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几个
几见
几经
凡几
几于
几行
几案
几乎
几杖
棐几
几微
几岁
几分
几筵
玉几
《國語辭典》:几个(幾個)  拼音:jǐ ge
1.多少个。如:「几个人」、「共有几个」。
2.少数。《红楼梦》第四回:「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儿。」
分類:几个少数
《漢語大詞典》:几见(幾見)
(1).谓见之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郑玄 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孌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
(2).何曾见,少见。 明 高攀龙 《讲义·我未见好仁章》:“几见好富贵的都好得来,恶贫贱的都恶得去……几见有好仁而好不来,恶不仁而恶不去者。”
《漢語大詞典》:几经
经过许多次。例如:几经磨难。
分類:几经许多
《漢語大詞典》:凡几(凡幾)
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沙三》:“ 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分類:共计多少
《漢語大詞典》:几于(幾於)
近于;几乎。《后汉书·申屠蟠传》:“ 申屠蟠 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於毁灭。”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古人握沐之风,几於永絶。” 鲁迅 《集外集拾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此二者虽间亦微涉天物,而繁复腠会,几於脱离。”
分類:近于几乎
《韵府拾遗 阳韵》:几行(几行)
宋史杜镐传真宗得古器异书必询之能知本末且记其事在某书几纸几行柳宗元诗为报秋来雁几行
《國語辭典》:几案  拼音:jǐ àn
案桌。文书置于几案上,故后多用于指处理公文、书信的工作。汉。王粲 儒吏论:「起于几案之下,长于官曹之间,无温裕文雅以自润。」《魏书。卷八五。文苑传。邢昕传》:「寻除通直常侍,加中军将军。既有才藻,兼长几案。」
《國語辭典》:几乎(幾乎)  拼音:jī hū
将近、差一点。《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知这一脚并不像踢到肉上,好像踢到一块生铁上,把五个脚指头几乎碰断。」《红楼梦》第一二回:「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也作「几几」。
《國語辭典》:几杖  拼音:jǐ zhàng
凭几与手杖,古代用以孝敬老者的礼物。《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唐。杜甫〈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漢語大詞典》:棐几
用棐木做的几桌。亦泛指几桌。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浄,因书之,真草相半。”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与砺近日》之一:“棐几看云凭,衡门罢月关。”
分類:几桌
《國語辭典》:几微(幾微)  拼音:jī wéi
1.隐约未动却甚重要之处。《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愿陛下选明经术,温故知新,通于几微谋虑之士以为内臣,与参政事。」唐。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年少气锐,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也作「几兆」。
2.细微、一点点。《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
《国语辞典》:几岁(几岁)  拼音:jǐ suì
年纪多大。《红楼梦》第七一回:「因一手拉著探春,一手拉著宝钗,问几岁了,又连连誇赞。」
分类:年纪多大
《高级汉语词典》:几分  拼音:jǐ fēn
某一不确定或不特指的东西(如一个数量或程度);一部分,多少
《國語辭典》:几筵  拼音:jǐ yán
1.案桌。《荀子。礼论》:「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
2.祭祀的席位或灵座。《礼记。檀弓下》:「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
《漢語大詞典》:玉几
玉饰的矮桌。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 汉 张衡 《东京赋》:“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 六朝 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清 吴骐 《汉昭烈》诗:“金甌付记耕莘佐,玉几弥留《顾命》篇。”
分類: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