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凶妖
凶戾
凶秽
凶狠
饥凶
凶首
凶害
遭凶
凶危
一凶
三凶
百凶
凶乱
凶信
凶肆
《漢語大詞典》:凶妖
(1).邪恶妖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知人易,自知难,吾答之又无他语,是凶妖之证也。”后汉书·丁鸿传:“若勑政责躬,杜渐防荫,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2).指凶恶的妖物。 宋 苏舜钦 《猎狐篇》诗:“数穴相穿通,城堞几隳坏。久纵此凶妖,一旦果祸败。”
《漢語大詞典》:凶戾(兇戾)
(1).凶残暴戾。后汉书·何敞传:“昔 郑武姜 之幸 叔段 , 卫庄公 之宠 州吁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晋书·温峤传》:“罪不相及,古之制也。近者大逆,诚由凶戾。凶戾之甚,一时权用。”南史·宋武昌王浑传:“ 浑 少而凶戾,尝忿左右,拔防身刀斫之。”《旧唐书·元载传》:“曾无悔非,弥益凶戾,年序滋远,衅恶贯盈。”
(2).指暴戾之人。 唐 元稹 《祭淮渎文》:“明哲用兴,凶戾潜殛。”
凶暴乖戾。《魏书·高祖纪上》:“然下民兇戾,不顾亲戚,一人为恶,殃及合门。”
《漢語大詞典》:凶秽(凶穢)
凶邪污秽。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夫其荡涤凶秽,剿除丑类,若顺迅风而纵烈火,晒白日而扫朝云也。”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餘,岂宜令入宫禁?”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瀦此凶秽地,荡为樵牧场。”
分類:凶邪污秽
《國語辭典》:凶狠  拼音:xiōng hěn
残暴狠毒。如:「歹徒做案的手段非常凶狠,灭绝人性,所以被判死刑。」
《漢語大詞典》:饥凶(飢凶)
五谷不熟,年成很坏。飢,通“ 饥 ”。后汉书·侯霸传:“ 歆 ( 韩歆 )又证岁将飢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 宋 叶适 《沈仲一墓志铭》:“天行或飢凶,民利欲建置,君率先推与无疑。”
《漢語大詞典》:凶首(兇首)
犹首恶;凶犯。《水浒传》第二一回:“他正是兇首,与我捉住,同到县里。”
分類:首恶凶犯
《漢語大詞典》:凶害
(1).灾害。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2).谓作恶之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 桓 文 之事也。”
分類:灾害作恶
《漢語大詞典》:遭凶
遭遇凶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遭命者,行善於内,遭凶於外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二亲之遭凶, 五娘 之尽孝,拐儿之骗财匿书, 张太公 之疎财仗义,皆由於此。”
《漢語大詞典》:凶危
凶险。 汉 焦赣 《易林·师之晋》:“依天倚地,凶危不至,上清下净,君受其利。”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
分類:凶险
《骈字类编》:一凶
唐 韦应物 答令狐侍郎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
唐 白居易 新乐府 草茫茫 惩厚葬也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漢語大詞典》:三凶
三个凶顽的人。指 帝鸿氏 ( 黄帝 )之子 驩兜 , 少皞氏 之子 共工 , 颛顼氏 之子 鲧 。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宋书·乐志四》:“虽有三凶类,静言无所施。”
《漢語大詞典》:百凶
多种灾祸。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分類:灾祸
《漢語大詞典》:凶乱(凶亂)
灾荒祸乱。《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天人既和,内省不疚,虽遭凶乱,何忧何惧!”
分類:灾荒祸乱
《國語辭典》:凶信  拼音:xiōng xìn
死亡的消息。《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著人去到王老员外家报了凶信。」《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我正在盼他回家相会,岂知不几月,便晓得了他的凶信。」
《國語辭典》:凶肆  拼音:xiōng sì
旧时专门替人办理丧事的店铺。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怨懑,绝食三日,遘疾甚笃,旬馀愈甚。邸主惧其不起,徙之于凶肆之中。」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十。馀杭宗女》:「父坚忍人也,愈益怒,不俟所择日至,立呼凶肆之人,舆薪厝火,斧棺而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