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乾生受  拼音:gān shēng shòu
没有意义的辛苦、忍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公公也,则落得乾生受。」
《国语辞典》:油面(油面)  拼音:yóu miàn
1.一种和油煮熟的黄色面条。常用于切仔面与担仔面中。
2.厨房之操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保他那针指油面,刺绣铺房,大裁小剪,生儿长女。」
《国语辞典》:背马(背马)  拼音:bèi mǎ
把马鞍套在马背上。指骑马。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孩儿休背马,辆起兜轿,著四个孩儿抬著老身,我亲见大人去来。」也作「鞴马」。
《国语辞典》:烈纸(烈纸)  拼音:liè zhǐ
焚烧冥纸给鬼神、亡魂。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觑郊原,正晴暄,古坟新土都添遍,家家化钱烈纸痛难言。」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时遇清明节届,我到这坟上烈纸。」也作「烈纸钱」、「化纸」。
《国语辞典》:罢么(罢么)  拼音:bà me
好了、算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罢么!你不要大惊小怪的,吓杀我也。」
《国语辞典》:报登科(报登科)  拼音:bào dēng kē
向考中科第的人送登科记报喜。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自家报登科的便是,如今有陈大官人得了头名状元,报登科记,走一遭去。」
《国语辞典》:拜月亭  拼音:bài yuè tíng
1.杂剧名。元关汉卿作,演蒋世隆及妹瑞莲、丞相海牙之子兴福、王尚书之女瑞兰,遇金元战乱,几经离合,终于互结婚姻的故事。因剧中瑞兰尝焚香拜月,祈求与世隆团圆,故称为「拜月亭」。
2.传奇名。元施惠作,为四大传奇之一。事本关汉卿拜月亭杂剧。也称为「幽闺记」。
《国语辞典》:怕不是  拼音:pà bù shì
1.岂不是、难道不是。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三折:「姐姐每,肯教诲,怕不是好意?争奈我官人行怎敢便话不投机。」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怕不是乡闾,大家要看个风水。」
2.恐怕不是、猜想不是。如:「怕不是你妈妈不答应,而是你自己不愿意。」
《国语辞典》:近新来(近新来)  拼音:jìn xīn lái
近来、最近。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浑家刘氏,近新来亡化过了。」元。吕止庵〈后庭花。西风黄叶疏〉曲:「梦虽虚,犹兀自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
《国语辞典》:脚稍(脚稍)  拼音:jiǎo shāo
脚的末端。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我这脚冷,我且起来盘著脚坐一坐,等温的我这脚稍暖和呵,再睡。」
《国语辞典》:纽门(纽门)  拼音:niǔ mén
钮扣的套孔。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声要手巾,却执与手巾,一声解纽门,使得人无淹润,百般支分。」也作「纽襻儿」。
《国语辞典》:镘儿(镘儿)  拼音:màn ér
钱的背面。指钱。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
《国语辞典》:酥倒  拼音:sū dǎo
全身酸麻而昏倒。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休道冲动那厮,这一会儿连小閒也酥倒了。」《红楼梦》第二五回:「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国语辞典》:波娘  拼音:bō niáng
如此、这样,带有骂人的语气。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老夫人随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语说合成,我说波娘七代先灵。」也作「末娘」、「么娘」。
《国语辞典》:刁搔  拼音:diāo sāo
头发短而乱。元。关汉卿《陈母教子。楔子》:「白发刁搔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也作「刁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