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冢子  拼音:zhǒng zǐ
1.嫡长子。《礼记。内则》:「父没母存,冢子御食。」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也称为「冢息」、「冢嗣」。
2.太子。《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漢語大詞典》:遗冢(遺塚)
亦作“ 遗塚 ”。 古墓,荒坟。 唐 孟郊 《远愁曲》:“飘颻何所从,遗塚行未逢。” 宋 王十朋 《望大孤山》诗:“ 番昜 古渡留遗冢,湖口烟鬟露淡粧。” 清 顾炎武 《李克用墓》诗:“我来 雁门郡 ,遗冢高嵯峨。” 清 孙蕙 《秦川怀古》诗:“风雨满天来 渭 北,麒麟遗塚自南邱。”
分類:遗冢
《漢語大詞典》:破冢
地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长江 东岸。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愷之 尝因假还, 仲堪 特以布帆借之。至 破冢 、遭风大败, 愷之 与 仲堪 牋曰:‘地名 破冢 ,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漢語大詞典》:守冢
守墓;守墓者。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乃以列侯葬 淮南王 於 雍 ,守冢三十户。”《汉书·高帝纪下》:“其与 秦始皇帝 守冢二十家, 楚 、 魏 、 齐 各十家。” 元 柳贯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故园梨雪想繽纷,月下有樽谁独捧。涓滴长吟酹颗蓬,何用百家营守冢。”
《漢語大詞典》:冢卿
孤卿;上卿。六卿中掌国政的人。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孔晁 注:“冢卿,孤卿。”荀子·大略:“冢卿不脩币。” 杨倞 注:“冢卿,上卿。”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追此讯前主,答云皆冢卿。”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铨部》:“冢卿无计定官衡,枯竹拈来却有灵。”
《國語辭典》:丛冢(叢冢)  拼音:cóng zhǒng
1.众多尸骸埋葬在一起的大冢。《宋史。卷四○一。刘爚传》:「都大坑冶耿某闵遗骸暴露,议用浮屠法葬之水火,爚贻书曰:『使死者有知,祸亦惨矣。』请择高阜为丛冢以葬。」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流民死者为大冢葬之,谓之丛冢。」
2.坟冢丛聚乱葬的地方。如:「走了数里路,仍然不见人影,触目所及,仅止高阜上一片丛冢。」
分類:许多死者
《漢語大詞典》:山冢
(1).山顶。《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毛 传:“山顶曰冢。”
(2).坟墓。 元 王恽 《闻谈刘齐王故事》诗:“石马惨无声,山冢久芜秽。”
分類:山顶坟墓
《漢語大詞典》:冢嫡
嫡长子。晋书·吕纂载记:“臣虽年长,陛下国家之冢嫡,不可以私爱而乱大伦。”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夫 子纠 桓公 ,皆 襄公 之庶弟,而非冢嫡,各因畏祸而出奔。”
分類:嫡长子
《漢語大詞典》:冢舍(塚舍)
(1).墓旁守丧人的住所。汉书·游侠传·原涉:“乃大治起冢舍,周阁重门。”
(2).指停棺柩之所。《后汉书·梁统传》:“气絶之后,载至冢舍,即时殯敛。”
犹坟墓。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何必 龙湖 而后可死,认定 龙湖 以为塚舍也。”
《国语辞典》:香冢  拼音:xiāng zhǒng
在北平陶然亭西,为清御史张盛藻于咸丰间所筑,以葬其宠姬的墓冢。一说为曲妓茜云葬此,又或误为香妃墓。
《漢語大詞典》:文冢
埋葬文稿之处。 唐 刘蜕 《梓州兜率寺文冢铭序》:“文冢者, 长沙 刘蜕 復愚 为文不忍弃其草,聚而封之也。”后用为典故。 宋 苏轼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分類:埋葬文稿
《漢語大詞典》:枯冢(枯塚)
亦作“ 枯塚 ”。 荒坟。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济世数嚮时,斯人各枯冢。” 宋 陆游 《初夏杂兴》诗之六:“百年等是一枯塚,四海应无两 放翁 。” 吕谨 《〈廿载繁华梦〉序》:“然沉醉仙乡, 陈希夷 千年睡足;迷离枯冢, 丁令威 今日归来。”
《國語辭典》:义冢(義塚)  拼音:yì zhǒng
掩埋无主尸体的坟墓。《谈徵。事部。义冢》:「起自宋代,韩琦镇并州,以官钱市田数顷给民安葬,蔡京设漏泽园,皆所谓义冢也。」也称为「义地」、「义园」。
《韵府拾遗 肿韵》:双冢(双冢)
仇远诗双冢年深人祭少孤山日晚客来稀
《國語辭典》:坟冢(墳塚)  拼音:fén zhǒng
坟墓。《三国演义》第六回:「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
分類:坟墓后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