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冒头(冒頭)  拼音:mào tóu
露出苗头。如:「问题一冒头,就应该有对策应付。」也作「冒尖」。
《漢語大詞典》:冒子
(1).指文章的序、引子之属。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柳八 駮 韩十八 《平淮西碑》云:‘左飱右粥,何如我《平淮西雅》云“仰父俯子”。’ 禹锡 曰:‘美 宪宗 俯下之道尽矣。’ 柳 曰:‘ 韩 碑兼有冒子,使我为之,便説用兵讨叛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尝见《九经口义》,先説一段冒子,全与所讲不干涉。”
(2).指与文章开端与主旨无关的赘语。
《漢語大詞典》:透墒
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足够农作物出苗或生长的需要。 冯金堂 《买牛》:“这一回要是能添上两头好牲口,那可是旱天遇上透墒雨了。”
《國語辭典》:生长期(生長期)  拼音:shēng zhǎng qí
通常指作物于播种或种植至成熟期可采收时所经历的时间或天数。也称为「生育期间」。
《漢語大詞典》:苗期
指谷类作物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
指豆类作物从出苗到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