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指代
谓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 梁启超 《论纪年》:“凡天地间事物之名号,其根源莫不出于指代,而纪年亦其一端也。”
分類:具体
《国语辞典》:抽象画(抽象画)  拼音:chōu xiàng huà
摒弃具体形象,完全凭著直觉和想像作画。画中的形象通常带有几何形体或设计观念。其主要源流有二种。一种是以荷兰画家蒙德利安等为主,主张以几何形体构成的形式美,反对用曲线,而以水平线、长方或正方形构成。另一种是以俄国画家康丁斯基等为主,主张绘画以色彩、点线面表现主观的情感。
《漢語大詞典》:有生于无(有生於無)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 老子 认为:“有”为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无”即是看不见的“道”,为万物的本源。“有”由“无”产生。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國語辭典》:因时制宜(因時制宜)  拼音:yīn shí zhì yí
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周书。卷二四。卢辩传》:「自魏末离乱,孝武西迁,朝章礼度湮坠咸尽。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文明小史》第一回:「除了几处通商口岸,稍能因时制宜,其馀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捍格不通呢?」
《國語辭典》:因地制宜  拼音:yīn dì zhì yí
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清史稿。卷四二一。朱嶟传》:「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宜,随时变通。」《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们既不博古,焉得通今?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道理了!」
《漢語大詞典》:债款
指单一的具体欠款
有息贷款
《國語辭典》:贴标签(貼標籤)  拼音:tiē biāo qiān
1.将标示品名、用途、价格等的小纸片,贴在商品上。如:「超级市场的员工正在为商品贴标签。」
2.比喻揭示明显的标志。如:「在真相未明前,不该随意给人贴标签,以免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國語辭典》:一概而论(一概而論)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也作「一概而言」。
《國語辭典》:一刀切  拼音:yī dāo qiē
指处理事情时不论情况的差异,只用单一的办法来解决。
《國語辭典》:相女配夫  拼音:xiàng nǚ pèi fū
女儿许配他人之前,必先审视对方才貌家世是否相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从来相女配夫,既是奶奶,必然也是宦家之女,把他好夫好妇拆散了,强逼他成亲,到底也不和顺。」
《漢語大詞典》:相机而行
意为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例如:某当与主公同往,相机而行,自有良策。——《三国演义》
《國語辭典》:形而下  拼音:xíng ér xià
有形或具体者,即物理界或现象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上而言。《易经。系辞上》:「形而下者谓之器。」简称为「形下」。
分類:实在具体
《國語辭典》:形而上  拼音:xíng ér shàng
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简称为「形上」。
《国语辞典》:泯然无际(泯然无际)  拼音:mǐn rán wú jì
没有厚度、没有具体的感觉。《列子。汤问》:「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
《国语辞典》:实物教学(实物教学)  拼音:shí wù jiào xué
一种教学活动中提供实物,使学生获得具体观念或知识的教学方式。
《国语辞典》:驱逐出境(驱逐出境)  拼音:qū zhú chū jìng
国家基于安全或其他具体、迫切而重大的理由,对于其领域内的外国人,命令或强制其退出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