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包函
包容含有。汉书·董仲舒传:“天者羣物之祖也,故徧覆包函而无所殊。” 颜师古 注:“函,与‘含’同。” 宋 苏轼 《辞免起居舍人第二状》:“伏望圣慈廓天地包函之量,推父母爱怜之心。”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无论什么,在我们的‘古’里竟无不包函了。”
分類:包容含有
《漢語大詞典》:函崤
函谷关 与 崤关 的并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伊 洛 既燎烟, 函 崤 没无像。”
分類:函谷关
《漢語大詞典》:函胡
犹含混。模糊不清。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唐 李渤 始访其遗踪,得双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是故就赋税计,函胡以询议员,不如分画以询齐民也。”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他们的住址,今年新印的《北大职员录》上可很有些函胡了,我所依据的是 民国 十一年的本子。”
《骈字类编》:尘函(尘函)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
《韵府拾遗 覃韵》:双函(双函)
王世贞荔枝诗朝来逢驿骑香色满双函
《漢語大詞典》:函方
指钱币的方形内孔。汉书·食货志下:“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銖。”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外圜而内孔方也。”一说,指刀币之舌。 清 黄生 义府·钱制:“《班史》敍 太公 圜法云:‘钱圜函方。’函,舌也,上圜而下长,其长处於舌,故曰函方。”
分類:钱币方形
《韵府拾遗 咸韵》:披函
沈炯为王僧辩重荅贞阳侯启披函伸纸号耻交哀
《國語辭典》:来函(來函)  拼音:lái hán
1.邮寄或差人送来的信。如:「日前得来函,匆忙中,未即回复。」也作「来信」。
2.寄信、写信。如:「本店备有精美纪念礼品,请大家来函索取。」也作「来信」。
《國語辭典》:信函  拼音:xìn hán
信件。如:「请代我转交这封信函给她。」
分類:信函书信
《漢語大詞典》:函洛
亦作“ 凾洛 ”。 古代 长安 和 洛阳 的并称。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自 函 洛 不守,宪章中輟。” 吕延济 注:“ 函 , 函关 ,谓 长安 也。 洛 , 洛阳 也。言自 西晋 丧乱,不守二京之都,而宪章经籍皆中道而坏也。”南史·梁元帝纪:“旧邦凯復, 函 洛 已平。” 唐 宋之问 《送尹辅阙入京序》:“勑书来 秦 ,徵诣 凾 洛 。”新唐书·第五琦传:“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寳貲,飞餉 函 洛 ,惟陛下命。”
分類:长安洛阳
《漢語大詞典》:银函(銀函)
封存道经或佛经的银匣。 南朝 齐 孔稚圭 《玄馆碑》:“朋白兔而侣青鸟,启银函而讲金字。”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臺石室之文,青首银函之字。”
《漢語大詞典》:诗函(詩函)
置于封套中的诗稿。 清 孔尚任 《饯别朱亶初同宗定九王允文蒋淑瞻分韵》:“人钦新史职,都赠好诗函。”
分類:封套诗稿
《骈字类编》:朱函
宋 蔡襄 观宋中道家藏书画 朱函青锦囊,宝轴红牙签。
《漢語大詞典》:函矢
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后以“函矢”比喻互相矛盾。 唐 刘禹锡 《上门下武相公启》:“言涉猜嫌,动碍关束。城社之势,函矢纷然。弥缝其间,崎嶇备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其论甚伟,然与《楞严》《大悲观音》等经颇相函矢。”
分類:矛盾
《漢語大詞典》:表函
上呈天子的函件。 唐 白居易 《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昨者方进表函,旋令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