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之略名。
内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外俗而言,故以僧为内众。僧史略上曰:「佛制毗尼纠绳内众。」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众。
内无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无为之对。六妙门也。
内著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烦恼)。
【三藏法数】
谓身见、边见等诸烦恼,于内心不了而起执著,故名内著烦恼。(身见者,谓众生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也。边见者,妄于身见中,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各执一边,名边见也。)
内煮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房内所煮之食物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佛学常见辞汇】
在比丘房内所煮的食物,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
内道场
【佛学大辞典】
(杂名)大内之道场也。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勒沙门慧超为寿光殿学士。召众僧而使讲解,并使居于禁中。是为内道场之始。唐则天于洛阳大内置内道场,中宗睿宗不改,至代宗而益厚,常使僧百馀人在宫中陈佛像经教而念诵,谓之内道场。每西蕃入寇。必使群僧讲诵仁王经。以禳寇虏。
内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种之对。为第八识内所包藏之种子。色心万象本源之真种子也。(参见:种子)
内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分为内外。五识所缘之名声等五者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意识缘于内故谓之内。
【佛学常见辞汇】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分为内外二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
内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内烦恼等障碍也。
【三藏法数】
谓此饿鬼,咽或如针,口或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不能啖饮。如是等鬼,由内障碍饮食,是名内障。
内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眼等之五识缘色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又疏远之缘由为外缘,亲近之缘由为内缘。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
【三藏法数】
谓众生之身,因无明爱业等缘,出生阴界入法,是名内缘。(无明者,无所明了也。爱者,于五阴之境而起贪爱以为惑也。业者,由心不了,遂动身口而作,以为业也。阴即五阴,谓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界即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入即十二入,谓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
内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佛学也。宋书新经胜鬘经。尤见重内学。严维诗曰:「内学似支郎。」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内明,即佛学。
内斋
【佛学大辞典】
(仪式)皇帝诞日。诏选高德僧入内殿赐食加厚嚫。寻文起于后魏之间。多延上达徼福寿。唐自代宗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召名僧入饭嚫。谓之内斋。
内薰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之心内,有本觉之真如,薰习于无明,因使妄心厌生死之苦,求涅槃之乐,谓之内薰。佛菩萨之教法及自身之修行,谓之外薰。起信论曰:「以有真如法故,能薰习无明。以薰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同义记曰:「明真如内薰无明,令成净业。」辅行四曰:「自非内薰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薰为外护也。」法华文句一曰:「内薰自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心中,皆有本觉之真如,此本觉之真如薰习无明,使妄心厌恶生死的痛苦,而祈求涅槃之快乐,此情形谓之内薰。至于佛菩萨的一切教法,以及行者自身的修行,都叫做外薰。
内藏百宝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文殊师利问佛沤和俱舍罗(译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随世间之习俗而入,示现种种之事。其实佛无种种之事也。
内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自己心内所證之真理也。唯识论十曰:「唯真證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文句三曰:「内證甚深。」同记曰:「内證,谓自行契境。」大日经疏一曰:「毗卢遮那内證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身。」
【佛学常见辞汇】
内心所證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