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74,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言净戒
意净戒
观身不净
净烦恼障真实义
净智慧障真实义
不净计净
净计不净
善净法轮
身净
缘净
心净
智净
净饭王生二子
施净受不净
佛类词典(续上)
身净戒言净戒
意净戒
观身不净
净烦恼障真实义
净智慧障真实义
不净计净
净计不净
善净法轮
身净
缘净
心净
智净
净饭王生二子
施净受不净
身净戒
【三藏法数】
谓身受诸戒,无有阙漏,无有毁犯,是名身净戒。
谓身受诸戒,无有阙漏,无有毁犯,是名身净戒。
言净戒
【三藏法数】
谓一切所说语言,无有谀谄,虚诳不实,是名言净戒。
谓一切所说语言,无有谀谄,虚诳不实,是名言净戒。
意净戒
【三藏法数】
谓蠲除恶觉,离诸贪欲,是名意净戒。
谓蠲除恶觉,离诸贪欲,是名意净戒。
观身不净
【三藏法数】
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净烦恼障真实义
【三藏法数】
谓声闻、缘觉以无漏道破诸烦恼结业,得无碍智,是为净烦恼障真实义。
谓声闻、缘觉以无漏道破诸烦恼结业,得无碍智,是为净烦恼障真实义。
净智慧障真实义
【三藏法数】
谓佛菩萨于声闻、缘觉所得无碍之智,以能障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故名智慧障;今佛菩萨断此之障,则中道之理自然显现,是为净智慧障真实义。
谓佛菩萨于声闻、缘觉所得无碍之智,以能障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故名智慧障;今佛菩萨断此之障,则中道之理自然显现,是为净智慧障真实义。
不净计净
【三藏法数】
谓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了,妄生贪著,执以为净,即成净颠倒。(五种不净者,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也。)
【三藏法数】
不净计净者,谓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了,妄生贪著,执以为净,即成净颠倒。(已上四计,是凡夫四倒。五种不净者,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也。)
谓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了,妄生贪著,执以为净,即成净颠倒。(五种不净者,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也。)
【三藏法数】
不净计净者,谓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了,妄生贪著,执以为净,即成净颠倒。(已上四计,是凡夫四倒。五种不净者,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也。)
净计不净
【三藏法数】
净者,即是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缠缚之身;不净者,二乘为无明之惑所覆,但观世间一切诸色皆为不净,不了如来常住之净,是为不净颠倒。
【三藏法数】
净即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缠裹之身。二乘为无明所覆,但观世间一切诸色皆为不净,不了如来常住法身之净,是名不净颠倒。(已上四计,是小乘四倒。)
净者,即是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缠缚之身;不净者,二乘为无明之惑所覆,但观世间一切诸色皆为不净,不了如来常住之净,是为不净颠倒。
【三藏法数】
净即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缠裹之身。二乘为无明所覆,但观世间一切诸色皆为不净,不了如来常住法身之净,是名不净颠倒。(已上四计,是小乘四倒。)
善净法轮
【三藏法数】
谓修五戒十善之法,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法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谓修五戒十善之法,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法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身净
【三藏法数】
谓菩萨断除惑业,身器清净,成无上道,生灭自在,是名身净。(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谓菩萨断除惑业,身器清净,成无上道,生灭自在,是名身净。(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缘净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为摄化众生,故现种种神通,出没自在,诸缘无碍,是名缘净。
谓菩萨为摄化众生,故现种种神通,出没自在,诸缘无碍,是名缘净。
心净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著之心,是名心净。
谓菩萨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著之心,是名心净。
智净
【三藏法数】
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
谓菩萨善知世间、出世间之法,得清净智,无有挂碍,是名智净。
净饭王生二子
【三藏法数】
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施净受不净
【三藏法数】
谓能施之人,持戒多闻,知有慧施及施果报;受者破戒邪见,言无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净受不净也。
谓能施之人,持戒多闻,知有慧施及施果报;受者破戒邪见,言无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净受不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