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9,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下一页
生佛不增不减
念无减
减劫
减缘减行
欲无减
无减
六无减
二十二无减
慧无减
损减边
定无是损减谤
万流大雨不增不减
恶法损减
分减施
佛类词典(续上)
不增减真如生佛不增不减
念无减
减劫
减缘减行
欲无减
无减
六无减
二十二无减
慧无减
损减边
定无是损减谤
万流大雨不增不减
恶法损减
分减施
不增减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著,故所證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减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著,故所證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减真如。
生佛不增不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佛一如,故法界众生虽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也。(参见:生佛一如),或言生佛二界,共为无量无边。生界无边,故众生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无边,故众生入佛界,而佛界不增。起信论义记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岁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边故。」
(术语)生佛一如,故法界众生虽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也。(参见:生佛一如),或言生佛二界,共为无量无边。生界无边,故众生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无边,故众生入佛界,而佛界不增。起信论义记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岁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边故。」
生佛一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无差别之义也。或曰凡圣一如。谓为迷悟不二亦同。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也。宝积经曰:「众生如即如来如,如来如即众生如,众生如来无二无别。」不增不减经曰:「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此二法者义一名异。」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涅槃经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宝筴经曰:「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即是。是实大乘之通谈也。但说义有左右。或谓法有性相,摄相归于性故为生佛不二。是相宗之意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亦如,至于弥勒亦如。」或谓法者俗有真空,生佛之异,俗谛上假名之差别而巳。真谛之法性,众生性空,佛陀亦性空。性空平等,故为生佛不二。是空宗之意也。观经散善义曰:「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闇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或谓真心一体,有不变随缘之二义,以随缘故,有生佛之相。以不变故,生佛之性为一味。或谓法界之体,修性不二,众生修恶之性,即佛界性恶之德。此性恶圆明,名之为佛,故为生佛不二。是等皆性宗之意也。起信论义记曰:「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妙宗钞上曰:「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巳上总就理性上论不二也。若就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天台之十界互具,真言之六大无碍之义,则直尔于事相上有不二之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生佛一体,或生佛不二,意谓众生与佛的体性平等毫无差别。
(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无差别之义也。或曰凡圣一如。谓为迷悟不二亦同。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也。宝积经曰:「众生如即如来如,如来如即众生如,众生如来无二无别。」不增不减经曰:「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此二法者义一名异。」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涅槃经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宝筴经曰:「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即是。是实大乘之通谈也。但说义有左右。或谓法有性相,摄相归于性故为生佛不二。是相宗之意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说言,一切亦如,至于弥勒亦如。」或谓法者俗有真空,生佛之异,俗谛上假名之差别而巳。真谛之法性,众生性空,佛陀亦性空。性空平等,故为生佛不二。是空宗之意也。观经散善义曰:「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闇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或谓真心一体,有不变随缘之二义,以随缘故,有生佛之相。以不变故,生佛之性为一味。或谓法界之体,修性不二,众生修恶之性,即佛界性恶之德。此性恶圆明,名之为佛,故为生佛不二。是等皆性宗之意也。起信论义记曰:「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妙宗钞上曰:「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巳上总就理性上论不二也。若就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天台之十界互具,真言之六大无碍之义,则直尔于事相上有不二之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生佛一体,或生佛不二,意谓众生与佛的体性平等毫无差别。
念无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参见:十八不共法)
【三藏法数】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参见:十八不共法)
【三藏法数】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八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馀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證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身无失 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 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 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 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名。
六、无不知己舍 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
一者、有为解脱 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
二者、无为解脱 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
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口无失〕,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谓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慧无减〕,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是名解脱无减。(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无为者,谓称性而修,无所作为也。)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馀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證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身无失 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 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 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 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名。
六、无不知己舍 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 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
一者、有为解脱 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
二者、无为解脱 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
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 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口无失〕,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皆得證悟,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谓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隐处,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谓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谓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了知而舍之者,是名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谓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慧无减〕,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谓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无馀,是名解脱无减。(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无为者,谓称性而修,无所作为也。)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是名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谓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减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住劫之中由人寿无量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第一之减劫,由是每百年增一岁,至人寿八万岁,更下至十岁为第二之减劫。如此一上一下,终第十九之减劫,更增至人寿八万岁,为第二十之增劫,至住劫而终。即第一止于减数,第二十止于增数,中间有十八回之增减。是曰住劫之二十增减。此中由第一至第十九减寿之时期,名减劫,由第二至第二十增寿之时期,名增劫。俱舍论十二曰: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极十岁,即名为初一住中劫,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年增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十年。尔乃名为第二中劫。次后十七例皆如是,后从十岁增极至八万岁,名二十劫。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故二十劫时量皆等。」(八万者,八万四千岁之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只有十岁,在这减寿的时期,叫做减劫。
(术语)于住劫之中由人寿无量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第一之减劫,由是每百年增一岁,至人寿八万岁,更下至十岁为第二之减劫。如此一上一下,终第十九之减劫,更增至人寿八万岁,为第二十之增劫,至住劫而终。即第一止于减数,第二十止于增数,中间有十八回之增减。是曰住劫之二十增减。此中由第一至第十九减寿之时期,名减劫,由第二至第二十增寿之时期,名增劫。俱舍论十二曰: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极十岁,即名为初一住中劫,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年增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十年。尔乃名为第二中劫。次后十七例皆如是,后从十岁增极至八万岁,名二十劫。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故二十劫时量皆等。」(八万者,八万四千岁之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只有十岁,在这减寿的时期,叫做减劫。
减缘减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缘者,指上界四谛与上二界四谛之八谛。行者,指欲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之三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其所以减之者,汎观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观智浮漫而不猛利,故自中忍以后渐渐狭其观境,以养成猛利之观智,遂为发真无漏智之算引也。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第一回自第一观至第三十一,因而减去第三十二即上界道谛下出之一行相,第二回更自第一观至第三十,因而减去第三十一即上界道谛下行之一行相。如此每一周自下逆次减一行相,终至减第一即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即减去者,三十一行相也。减此三十一行相中,每第四周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减于他三周之行相,谓之减行。即减缘七周,减行二十四周,合于三十一周减去三十一行也。第四周谓之减缘者,上下八谛,为所缘之境,三十二行相,为对于此之能缘观解,故减四行相即减所缘之境一谛也。因而逆次减去,每至第四行相,不谓为减行,特附以所谓减缘即减谛之名耳。(参见:行相)
(术语)缘者,指上界四谛与上二界四谛之八谛。行者,指欲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之三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其所以减之者,汎观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观智浮漫而不猛利,故自中忍以后渐渐狭其观境,以养成猛利之观智,遂为发真无漏智之算引也。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第一回自第一观至第三十一,因而减去第三十二即上界道谛下出之一行相,第二回更自第一观至第三十,因而减去第三十一即上界道谛下行之一行相。如此每一周自下逆次减一行相,终至减第一即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即减去者,三十一行相也。减此三十一行相中,每第四周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减于他三周之行相,谓之减行。即减缘七周,减行二十四周,合于三十一周减去三十一行也。第四周谓之减缘者,上下八谛,为所缘之境,三十二行相,为对于此之能缘观解,故减四行相即减所缘之境一谛也。因而逆次减去,每至第四行相,不谓为减行,特附以所谓减缘即减谛之名耳。(参见:行相)
行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心识对于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于心内,如镜之于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三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于境相,名为行相。或相谓相状,行境之相状,名为行相。或行境之行解相貌,然本但是行于相义,非是行解义。」又为行解事物之相貌,故云行相。俱舍光记一之馀曰:「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同四曰:「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俱舍宝疏四曰:「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颂疏三曰:「如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
【佛学常见辞汇】
行事的相状。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识的行相细而难明。
(术语)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心识对于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于心内,如镜之于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三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于境相,名为行相。或相谓相状,行境之相状,名为行相。或行境之行解相貌,然本但是行于相义,非是行解义。」又为行解事物之相貌,故云行相。俱舍光记一之馀曰:「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同四曰:「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俱舍宝疏四曰:「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颂疏三曰:「如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
【佛学常见辞汇】
行事的相状。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识的行相细而难明。
欲无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八不共佛法之一。谓济度众生无厌足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八不共佛法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术语)十八不共佛法之一。谓济度众生无厌足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八不共佛法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无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佛果后尽未来际无减少之功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
(术语)成佛果后尽未来际无减少之功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
六无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说六无减:一欲无减,欲度脱众生之欲心所也。二精进无减,为度众生勤而不倦之精进心所也。三念无减,念三世诸法而不失之念心所也。四慧无减,分别一切法相之慧心所也。五解脱无减,佛断一切烦恼之正习而證解脱,故云解脱无减。六解脱知见无减,于證解脱之知见而无边清净也。」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说六无减:一欲无减,欲度脱众生之欲心所也。二精进无减,为度众生勤而不倦之精进心所也。三念无减,念三世诸法而不失之念心所也。四慧无减,分别一切法相之慧心所也。五解脱无减,佛断一切烦恼之正习而證解脱,故云解脱无减。六解脱知见无减,于證解脱之知见而无边清净也。」
二十二无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论十谓如来四智相应之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之曰二十二无减: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是心所中之五遍行也),六欲,七胜解,八念,九定,十慧(是心所中之五别境也),十一信,十二惭,十三愧,十四无贪,十五无瞋,十六无痴,十七精进,十八轻安,十九不放逸,二十行舍,二十一不害(已上心所中十一善也),再加心王之一为二十二。
(名数)唯识论十谓如来四智相应之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之曰二十二无减: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是心所中之五遍行也),六欲,七胜解,八念,九定,十慧(是心所中之五别境也),十一信,十二惭,十三愧,十四无贪,十五无瞋,十六无痴,十七精进,十八轻安,十九不放逸,二十行舍,二十一不害(已上心所中十一善也),再加心王之一为二十二。
慧无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八不共法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术语)十八不共法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八不共法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具一切智慧,无边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
损减边
【三藏法数】
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定无,即是损减实有成就之性,是名损减边。
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定无,即是损减实有成就之性,是名损减边。
定无是损减谤
【三藏法数】
定无者,谓不知真如之理,不可变坏,性本不空,而言真如决定是无者,则成损减谤也。
定无者,谓不知真如之理,不可变坏,性本不空,而言真如决定是无者,则成损减谤也。
万流大雨不增不减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广谈佛性,盛演圆常,平等清净,不生不灭;众生诸佛,同一觉源,曾无有异。如经所说,无边际故,无始终故,常住不生不灭故,一切众生悉平等故,一切佛性同一性故,犹万流大雨之归大海,而不增不减也。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广谈佛性,盛演圆常,平等清净,不生不灭;众生诸佛,同一觉源,曾无有异。如经所说,无边际故,无始终故,常住不生不灭故,一切众生悉平等故,一切佛性同一性故,犹万流大雨之归大海,而不增不减也。
恶法损减
【三藏法数】
菩萨具出世智时,一切恶法,日减日损,乃至坐于道场,净尽一切,无复遗馀,即断德成就也;如黑分月,其光明日减日损,至于晦日,一切不现也。(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名黑分月。)
菩萨具出世智时,一切恶法,日减日损,乃至坐于道场,净尽一切,无复遗馀,即断德成就也;如黑分月,其光明日减日损,至于晦日,一切不现也。(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名黑分月。)
分减施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妙饮食,分与众生,然后乃食。复念身中八万尸虫,依我身住,愿令普得充满。于凡所受之物,悉亦如是,是名分减施。(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谓菩萨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妙饮食,分与众生,然后乃食。复念身中八万尸虫,依我身住,愿令普得充满。于凡所受之物,悉亦如是,是名分减施。(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