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三千净行
三不净肉
三净
三净肉
三净头
三清净
三种净业
三种清净
三聚净戒
三轮清净偈
大净法门经
大愿清净报土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尸罗清净
佛类词典(续上)
十种不净三千净行
三不净肉
三净
三净肉
三净头
三清净
三种净业
三种清净
三聚净戒
三轮清净偈
大净法门经
大愿清净报土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尸罗清净
十种不净
【佛学大辞典】
(名数)愚痴有十种之不净:一、身不净。不惯上品清净之佛性律仪,其身在于生死之泥中,故身不净也。二、口不净。不说上品真如藏性之诚言,徒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口不净也。三、意不净。不知自性清净之心体,起妄想不净之诸念,故意不净也。四、行不净。不游行根本智之大地,而游六道轮回之秽土,故行不净也。五、住不净。不住海印定之宝所,而住流转生死之闇宅,故住不净也。六、坐不净。不坐无障碍空之宝座,而坐生死淤泥之狱中,故坐不净也。七、卧不净。不卧法界大涅槃之宝城,而卧无常受苦之旅宿,故卧不净也。八、自行不净。不行如来真传之性戒,徒持如来方便之浅戒,故自行不净也。九、化他不净。不使机行法性清净之净行,徒使持小乘权门之善,故化他不净,十、所期不净,不期本净清净之佛果,徒期有漏不净之疏果,故所期不净也。见说法明眼论上。
【佛学常见辞汇】
愚痴有十种的不净,即身不净、口不净、意不净、行不净、住不净、坐不净、卧不净、自行不净、化他不净、所期不净。
(名数)愚痴有十种之不净:一、身不净。不惯上品清净之佛性律仪,其身在于生死之泥中,故身不净也。二、口不净。不说上品真如藏性之诚言,徒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口不净也。三、意不净。不知自性清净之心体,起妄想不净之诸念,故意不净也。四、行不净。不游行根本智之大地,而游六道轮回之秽土,故行不净也。五、住不净。不住海印定之宝所,而住流转生死之闇宅,故住不净也。六、坐不净。不坐无障碍空之宝座,而坐生死淤泥之狱中,故坐不净也。七、卧不净。不卧法界大涅槃之宝城,而卧无常受苦之旅宿,故卧不净也。八、自行不净。不行如来真传之性戒,徒持如来方便之浅戒,故自行不净也。九、化他不净。不使机行法性清净之净行,徒使持小乘权门之善,故化他不净,十、所期不净,不期本净清净之佛果,徒期有漏不净之疏果,故所期不净也。见说法明眼论上。
【佛学常见辞汇】
愚痴有十种的不净,即身不净、口不净、意不净、行不净、住不净、坐不净、卧不净、自行不净、化他不净、所期不净。
三千净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一念三千妙观之净行也。为天台宗所言。
【佛学常见辞汇】
即修一念三千妙观的净行。
(术语)修一念三千妙观之净行也。为天台宗所言。
【佛学常见辞汇】
即修一念三千妙观的净行。
三不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三净肉相反。见为我所杀者。闻为我所杀者。有为我所杀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种之肉。(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净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见它被杀时的情景的肉、我耳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的肉、有疑为我而杀的肉,这三种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见杀〕,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
〔二、闻杀〕,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闻者,名为闻杀。
〔三、疑杀〕,谓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是人必为我故杀,如是疑者,名为疑杀。如上三种名不净肉,皆不许食。
(名数)与三净肉相反。见为我所杀者。闻为我所杀者。有为我所杀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种之肉。(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净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见它被杀时的情景的肉、我耳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的肉、有疑为我而杀的肉,这三种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见杀〕,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
〔二、闻杀〕,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闻者,名为闻杀。
〔三、疑杀〕,谓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是人必为我故杀,如是疑者,名为疑杀。如上三种名不净肉,皆不许食。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三净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色界第三禅天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之三天也。新译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
(名数)谓色界第三禅天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之三天也。新译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
三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种净肉)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眼不见杀〕,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
〔二、耳不闻杀〕,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不为我故杀,是名不闻杀。
〔三、不疑杀〕,谓知此处有屠家,有自死者,亦知此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疑杀。如上三种,名为净肉,有病许食。
(名数)(参见:三种净肉)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眼不见杀〕,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
〔二、耳不闻杀〕,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不为我故杀,是名不闻杀。
〔三、不疑杀〕,谓知此处有屠家,有自死者,亦知此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疑杀。如上三种,名为净肉,有病许食。
三净头
【佛学大辞典】
(杂名)僧堂床前之一尺为三净头。以一展钵,二安袈裟,三头所向故也。见象器笺一上。
(杂名)僧堂床前之一尺为三净头。以一展钵,二安袈裟,三头所向故也。见象器笺一上。
三清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三牟尼。(参见:牟尼)
(术语)又名三牟尼。(参见:牟尼)
牟尼
【佛学大辞典】
(术语)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则悉多太子始入劫毗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称,又出家后常修禅行,而寂默无言,故从时人受牟尼仙之号。牟尼本为静止身口意三业之学道者之尊号,通于内外之称号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日:「是时菩萨乘四宝舆,无量百千人天翊从入劫比罗城。诸释迦子,体怀憍慢,立性多言。菩萨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王见之已,报诸臣曰:诸释迦子体怀傲慢,立说多言。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应与太子名名曰:释迦牟尼。此是菩萨第二立名。」佛本行集经二十曰:「菩萨行路,谛视徐行。有人借问,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玄应音义十八曰:「牟尼,经中或作文尼,旧译言仁,应云茂泥,此云仙。仙通内外,谓久在山林修心学道者也。」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但寂默也。」理趣释下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就理而解,则佛与三乘之圣人所證之法名寂默,依之而称佛为牟尼,盖佛及阿罗汉之通称也。唯识论十曰:「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论十六曰:「无学身语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即无学意。(中略)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大日经疏一曰:「牟尼者,是寂默义,言佛身语心皆究竟寂灭过言语地。以对二乘小寂,不可为譬,故云大牟尼也。」同十二曰:「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同十三曰:「牟尼,是佛都号也。」宗轮论述记曰:「牟尼者,此翻为寂。寂烦恼故,寂生死故,处大涅槃得寂灭故,寂诸戏论證真理故。」唯识述记十末曰:「梵言牟尼,此言寂默。寂默法者离言法也。或离过故名为寂默,通三乘解,成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名为寂默。」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寂,或寂默,或寂静等。
(术语)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则悉多太子始入劫毗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称,又出家后常修禅行,而寂默无言,故从时人受牟尼仙之号。牟尼本为静止身口意三业之学道者之尊号,通于内外之称号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日:「是时菩萨乘四宝舆,无量百千人天翊从入劫比罗城。诸释迦子,体怀憍慢,立性多言。菩萨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王见之已,报诸臣曰:诸释迦子体怀傲慢,立说多言。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应与太子名名曰:释迦牟尼。此是菩萨第二立名。」佛本行集经二十曰:「菩萨行路,谛视徐行。有人借问,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玄应音义十八曰:「牟尼,经中或作文尼,旧译言仁,应云茂泥,此云仙。仙通内外,谓久在山林修心学道者也。」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但寂默也。」理趣释下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就理而解,则佛与三乘之圣人所證之法名寂默,依之而称佛为牟尼,盖佛及阿罗汉之通称也。唯识论十曰:「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论十六曰:「无学身语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即无学意。(中略)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大日经疏一曰:「牟尼者,是寂默义,言佛身语心皆究竟寂灭过言语地。以对二乘小寂,不可为譬,故云大牟尼也。」同十二曰:「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同十三曰:「牟尼,是佛都号也。」宗轮论述记曰:「牟尼者,此翻为寂。寂烦恼故,寂生死故,处大涅槃得寂灭故,寂诸戏论證真理故。」唯识述记十末曰:「梵言牟尼,此言寂默。寂默法者离言法也。或离过故名为寂默,通三乘解,成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名为寂默。」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寂,或寂默,或寂静等。
三种净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三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华座观、像观、佛真身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也。)
〔一、孝养父母等业〕,谓若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则必慈心不杀,修行十善,是为净业。(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受持三归等业〕,谓归依佛法僧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为净业。
〔三、发菩提心等业〕,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发无上道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劝进行者,是为净业。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三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华座观、像观、佛真身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也。)
〔一、孝养父母等业〕,谓若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则必慈心不杀,修行十善,是为净业。(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受持三归等业〕,谓归依佛法僧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为净业。
〔三、发菩提心等业〕,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发无上道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劝进行者,是为净业。
三种清净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四曰:「三业无过云清净。」
【佛学常见辞汇】
心清净、身清净、相清净。心清净是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等;身清净是由于心清净之故,所以不再受后生,常得化生;相清净是由于心身都已清净,所以能得具足的相好庄严其身。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不生染心,不生瞋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
〔三、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故名相清净。
(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四曰:「三业无过云清净。」
【佛学常见辞汇】
心清净、身清净、相清净。心清净是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等;身清净是由于心清净之故,所以不再受后生,常得化生;相清净是由于心身都已清净,所以能得具足的相好庄严其身。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不生染心,不生瞋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
〔三、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故名相清净。
三聚净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故云净。同三聚戒项。
【佛学常见辞汇】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
【佛学次第统编】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惟有四。」
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
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
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
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
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 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
三、摄众生戒 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
悲名怜悯,能拔众生苦故。
喜名庆喜,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
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
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
(术语)(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故云净。同三聚戒项。
【佛学常见辞汇】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
【佛学次第统编】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惟有四。」
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
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
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
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
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 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
三、摄众生戒 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
悲名怜悯,能拔众生苦故。
喜名庆喜,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
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
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三轮清净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见:三轮相)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见:三轮相)
大净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庄严法门经同本。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庄严法门经同本。
大愿清净报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弥陀之极乐净土也。意谓弥陀报大愿所成就之无垢清净净土也。
(界名)弥陀之极乐净土也。意谓弥陀报大愿所成就之无垢清净净土也。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维摩经佛国品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乐邦文类四载圆辩法师之净土唯心说,并载姑苏禅师之唯心净土文。云楼弥陀经疏钞一曰:「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为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之法门,古来圣道门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导所立之净土门不取之。西方指净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观经疏定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龙舒净土文一曰:「世有专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万善同归集二曰:「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万法唯一心,故心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这是一个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的法门。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也说:「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术语)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维摩经佛国品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乐邦文类四载圆辩法师之净土唯心说,并载姑苏禅师之唯心净土文。云楼弥陀经疏钞一曰:「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为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之法门,古来圣道门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导所立之净土门不取之。西方指净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观经疏定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龙舒净土文一曰:「世有专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万善同归集二曰:「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万法唯一心,故心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这是一个由诸法唯心万法一如之理性而谈的法门。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也说:「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尸罗清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参见:尸罗不清净)
(术语)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参见:尸罗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