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拼音:xiāng jiāo mǎn tiān xià,zhī xīn néng jǐ rén
感慨朋友虽多,真正知心的却没有几个。《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玉翁,自古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我们今日且吃酒,那些旧话,也不必谈他罢了!」
《国语辞典》: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桃李园序)  拼音:chūn yè yàn táo lǐ yuán xù
文章名。唐李白在一个春夜,和其他几个从弟于桃李盛开的园子里饮酒赋诗,感叹光阴飞逝,浮生若梦,应及时行乐,而作此序文。
《国语辞典》:因式分解  拼音:yīn shì fēn jiě
将一个已知的多项式写成两个或几个多项式乘积,也就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因式的乘积,称为「因式分解」。也称为「分解因式」。
《国语辞典》:产品线(产品线)  拼音:chǎn pǐn xiàn
产品依其种类的不同而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此种分类广狭不同有甚大弹性。
《国语辞典》:合唱团(合唱团)  拼音:hé chàng tuán
1.由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所组成的演唱团体。以演唱多声部的曲调为主。
2.由若干人组成的小型乐团。通常有一位主唱,其他团员则负责和音与演奏乐器等。
《漢語大詞典》:自然科学革命
由自然科学的一个或几个基本学科的理论变革所导致的整个自然科学系统的根本变革。有时也泛指某一学科的理论变革,如20世纪的天文学革命、分子生物学革命等。它的主要标志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一般是观察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是某一意义重大的新事实的发现,促使新的理论扬弃原有的理论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國語辭典》: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約數)  拼音:zuì dà gōng yuē shù
算术中两数或多数所共有的公约数中最大的数。也称为「最大公因数」。
《國語辭典》: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數)  拼音:zuì xiǎo gōng bèi shù
算术中两数或多数有公倍数中的最小的。如15,30,60皆可以作3与5的公倍数,但其中15最小,15就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
《国语辞典》:间歇热(间歇热)  拼音:jiàn xiē rè
发烧的型式之一,通常因感染引起,特点为在一天之中仅有几个小时的发烧,而其馀的时间体温是正常的。间歇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局部性细菌感染,其他较少见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和疟疾等。
《国语辞典》:托管地(托管地)  拼音:tuō guǎn dì
联合国委托一个或几个会员国管理的地区。包括国际联盟时期之委任统治地,与二次大战自战败国割离之领土,以及负管理责任之国家自愿置于该制度下之领土。
《國語辭典》:复音词(複音詞)  拼音:fù yīn c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如葡萄、服务等。
《漢語大詞典》:复合三段论
几个三段论联结而成的推理。前一个三段论的结论是后一个三段论的前提之一(大前提或小前提)。如:“科学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应该学习,因此逻辑学应该学习。”其中,“逻辑学是有用的”是前一个三段论的结论,又是后一个三段论的小前提。
《漢語大詞典》:复合物
一组复合物质(如配位化合物,含几个原子的离子,或吸附化合物)
由各种成分构成的某物
《漢語大詞典》: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几个力。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常把作平动的物体看成质点,这时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就可看成共点力。
《國語辭典》:工业区(工業區)  拼音:gōng yè qū
为配合工业使用及发展而划定的土地使用区,其建筑物及土地以供工业及相关活动使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