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冬储(冬儲)  拼音:dōng chú
在冬天储存食物,以备来年需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一月》:「仲冬以盐藏蘘荷以备冬储,又以防蛊。」宋。苏辙腊雪次迟韵〉:「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
《國語辭典》:暖帽  拼音:nuǎn mào
1.可保暖的帽子。唐。白居易 即事重题诗:「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著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
2.清代冠服。有夏冠、冬冠之分,夏冠于秋分后至翌年季春时戴用,称为「暖帽」。见《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二八。礼部。冠服。冠服通例》。
《漢語大詞典》:寒脾
冬天的蜜脾。 宋 梅尧臣 《书席语送马御史》诗:“天意漫漫物自供,闻香能至是喧蜂,野人割蜜不须尽,留与寒脾作御冬。”
分類:冬天
《國語辭典》:暖帘(暖簾)  拼音:nuǎn lián
可禦寒的布帘、棉帘。《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一个头发齐眉的童子,在几上捧了一个古铜香炉出去,随即两个管家进来放下暖帘,就出去了。」
《漢語大詞典》:陵冬
傲然不为冬寒所屈;敢于冒犯冬天的寒威。《晋书·文苑传·曹毗》:“固能全真养和,夷跡洞润,陵冬扬芳,披雪独振也。”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 刘亮 为刺史,斋前石榴树陵冬生华。”
《漢語大詞典》:冬灰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摧风。”
(2).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冬灰:“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专指作蒿藜之灰,亦未必然。原本一名藜灰,生方谷川泽,殊为不通。此灰即不当言川泽,又岂独方谷乃有耶?今人以灰淋汁,取礆浣衣发麫令晳,治疮蚀恶肉,浸蓝靛染青色。”
《國語辭典》:旱井  拼音:hàn jǐng
1.乾枯、没有水的井。
2.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为积蓄雨水而挖的井。
《國語辭典》:手笼(手籠)  拼音:shǒu lóng
冬天暖手之物。形如笼,两边开口。
《漢語大詞典》:桃诸(桃諸)
亦作“ 桃菹 ”。 经过淹渍晾晒,供冬天食用的桃实。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故。”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未雨绸繆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漢語大詞典》:卧冬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
(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
(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漢語大詞典》:温宫
指方向朝南、冬天温暖如春的宫殿。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温宫胶葛,凉殿峥嶸。” 南朝 宋 刘义恭 《登景阳楼诗》:“温宫冬开燠,清殿夏含霜。”
《國語辭典》:温床(溫床)  拼音:wēn chuáng
1.温热卧铺。形容事亲至孝。参见「温席扇枕」条。《北史。卷八四。孝行列传。序》:「至如温床、扇席,灌树、负土,苟或加人,咸为疾俗。」
2.具有加温设备和盖有玻璃或透明塑胶,用来培育幼苗的苗床。
3.比喻培养某种事、物的有利条件或环境。如:「淤塞的水沟是蚊、蝇滋生的温床。」
《漢語大詞典》:温凊
(1).冬温夏凊的省称。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侍奉父母之礼。 唐 皇甫冉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诗:“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穡难。” 清 王筠 《菉友臆说》:“忠孝是大德,定省温凊,奔走先后,是小德。”
(2).犹寒暖。借指生活起居。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鉉 徐出座上, 文寳 拜竟,陞自西阶,通温凊,復降拜, 鉉 乃邀 文寳 上,立谈道旧者久之。”
(3).犹言温存体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与生交拜成礼,已而送归舘舍,洞房温凊,穷极芳腻。”
《漢語大詞典》:唐窖
冬天培植鲜花的暖窖。 清 黄景仁 《花朝赋兰得花字》:“移来自唐窖,庙市分其芽。”参见“ 唐花 ”。
《國語辭典》:唐花  拼音:táng huā
在温室里培育而早开的花。也作「堂花」。
《漢語大詞典》:金昴
指昴宿。昴宿中,则冬天至。 唐 元稹 《夜绩判》:“玉衡指孟冬之野,促绩鸣寒;金昴临短景之昏,厥人当燠。”参阅书·尧典上
《漢語大詞典》:砖口(磚口)
方言。冬天手脚上冻裂的口子。 周立波 《盖满爹》:“一到冬天, 盖满爹 的枯焦的手脚都要皴得开砖口,脚后跟上的,像刀砍的创口一样,又宽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