(中略)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为二种生死之一。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馀有差别故,(中略)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为二种生死之一。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分段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脩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脩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