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丈六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观无量寿经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参见:丈六)下。
丈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三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馀国皆长丈三尺。」行事钞下曰:「明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尺以定律吕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一即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于真性则馀五根亦得解脱也。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又「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佛学常见辞汇】
谓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若有一根已经清净,则其他五根也会跟著获得解脱。
二六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十二也。
二六之缘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十二因缘也。
二六之愿
【佛学大辞典】
(杂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
二六之难行
【佛学大辞典】
(杂语)悉多太子十二年之苦行也。
二六时中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昼夜十二时也。是我国之历法。若印度则为六时或八时。虚堂录曰:「二六时中,抛三作两。」应庵录曰:「二六时中,一动一静。」
八六四二万十千劫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小乘之圣者,回心于大乘后,至入初僧祇之位,其间所费之修行时间也。(参见:八万劫小乘)
九十六术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十六种之外道也。三论玄义曰:「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参见:网为泥洹。」见外道)
【佛学常见辞汇】
九十六种外道的学术。
九十六种外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师外道各有十五弟子。合成九十。再加六师谓之九十六种外道。(参见: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三十六兽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时各有三兽。总为三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为三十二时,即有三十六兽。寅有三: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卯有三:狐,兔,貉;辰有三:龙,蛟,鱼;此九属东方木也。已有三:蝉,鲤,蛇;午有三:鹿,马,獐;未有三:羊,雁,鹰;此九属南方火也。申有三:狖,猿,猴;酉有三:乌,鸡,雉;戌有三:狗,狼,豺;此九属西方金也。亥有三:豕,貐,猪;子有三:猫,鼠,伏翼;丑有三:牛,蟹,鳖;此九属北方水也。」止观八之二开三十六兽为百八兽。但三十六兽出列子及琅琊代醉篇。
十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以十数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台八叶院最少之极,为十六指,其十六者众生肉团心之八叶曼荼罗也,此八叶开人法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法。以成十六之数也。大日经疏五曰:「内心白莲华,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台八台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形。(中略)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约此现为八种善知识,各持金刚慧印。(中略)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无有少分不平等处,故其标相亦与冥符,略摄如来万德以为十六指,申而长之则无量无边,故此曼荼罗极小之量剂十六指,大则无限也。」义释曰:「人法各八故成十六。」演密钞五曰:「四智四行八种善知识并各持金刚慧印故成十六法也。」出生义曰:「厥有河沙尘海数量,举十六位焉,亦尘数之义出于此矣。」其他金刚界之十六大菩萨,十六尊,十六执金刚神,十六天神,显经所说之十六菩萨十六居士等,总以十六之数该摄一切。般若之十六空,月之十六分等,皆依此意。
十六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八忍八智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八忍八智同。
十六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十六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萨之十六三昧,以證圆满之大觉也。十六三昧,即因行證入四转之功德次第渐生,恰如月之十六分渐生而至圆月故托于月光谓之十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