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寒竽
谓久被冷落不吹奏的竽。 宋 苏轼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诗:“我今废学如寒竽,久不吹之涩欲无。”
分類:冷落吹奏
《漢語大詞典》:寒寺
寒天的寺院;寂寥冷落的寺院。 唐 项斯 《宁州春思》诗:“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 唐 郑谷 《题无本上人小斋》诗:“寒寺唯应我访师,人稀境静雪销迟。”
《國語辭典》:冷寂  拼音:lěng jí
冷清而寂静。如:「在如此冷寂的秋夜里,常让人想起故乡。」《野叟曝言》第六五回:「次日进城,问到连尚书门首,只见门庭冷寂,一个老门公坐在冷板凳上,静悄悄的没人进去。」
《漢語大詞典》:寒砚(寒硯)
冰凉的砚台。常以衬托环境的凄清冷落。 唐 郑谷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诗:“静灯微落烬,寒砚旋生凘。” 宋 曾巩 《遣兴》诗:“青灯鬪鼠窥寒砚,落月啼乌送逈笳。” 宋 柳永 《黄钟羽·倾杯》词:“蛩响幽窗,鼠窥寒砚,一点银釭閒照。”
《漢語大詞典》:寥索
犹萧索。不热闹;冷落。 宋 辛弃疾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词:“夜深休更唤笙歌,簷头雨声恶。不是 小山 词就,这一场寥索。” 金 李之翰 《中京遇因长老》诗:“分手山堂更寥索,冷云衰草伴征鞍。”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先辈便於七言者,以声长字纵,可以牵合成章也。今京师縉绅每谓七言律书轴庶不寥索,遂失作者之意。”
《國語辭典》:冷宫(冷宮)  拼音:lěng gōng
1.失宠后妃所住的宫殿。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那一个刘娘娘占尽了寝殿百年欢,这一个李美人整受了冷宫中一世苦。」
2.比喻被冷落、不受重用的境地。如:「年初买的球鞋,已被他打入冷宫。」
《國語辭典》:空落落  拼音:kōng luò luò
冷清寂寥、空空洞洞。《红楼梦》第七九回:「二姑娘搬出去的好快,你瞧瞧这地方好空落落的。」
《漢語大詞典》:寒樽
清凉的酒杯。诗文中常以暗示冷落与寂寞。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寒樽独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书。”
《漢語大詞典》:远寂(遠寂)
指边远冷落的地方。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凝阴远寂,广漠平寒。沙穷瀚海,地尽皋兰。”
《漢語大詞典》:幽涩(幽澀)
幽寂冷落;冷涩。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二:“赖树能自贞,不计迹幽涩。”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月轩下风露,晓庭自幽涩。” 清 谭献 箧中词四:“﹝ 莲生 ﹞有 白石 之幽涩而去其俗,有 玉田 之秀折而无其率,有 梦窗 之深细而化其滞,殆欲前无古人。”
分類:幽寂冷落
《國語辭典》:冷僻  拼音:lěng pì
1.冷落偏僻。唐。白居易〈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诗:「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2.罕见的。多指字、名称、典故、书籍等。如:「冷僻的字眼」。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道光以后之诗派》:「然一则喜用冷僻故实,而出笔不广,惟写经斋、渐西村舍近焉。」
《漢語大詞典》:错漠(錯漠)
亦作“ 错莫 ”。 寂寞冷落。玉台新咏·鲍照〈行路难〉之二:“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错漠与先异。”一本作“ 错莫 ”。 吴兆宜 注引 王褒 《甘泉宫赋》:“径落莫以差错。” 南朝 梁 范靖 妻 沈氏 《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 唐 杜甫 《瘦马行》:“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仇兆鳌 注:“错莫,犹云落寞。” 宋 范成大 《青青涧上松》:“君看此翠柏,错莫无颜色。” 清 黄子云 《蒋子空水刀歌》:“五陵侠客久错莫,床头夜吼声鏗鍧。”
分類:寂寞冷落
《漢語大詞典》:寒楸
借指冷落的墓地。古人多于墓地植楸,故称。
《漢語大詞典》:萧杀(蕭殺)
冷落萧条。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一:“从炎炎如焚的夏日,经过无尽萧杀凄凉的秋夜和严寒酷冷的冬晨,现在,温暖明媚的春光,又复迟迟光临了。” 李瑛 《关于今天的战斗》诗:“万木萧杀的大地,沉云乱卷的天空,--历史的暴风雨已经过去。”
分類:冷落萧条
《漢語大詞典》:寒丘
亦作“ 寒邱 ”。 荒凉的山丘;冷落寂静的山丘。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南朝 齐 卞伯玉 《菊赋》:“佇寒丘以弥望,覿中霜之软菊。” 清 王铎 《近望牛头山》诗:“割据雄图忧后日,夕阳无语下寒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