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次
(1).分定等次或位次。逸周书·度训:“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分次以知和,知和以知乐,知乐以知哀,知哀以知慧,内外以知人。”《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其一高冠巨履,威仪简重;其一乌帽青裘,风度瀟洒;其一则葛巾野服而已,分次而坐。”
(2).指分为几次。如:分次分批进入会场。
(3).星辰运行的度次。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考分次之多少,计殖物之众寡。”
《國語辭典》:套色  拼音:tào sè
一种彩色印刷的方法。用平版或凸版分次印刷,每次印一种颜色,利用红、黄、蓝三种原色重叠可调出各种颜色。如:「书本上的彩色插图,都是利用套色方法印制而成的。」
《國語辭典》:套印  拼音:tào yìn
1.一种用分色印刷书籍图案的方法。即在同一版面上用颜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刷。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八颜色套印书始于明季盛于清道咸以后:「五色套印,明人无之,道光甲午涿州卢坤刻杜工部集二十五卷。」
2.由大小几方印套合成一组的印章。参见「子母印」条。
《国语辞典》:分期付款  拼音:fēn qí fù kuǎn
购物时不先付款,而按照双方约定的期限及每次应付的款项分次付清物价。如:「你可先付头期款,馀款就采分期付款的方式。」
《国语辞典》:倒置法  拼音:dào zhì fǎ
将句子的各组成部分次序颠倒,以求韵律的谐和,或加强语气或修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