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客户(客戶)  拼音:kè hù
1.自己没有土地,向人租地耕种的佃户。《晋书。卷九三。外戚传。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依职田例招主客户多方种莳,以沃瘠分三等输课。」
2.由外地迁入的户口。宋。方岳〈燕来巢〉诗:「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灶》:「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
3.顾客。如:「总经理正在和客户洽谈合作细节,请您稍待。」
《漢語大詞典》:良农(良農)
(1).善于耕种的农夫。《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下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禰,不若己所自亲者也。”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汉 徐干 中论·民数:“今之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无田而欲树艺也,虽有良农,安所措其疆力乎!”
(2).占田较多的农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今宜立之法。使一夫占田五十亩以上者为良农;不足五十亩者为次农;其无田而为閒民,与非工商、在官而为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隶农。” 宋 陈亮 《书林勋〈本政书〉后》:“顾其间将使隶农耕良农之田,纳租视其俗之故,经赋出於良农,而隶农出军赋,疑非隶农所利。”
《國語辭典》:黄巢(黃巢)  拼音:huáng cháo
人名。(西元?~884)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僖宗时率众攻掠河南、江西、福建、浙东等地,进陷长安,自称齐帝,后为李克用讨平,巢乃自刎而死。
《漢語大詞典》:张三(張三)
方言。 东北 农民对狼的称呼。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三:“ 刘桂兰 上去盘腿坐在炕头上,谈起屯子里的一些奇闻和小事,谁家的壳囊给张三叼走,谁家的母鸡好下哑巴蛋。”
《國語辭典》:北燕  拼音:běi yān
朝代名。(西元409~436)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冯跋所建,据有今热河境。
《國語辭典》:秧马(秧馬)  拼音:yāng mǎ
旧时农人分秧所用的农具。形似小舟,可跨骑,滑行于田中。宋。陆游〈山园杂咏〉诗:「纸鸢收线愁风恶,秧马掀泥喜雨蒙。」
《漢語大詞典》:惰农(惰農)
不勤于耕作的农民。《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昬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孔 传:“如怠惰之农,苟自安逸。”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 海 开府 吴中 ,人人以告訐为事,书生之无赖者,惰农之辨黠者,皆弃经籍,释耒耜,从事刀笔间。”
《漢語大詞典》:承佃
旧社会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
旧社会农民被迫向地主租种土地
《漢語大詞典》:盐米(鹽米)
(1).盐与米。宋书·自序:“乃修城垒,浚重隍,聚财石,积盐米。”魏书·宋繇传:“於 繇 得书数千卷,盐米数十斛而已。”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吾所得月俸,汝可度吾家有几口,月食米当几何,买薪菜盐米凡用几钱,先具之,其餘悉以送酒媪,无留也。”
(2).借指家庭饮食之事。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金凤 媳妇是个细腻风光,便叫他料量盐米。”
(3).古代农民缴给官府代替田赋及借以换取官盐的米。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吴·汪台符:“ 台符 尝请括定田赋,每正苗一斛,别输三斗,官授盐一斤,谓之盐米。”
《國語辭典》:劳农(勞農)  拼音:lào nóng
慰勉农民。《礼记。月令》:「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劳农泽既周,役车时亦休。」
《漢語大詞典》:上农(上農)
(1).亦称“ 上农夫 ”。古代指种植条件较好、收益较多的农民。管子·揆度:“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孟子·万章下》:“上农夫食九人。” 赵歧 注:“一夫一妇佃田百亩。百亩之田,加之以粪,是为上农夫,其所得穀,足以食九口。” 汉 王充 论衡·别通:“耕夫多殖嘉穀,谓之上农夫;其少者,谓之下农夫。” 宋 宋祁 《代薛参政乞致仕上皇帝第一表》:“偶比诸生之牒,遂代上农之耕。”
(2).重农。上,通“ 尚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国语辞典》:转作(转作)  拼音:zhuǎn zuò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及土地生产效益,将不适合种植该作物的田地改种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
《漢語大詞典》:预买(預買)
宋 代,政府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绸绢偿还,谓之预买。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 太宗 时,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民乏絶时,豫给緡钱贷之,至夏秋,输绢於官。’预买紬绢,盖始於此。”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 祥符 初, 王旭 知 潁州 ,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西 ,民以为便。今行於天下,於岁首给之,谓之和买绢,或曰预买,始於 旭 也。”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取於民者,常赋之外,其目繁多。絮帛则有和买,有预买,有泛买,有常平司和买。”参见“ 和买 ”。
《國語辭典》:和买(和買)  拼音:hé mǎi
1.宋代的贷款制度。春季青黄不接时,官府借钱于民,夏秋间输绢偿还。
2.元代时指官府向民间购买物品。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
《漢語大詞典》:繇役
徭役。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强制农民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劳动。繇,通“ 徭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薄赋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汉书·霍去病传:“减 陇西 、 北地 、 上郡 戍卒之半,以宽天下繇役。”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农民坏於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参见“ 徭役 ”。
《國語辭典》:徭役(傜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南史。卷七○。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徭役无度。」《资治通鉴。卷四五。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徭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工作。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租米  拼音:zū mǐ
佃户依规定从收成作物中付给地主的米。也称为「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