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个人在行为中体现的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特点和倾向。基本特征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主要表现为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同志间的团结友爱以及艰苦奋斗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五爱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以及积极、诚实、谦虚、朴素等。在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道德品质。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风格
体现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主要内容是:从全局观点和整体利益出发,发扬助人为乐和谦让的精神,使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获得满足;当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精神
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等。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劳动
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者为社会进行的不计报酬的劳动。具有自觉性、普遍性、全面性、乐生性和直接社会性。劳动已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人都从事劳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许多先进者的劳动,也具有共产主义劳动的性质。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在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劳动态度。主要表现在:以社会主义的姿态对待劳动,把劳动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漢語大詞典》: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分配个人生活资料的共产主义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则按照每个人的合理需要分配生活资料。
《漢語大詞典》:国际主义(國際主義)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从共同的革命利益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团结的观点。它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压迫和剥削,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斗争中,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在马列主义的原则基础上联合起来,紧密团结,互相支援,一切以国际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把本国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把本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其他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
《漢語大詞典》: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即社会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分配生活资料。
《漢語大詞典》:青年团(青年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简称。 叶圣陶 《友谊》四:“我想到一个青年团员应该是吃苦耐劳的人,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漢語大詞典》:欧洲共产主义
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潮。主张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应该只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但不提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实行多党制。同时强调,要严格尊重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的独立自主,各党之间应完全平等。
《國語辭典》:社会主义(社會主義)  拼音:shè huì zhǔ yì
1.一种思想主张,认为生产工具与财富分配应由国家统筹安排,以实现社会平等。
2.一种社会体制,生产工具的拥有与财富分配均由国家安排,在某些社会主义社会,甚至一切财产皆为共享公有,而无私有财产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