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 【介绍】: 清僧,字楚蘅,号漱冰。出家于嘉善景德寺。能诗,早宗唐人,晚出入宋诸家。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本白,字楚蘅,号漱冰,嘉善人。有《二竹轩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曾衍东,山东嘉样人,曾子后裔,字青瞻,一字鲁斋,又字七如,号七道士,晚号冰渊老叟。《嘉祥县志 .人物》记载,“ 曾衍东,字七如,举人。任湖北江夏知县,抚民育士,著循声。工书善画,得之者无不拱璧珍之。著有《小豆棚》、《武城古器图说》。”(周露《 曾衍东诗歌研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1—1824 【介绍】: 清浙江归安人,字署冰,号勿庵。乾隆六十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曾出典江西乡试,又提督江南学政,取文皆平正通达,一洗险怪芜杂之习。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
王以衔,字勿庵,归安人。乾隆乙卯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有《闲燕斋诗存》。
余保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余保纯,字冰怀,江苏武进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二甲进士。历任广东高明县知县、番禺县知县,升南雄州知州,期间随钦差大臣林则徐查禁鸦片。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广州府知府。同年,随琦善与义律谈判,并议定《穿鼻草约》。四月,弹压三元里抗英斗争。八月,余保纯主持南海县科考,遭遇考生罢考。后被广东巡抚怡良免职。《道光二十年广东同官录》:「余保纯,字冰怀,江苏武进人。嘉庆壬戌二甲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广东,署高明县事,兼理新兴县事,又兼理开平县事。十六年大计,荐举卓异,调署南海县,未到任,改署连州直隶州。以获匪功,保同知直隶州用。旋调番禺县,补南雄宜隶州。二十四年,因母老,详准回籍养亲。十三年,前江苏抚部院林以在籍董办挑浚孟渎德胜澡港三河工竣,奏请赏加知府衔。道光十五年署两广运同。九月,署惠州府。十八年,准补南雄直隶州。十九年,奉委随侍钦差大臣查办海口事件。二十年二月署广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八
左锡嘉,字婉芬,一字小云,晚号冰如,阳湖人。华阳道光甲辰进士、吉安知府赠太仆寺卿曾咏继室。有《浣香小草》、《吟云集》、《卷葹吟》、《冷吟集》。
闺秀百家词选·冷吟仙馆诗馀
左锡嘉,字冰如,又字小云,阳湖人。左昂第三女,锡璇妹,吉安知府华阳曾咏室。有《冷吟仙馆诗》。
侯树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侯树衔,字翰冰。甘肃陇西县人。进士出身。
斌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斌敏(1813年—1876年),姚氏,字寿愚,号子廉,别号冰樵,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姓满洲旗人),籍襄平(今辽宁辽阳)。中国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4—1862 【介绍】: 清陕西泾阳人,字黼侯,号小浦。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末,为江西学政,受朝命查案,办事得力。咸丰二年擢江西巡抚。次年,守省城九十余日,对抗太平军。不久因事夺职,赴安徽军营办事。十一年回籍督办团练防御回民起事。以劝降渭南回民军,被其首领任武所杀。谥文毅。
维基
张芾(1814年—1862年),字黼候、小浦,号小圃、冰溪,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二甲一名进士(传胪),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升庶子,直南书房;擢少詹事,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授工部侍郎,任满回京,仍直南书房,调吏部侍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督江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刑部侍郎,留署江西巡抚,后实授。后太平军围攻长沙,奉召驻防,不久岳州被攻陷,后驻守九江。咸丰三年(1853年)镇守瑞昌,后改驻守南昌,后因截留滇、黔铜铅银,被罢免削职。之后因战局紧张,经侍郎王茂荫举荐,负责操练乡团。咸丰五年(1855年)攻克休宁、石埭。咸丰六年(1856年)在婺源、祁门击退太平军。母亲去世后,因夺情留军。咸丰七年(1857年)邓绍良在湾沚阵亡,祁门、婺源皆告急。他在清华街、祁门。咸丰九年(1859年)攻佔婺源,授通政使,寻迁左副都御史。后督办皖南四府一州军务。咸丰十年(1860年)率军连克太平、旌德、石埭、泾县,却后皆失守,由曾国藩继任,张芾回京。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赶往陕西督办陕西团练,会同巡抚瑛棨防回民暴动,后因参与调解,被回民首领任老五率众折辱,然后被肢解。谥文毅,在陕西省城、仓头镇、江西、徽州并建专祠。
唐翰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初名宝衔,字子冰,一字鹪安,号蕉庵,又号文伯。张廷济孙婿。贡生。官吴县知县。精鉴藏金石书画,兼擅绘事、铁笔。有《说文臆说》、《唯自勉斋存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1878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省来,号幼冰。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荐升郎中。总办秋审,执法严明,不附和权贵,不株连无辜。被劾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909 【介绍】: 清直隶南皮人,字香涛,又字香岩、孝达,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号抱冰,又号广雅。少时工词章。同治二年进士。光绪初,擢司业,迁洗马。遇事敢言,曾请斩崇厚,毁俄约。与宝廷、陈宝琛、张佩纶等号为清流。中法战争时任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击败法军。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立广雅书院,武事与文备并举,以谋自强。后督湖广近二十年,筹卢汉铁路,办汉阳铁厂、萍乡煤矿、湖北枪炮厂,设纺织四局,创两湖书院等,为后起洋务派首领。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反对戊戌变法,作《劝学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参与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及唐才常自立军起事。光绪末,擢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谋振兴国势,而为满族宗贵所挠,不能有所作为。卒谥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诗亦淹博沉丽。有《张文襄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二
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广雅堂集》。
词学图录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一字香涛,又号壶公、抱冰。谥文襄。直隶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官至显位。宣统继位,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有《广雅堂诗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张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务派首领。字孝达、香涛、芗涛,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殿试探花。累官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3岁回家乡南皮应童子试时曾游黄鹤楼。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学政时为黄鹤楼写楹联一副:“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輶轩访文献,记早岁放怀游览,曾饱看春暮烟花。”后来又为黄鹤楼(奥略楼)再次题联:“昔时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还曾作七律《黄鹤楼太白堂》。同治黄鹤楼被焚毁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曾拟重建并主张“此楼当造铁壁,才能避免火灾”,后因种种原因重建方案未能得到实施。光绪三十三年(1907),擢升军机大臣后,其僚属捐款在黄鹤楼故址处筑建一楼,拟名为“风度楼”。张之洞知道后,建议用“奥略”二字为名,并亲笔题写“奥略楼”楼名。此后较长一段时间,一些游客将此楼视作“黄鹤楼”前来登临、游览。
维基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直隶南皮县(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15岁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据说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宣统元年(1909年)病卒,谥文襄。著有《广雅堂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黄懿娴,字璧如,又字企冰,湖南人。曾就读扬州国专,师从著名女词人丁宁,著有《无是轩诗词草》,风格清新婉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冰,字雪抱,江苏淮安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映冰,字南泉。姓冯氏,湘潭人。年十六,出家于长沙百隆寺,具足于岳麓万寿寺。后主杲山,中兴禅林,道誉远敷,更历寺院,莫不革新,化为丛席。退居天井山,四十馀年,专修净土。光绪八年壬午冬十月十日示微疾,呼其徒曰:“吾居此仅七日耳。”徒唯唯,以冰从无大病,未之深信。至期五鼓,沐浴更衣,端坐偈曰:“六十馀年苦相连,一句弥陀在眼前。今日辞去娑婆界,径往西天。”合掌又曰:“真登般若船,寻本得源,踏破虚空白云巅,拈来须弥一轮月,果满功圆。”寂时,年六十有五。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一
翁斌孙,字韬甫,常熟人。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直隶提法使。有《笏斋覆瓿集》。
维基
翁斌孙(1860年3月5日—1923年1月9日),字人豪,又字韬夫,号芴斋,晚号冰楞、芴居士。江苏常熟县人。晚清官员。翁斌孙为大学士翁心存曾孙,安徽巡抚翁同书之孙,翰林翁曾源之子。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三甲进士,光绪三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光绪八年,任功臣馆纂修官。光绪十年,升任武英殿协修官、国史馆协修官。光绪十三年,任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光绪十五年,任方略馆协修官、会典馆协修官。光绪十六年,任方略馆纂修官。次年升任方略馆总纂官。光绪二十年,任会试同考官、武英殿总纂官。光绪二十四年,任翰林院侍讲、会典馆协修官、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光绪三十一年,任国史馆纂修、武英殿提调。后历官山西大同府知府。宣统元年,任冀宁道、山西提学使。宣统三年,官至直隶提法使。民国后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