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无刀大贼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不持刀之劫贼也,以譬无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净心诫观中曰:「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
无常刀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观佛经三曰:「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
一刀两断
【俗语佛源】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刀山剑树
【俗语佛源】
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鋹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刀头舐蜜
【俗语佛源】
此比喻出于《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二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称为「五欲」,《大智度论》卷十七谓,众生贪恋追求「五欲」之乐,「如火炙疥」,以致「后世受无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报,贪财者受贫穷报等。这就是「刀头舐蜜」的意义。众生的贪欲,是无始以来的妄想结习,所谓「结习正如刀舐蜜,扫除须著絮因风」(宋·张孝祥《浣溪沙·梦山未释然再作》词)。亦感叹世态人情充满了虚妄的诱惑和危险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李明权)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俗语佛源】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證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李明权)
单刀直入
【俗语佛源】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无名氏)
刀途对悭贪
【三藏法数】
刀途即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云刀途对悭贪。
刀兵灾
【三藏法数】
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
人死风刀断脉
【三藏法数】
谓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痛毒辛酸,慈亲孝子,莫能相救,风刀解身,苦不可忍,是为死苦。
刀割不死
【三藏法数】
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刀不伤
【三藏法数】
谓由慈心悯诸物,故无害他念,即刀不能伤也。
刀净
【三藏法数】
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刀杖弓箭
【三藏法数】
谓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刀杖难
【三藏法数】
经云: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如应验传云:晋太元中,彭城有一人,被枉问为贼。临刑,将旧所供养观音金像,带在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刀即三折,头终不伤。解髻看像,像有三痕,由是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