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9,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三分科经
三性分别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悲分陀利经
大集经贤护分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乞食四分
支分生曼荼罗
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
五下分结经
五分
佛类词典(续上)
三分家三分科经
三性分别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悲分陀利经
大集经贤护分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乞食四分
支分生曼荼罗
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
五下分结经
五分
三分家
【佛学大辞典】
(流派)立心识三分说(即立见分,相分,自性分)之流。陈那所立。与四分家皆为唯识之正流。
(流派)立心识三分说(即立见分,相分,自性分)之流。陈那所立。与四分家皆为唯识之正流。
三分科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三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于诸经曰通序,局于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为本经之所说也。三、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三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经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别序者,盖佛说经,必有由致。如楞严经由阿难遭摩登伽幻术之缘,佛因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故说是经,是名别序。而言别者,以诸经所说,各有缘起不同,故名别也。虽分通别,总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盖佛说经,必以正说为主;又正明一经要义故也。如楞严经第一卷,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下徵心辨见,分别真妄,会万法归如来藏,乃至说咒立坛,远离魔事,令阿难大众除惑證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阴,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等。此是一经正说,故名正宗分。(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则不滞,通则不壅。谓正说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严经,自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至作礼而去。此乃较量持经福胜,劝赞读诵,流传无尽,故名流通分。(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名数)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三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于诸经曰通序,局于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为本经之所说也。三、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三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经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别序者,盖佛说经,必有由致。如楞严经由阿难遭摩登伽幻术之缘,佛因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故说是经,是名别序。而言别者,以诸经所说,各有缘起不同,故名别也。虽分通别,总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盖佛说经,必以正说为主;又正明一经要义故也。如楞严经第一卷,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下徵心辨见,分别真妄,会万法归如来藏,乃至说咒立坛,远离魔事,令阿难大众除惑證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阴,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等。此是一经正说,故名正宗分。(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则不滞,通则不壅。谓正说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严经,自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至作礼而去。此乃较量持经福胜,劝赞读诵,流传无尽,故名流通分。(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性分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事物之性质,分别善恶无记之三性者。
(术语)就事物之性质,分别善恶无记之三性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同本异译。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与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同本异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大般涅槃经后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又曰后分涅槃。二卷,唐若那跋陀罗译。说涅槃之后佛现神变,及荼毗分舍利等。即大乘之大般涅槃经后分也。
(经名)又曰后分涅槃。二卷,唐若那跋陀罗译。说涅槃之后佛现神变,及荼毗分舍利等。即大乘之大般涅槃经后分也。
大悲分陀利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失译人名。悲华经之异译。分陀利为莲华之名。
(经名)具名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失译人名。悲华经之异译。分陀利为莲华之名。
大集经贤护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十卷,隋达磨笈多译。与菩萨念佛三昧经同本。说念佛三昧之法。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十卷,隋达磨笈多译。与菩萨念佛三昧经同本。说念佛三昧之法。
乞食四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奉同梵行者,二与穷乞,一与鬼神,一自食。见宝云经六。
(名数)一奉同梵行者,二与穷乞,一与鬼神,一自食。见宝云经六。
支分生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种子,因自支分流出诸尊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疏三曰:「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之身,各遍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曼荼罗位故通约佛身上中下之体以部类分之,由脐已下现生身之释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种种之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殊异,及其眷属不同,周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四重第三院)。由脐已上至咽出现无量十住诸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以无量眷属普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由心已下者是恃大悲万行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大眷属(是第三重即第二院),由心已上者是持金刚密慧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内眷属(是第二重即第一院)。已上二重通名大心众。由咽以上至如来顶上出现四智四三昧之果德佛身,此四佛四菩萨之八身于一切世界徒众刹土名业身业诸受用之事不同,亦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一重即中胎)。」
(术语)于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种子,因自支分流出诸尊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疏三曰:「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之身,各遍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曼荼罗位故通约佛身上中下之体以部类分之,由脐已下现生身之释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种种之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殊异,及其眷属不同,周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四重第三院)。由脐已上至咽出现无量十住诸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以无量眷属普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由心已下者是恃大悲万行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大眷属(是第三重即第二院),由心已上者是持金刚密慧之十佛刹微尘数诸内眷属(是第二重即第一院)。已上二重通名大心众。由咽以上至如来顶上出现四智四三昧之果德佛身,此四佛四菩萨之八身于一切世界徒众刹土名业身业诸受用之事不同,亦于八方如曼荼罗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一重即中胎)。」
五上分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参见:结)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于色界无色界起之,且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色爱结,贪著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贪著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三掉结,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四慢结,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五无明结,二界众生痴闇之烦恼。见同上。
【佛学次第统编】
色无色界所起之结惑:
一、色爱结 贪著色界五妙欲之烦恼。
二、无色爱结 贪著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
三、掉结 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
四、慢结 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
五、无明结 二界众生,痴闇之烦恼。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上分结者,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
〔一、色爱结〕,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色界众生,虽无欲界粗染贪爱,而于上妙五欲取著无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质,而于受、想等法,未能舍离,取著四空禅定欲乐境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四空者,即无色界天中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
〔三、掉结〕,掉者动也。谓上二界众生,心念散动,退失禅定;由此掉心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上二界者,色界、无色界也。)
〔四、慢结〕,慢者,自恃轻他也。谓上二界众生,爱染未断,慢心不息;由此慢心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
〔五、无明结〕,无明者,无所明了也。谓上二界众生耽著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由此无明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
(术语)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参见:结)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于色界无色界起之,且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色爱结,贪著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贪著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三掉结,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四慢结,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五无明结,二界众生痴闇之烦恼。见同上。
【佛学次第统编】
色无色界所起之结惑:
一、色爱结 贪著色界五妙欲之烦恼。
二、无色爱结 贪著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
三、掉结 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
四、慢结 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
五、无明结 二界众生,痴闇之烦恼。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上分结者,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
〔一、色爱结〕,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色界众生,虽无欲界粗染贪爱,而于上妙五欲取著无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质,而于受、想等法,未能舍离,取著四空禅定欲乐境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四空者,即无色界天中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
〔三、掉结〕,掉者动也。谓上二界众生,心念散动,退失禅定;由此掉心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上二界者,色界、无色界也。)
〔四、慢结〕,慢者,自恃轻他也。谓上二界众生,爱染未断,慢心不息;由此慢心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
〔五、无明结〕,无明者,无所明了也。谓上二界众生耽著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由此无明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
五下分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系缚有情于欲界之五种烦恼。(参见:结)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贪欲之烦恼。二瞋结,瞋恚之烦恼。三身见结,我见之烦恼。四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五疑结,狐疑谛理之烦恼。此五惑于欲界而起者,且为之不能超脱欲界,故谓之下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下分。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四教仪集注中,三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
一、贪结 贪欲之烦恼。 四、戒取结 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
二、瞋结 瞋恚之烦恼。 五、疑结 狐疑谛理之烦恼。
三、身见结 我见之烦恼。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下分结者,即欲界之结惑也。
〔一、贪结〕,贪者,贪著无厌也。谓欲界众生,于顺情境上,起于贪心,无有厌足,由此贪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瞋结〕,瞋者,忿怒之心也。谓欲界众生,于违情境上,起于瞋心,而不自已,由此瞋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三、身见结〕,身见者,谓欲界众生,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妄计为身。由此见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名色者,名即心也;色即色身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四、戒取结〕,戒取者,谓诸外道,于非戒中取以为戒,即邪戒也。由此邪执,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五、疑结〕,疑者,迷心乖理,狐疑不决也。谓欲界众生,由此疑惑,迷真逐妄,背觉合尘,由此疑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术语)谓系缚有情于欲界之五种烦恼。(参见:结)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贪欲之烦恼。二瞋结,瞋恚之烦恼。三身见结,我见之烦恼。四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五疑结,狐疑谛理之烦恼。此五惑于欲界而起者,且为之不能超脱欲界,故谓之下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下分。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四教仪集注中,三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
一、贪结 贪欲之烦恼。 四、戒取结 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
二、瞋结 瞋恚之烦恼。 五、疑结 狐疑谛理之烦恼。
三、身见结 我见之烦恼。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下分结者,即欲界之结惑也。
〔一、贪结〕,贪者,贪著无厌也。谓欲界众生,于顺情境上,起于贪心,无有厌足,由此贪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瞋结〕,瞋者,忿怒之心也。谓欲界众生,于违情境上,起于瞋心,而不自已,由此瞋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三、身见结〕,身见者,谓欲界众生,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妄计为身。由此见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名色者,名即心也;色即色身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四、戒取结〕,戒取者,谓诸外道,于非戒中取以为戒,即邪戒也。由此邪执,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五、疑结〕,疑者,迷心乖理,狐疑不决也。谓欲界众生,由此疑惑,迷真逐妄,背觉合尘,由此疑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
五下分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五十六。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五十六。
五分
【佛学大辞典】
(杂语)无著菩萨之著论有五部。对于十支论,故曰五分。(参见:五部大论)。【又】五分法身也。(参见:五分法身)
(杂语)无著菩萨之著论有五部。对于十支论,故曰五分。(参见:五部大论)。【又】五分法身也。(参见: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佛学常见辞汇】
以五种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的过失。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通达诸法的性相。四、解脱法身,谓如来的身心,解脱一切的系缚。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證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證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馀,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證此身,故名解脱身。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佛学常见辞汇】
以五种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的过失。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通达诸法的性相。四、解脱法身,谓如来的身心,解脱一切的系缚。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證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證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馀,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證此身,故名解脱身。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