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杨尚希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590 【介绍】: 隋弘农人。少孤,入太学,勤学不倦。年十八,北周文帝令讲《孝经》,词旨可观,奇之。赐姓普六茹氏,擢国子博士。入隋拜度支尚书,为朝廷所重。出为蒲州刺史,在州有惠政。尝引水筑堤溉田数千顷。卒于官。谥平。
全隋文·卷九
尚希,弘农人。周文帝赐姓普六如氏,擢为国子博士,转舍人。仕明武世,历太学博士、太子宫尹、计部中大夫,赐爵高都县侯,东京司宪中大夫。大定中,授司会中大夫。隋受禅,拜度支尚书,进爵为公,出为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加银青光禄大夫,出为瀛州刺史。未之官,除兵部尚书。转礼部尚书,授上仪同,出为蒲州刺史。开皇十年卒,谥曰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6—706 【介绍】: 唐僧。汴州尉氏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后出家师禅宗五祖弘忍于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弘忍卒,传法于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学人甚众。倡“渐悟”禅学。九十余岁时,武则天召至洛阳,又至长安内道场,亲加礼拜。卒谥大通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06—706 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高祖武德间在洛阳受戒。50岁时至蕲州双峰东山寺,嗣禅宗五祖弘忍。历6年,升为上座僧。高宗咸亨间,弘忍命门人作偈以明禅旨,神秀所作,弘忍以为未尽,遂付袈裟于慧能。弘忍卒后,神秀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历20余年,开禅门北宗一派。武后久视元年(700)召至洛阳,住内道场。卒谥大通禅师。《旧唐书》有传。《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外编》收此诗偈。
全唐诗续补遗
神秀,开封尉氏李氏子。师黄梅弘忍(谥大满)禅师,奉楞伽为心要,为北宗之祖,亦称六祖。住荆州玉泉寺。武后召至都,命于当阳山置度门寺以旌异之。神龙二年卒,年百馀岁。谥大通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生洛阳尉氏。李氏。小年从师薙染受法。后值忍大师于蕲州东山双峰寺。开示心要。叹曰此吾志也。敢不力。虽躬事樵汲。无所惮。会有行者慧能。竟得从上诸祖表信衣钵于大师。而大师遽亦示寂。于是秀往居江陵之当阳山。以阐化导众。四海禅侣。向风而靡。则天闻其名。诏肩舆赴阙。入内道场。躬拜跪。执弟子礼。供施丰缛。以致崇重道德之意。仍诏于前所居地。建后度门寺。当是时。王公贵人。逮夫士庶。皆屣履造庭。伏谒听训诲。方能公禅师以承嗣之嫡。留韶阳。秀因累疏举荐。以为其操履之素。出已上。当必召以淑天下。不宜捐弃裔土。使本朝有轻教。名宜手牍喻上指于能公。中宗朝尤进言不已。然能公终莫之动也。语载能禅师传。神龙二年。秀卒。名士达官之服丧会葬者不可胜纪。岐王范。燕公张说。徵士卢鸿。各为碑诛。门人普寂义福克绍宗绪。诏谥大通中宗朝。又诏以旧邸。为报恩寺。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神秀。俗姓李氏。今东京尉氏人也。少览经史博综多闻。既而奋志出尘剃染受法。后遇蕲州双峰东山寺五祖忍师。以坐禅为务。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决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磨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世相传付。航海而来。梁武帝问以有为之事。达磨贵传径门心要。机教相乖若水投石。乃之魏隐于嵩丘少林寺。寻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见之。门徒发其冢。但有衣履而已。以法付慧可。可付粲。粲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秀既事忍。忍默识之。深加器重。谓人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忍于上元中卒。秀乃往江陵当阳山居焉。四海缁徒向风而靡。道誉馨香普蒙熏灼。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敕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宠重。中书令张说尝问法执弟子礼。退谓人曰。禅师身长八尺。厖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初秀同学能禅师与之德行相埒。互得发扬无私于道也。尝奏天后请追能赴都。能恳而固辞。秀又自作尺牍序帝意徵之。终不能起。谓使者曰。吾形不扬。北土之人见斯短陋或不重法。又先师记吾以岭南有缘。且不可违也。了不度大庾岭而终。天下散传其道。谓秀宗为北。能宗为南南北二宗名从此起。秀以神龙二年卒。士庶皆来送葬。诏赐谥曰大通禅师。又于相王旧邸造报恩寺。岐王范燕国公张说。徵士卢鸿各为碑诔。服师丧者名士达官不可胜纪。门人普寂义福并为朝野所重。盖宗先师之道也。 系曰。夫甘苦相倾气味殊致。甘不胜苦则纯苦乘时。苦不胜甘则纯甘用事。如是则为药治病。偏重必离也。昔者达磨没而微言绝。五祖丧而大义乖。秀也拂拭以明心。能也俱非而唱道。及乎流化北方。尚修练之勤。从是分岐南。服兴顿门之说。由兹荷泽行于中土。以顿门隔修练之烦。未移磐石。将弦促象韦之者。空费躁心。致令各亲其亲同党其党。故有卢奕之弹奏神会之徙迁。伊盖施疗专其一味之咎也。遂见甘苦相倾之验矣。理病未效乖竞先成。秖宜为法重人。何至因人损法。二弟子濯击师足。洗垢未遑折胫斯见。其是之喻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楚人。工诗,与张祜齐名。失意游侠江淮间,曾作《侠士诗》,一时传诵人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吴、楚间人。排行六。与张祜为友。久客扬州,喜于青楼倡肆题诗,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门前冷落,倡妓无不畏其嘲谑。娶扬州雍氏女为妻,夫妇甚睦。崔涯恃才傲物,呼妻父为雍老。雍久之不能堪,仗剑呼女出,逼令出家为尼。崔涯不得已,为赋诗以诀。后官至汜水令。生平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辞雍氏》、《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传》附。《全唐诗》存崔涯诗10首。《别妻》、《侠士》二诗最为脍炙人口。《全唐诗续拾》补诗1句。
唐诗汇评
崔涯,生年年不详,吴楚人。失意游江淮,自命侠士。能诗,与张枯齐名。《全唐诗》存诗八首。

作品评论

《云溪友议》
崔涯者,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每题一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
唐才子传
同时崔涯亦工诗,与祜齐名,颇自放行乐。或乘兴北里,每题诗倡肆,誉之则声价顿增,毁之则车马扫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 【介绍】: 唐定州义丰人。美姿容。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由太平公主引荐入侍禁中,颇为则天所宠信。宫中呼为六郎。累官春官侍郎,封邺国公。曾奉命与李峤、张说等二十六人撰《三教珠英》。则天晚年,与兄易之专权,败坏政事。神龙元年,中宗复位,与易之俱为张柬之等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5 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排行六,号六郎。武后神功元年(697)为太平公主所荐,与其兄易之皆傅朱粉,衣纨锦,谄侍武后。拜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旋进银青光禄大夫、右(一作左)散骑常侍。圣历二年(699)为控鹤监内供奉,历司仆卿,封邺国公,俄改春官侍郎。昌宗兄弟专权乱政,中宗神龙元年(705)为崔玄炜等人所杀。昌宗粗能属文,其应诏诸诗,为宋之问、阎朝隐代作。曾领衔引文学之士李峤、张说、宋之问诸人撰集《三教珠英》。生平见新、旧《唐书·张行成传》附。《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贾言忠子。睿宗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玄宗在东宫,盛择宫僚,拜太子舍人。俄擢谏议大夫、知制诰。开元初,授中书舍人,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称,时号苏、贾。后坐事,贬洋州刺史。历迁庆、郑等州刺史,入拜光禄少卿,官终礼部侍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 排行六,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知名。睿宗景云中,任吏部员外郎。玄宗为太子,以曾为太子舍人。直言敢谏,擢升中书舍人,避讳固辞,改授谏议大夫、知制诰。玄宗开元初,复拜中书舍人,乃就职。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著称,时号“苏、贾”。开元五年(717),坐事贬洋州刺史,转庆州、徐州、郑州刺史。约十四年时,召为光禄少卿,迁礼部侍郎。十五年卒。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5首。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七
曾。河南洛阳人。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开元初拜中书舍人知制诰。坐事贬洋州刺史。徙庆州郑州。入拜光禄少卿。迁礼部侍郎。十五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排行第六。武则天圣历初,登进士第。玄宗开元初,任潭州刺史,与张说有诗赠答。又曾任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六。武后圣历初,登进士第。玄宗开元初,任潭州刺史,与张说以诗赠答。又曾为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二、《吴郡志》卷一一。《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或691—约740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曾于太学赋诗,一座倾服。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出为荆州长史,辟为从事,未几,返乡。后王昌龄过襄阳,访之,相见甚欢,食鲜疽发而卒。工诗,善写山水景色,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40 或谓字浩然(《新唐书》本传),排行六,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后世故称孟襄阳。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孟浩然在长安会见玄宗事,盖来自《唐摭言》卷二。历代诗话往往引用,流传颇广,然经考證,颇不可信。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韩朝宗任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孟浩然面君,但因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为从事,曾随张九龄往各地巡视,或祭山川,或游览从猎,与之唱和。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孟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陶翰《送孟大[六]入蜀序》),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孟浩然虽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若干诗中,反映强烈。此种情绪,到晚年方趋淡漠。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今人刘文刚有《孟浩然年谱》。孟浩然为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故历来王孟并称。孟诗在唐代即获好评:杜甫称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五首》之五);又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皮日休则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诗集有宋蜀刻本,为今日所存之最早版本。《四部丛刊》据明刊本影印,《四部备要》据明刊本排印,最为通行。校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唐诗汇评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开元间游长安,应进士试不第。自洛之越,漫游江、淮、吴、越、湘、赣等地。归襄阳。二十五年,张九龄出任荆州长史,引为幕宾。次年归里。二十八年,王昌龄自岭南北归,经襄阳,相得甚欢。寻病卒。浩然以诗名重当世,与王维齐名,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天宝四载,王士源编次其诗为《孟浩然诗集》三卷,今存。《全唐诗》编诗二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故乡鹿门山,后应进士不第,赴吴越一带漫游,以隐士终生。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孟襄阳集》。曾多次过江夏(今武昌),在黄鹤楼宴客送友,饮酒赋诗。其黄鹤楼诗作中著名的有《江上别流人》《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送元公归鄂渚》等。“鄂州杂诗碑”录存其诗四首。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浩然诗,文彩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又“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亦为高唱。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沦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声”。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间也。他称是者众,不可悉数。
后山诗话
子瞻谓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臞翁诗评》
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沧浪诗话
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沧浪诗话
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刘辰翁《孟浩然诗集跋》
生成语难得。浩然诗高处不刻画,只似乘兴,苏州远在其后,而澹复过之。
《唐诗品》
襄阳气象清远,心悰孤寂,故其出语洒落,洗脱凡近,读之浑然省净,而采秀内映,虽悲感谢绝,而兴致有馀。藻思不及李翰林,秀调不及王右丞,而闲澹疏豁、翛翛自得之趣,亦非二公之长也。世代下流,崇慕冠绂,孟君沦落江海,遂阻声华,传之后世,悠然隐意更高。孟君之节,夫亦久而后定者耶!
《批点唐诗正声》
浩然体本自冲澹中有趣味,故所作若不经思,而盛丽幽闲之思时在言外,盖天降殊才,非偶然也。
四溟诗话
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但七言长篇,语平气缓,若曲涧流泉,而无风卷江河之势。
艺圃撷馀
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如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诗薮
孟五言不甚拘偶者,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此其占便宜处。英雄欺人,要领未易勘也。
诗薮
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
唐诗镜
孟浩然诗材虽浅窘,然语气清亮,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唐诗归
钟云:浩然诗当于清浅中寻其静远之趣,岂可故作清态,饰其寒窘,为不读书、不深思人便门?若右丞诗,虽欲窃其似以自文,不可得矣。此王、孟之别也。
唐音癸签
引何景明语:孟五言秀雅不及王,时闲澹颇自成局。
唐音癸签
引王世贞语:孟襄阳才不足半摩诘,特善用短耳。其景色恒傅情而发,故小胜也;其气先志而索,故大不胜也。然偏师而出者,犹轻当于众志而脍炙艺林。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凡读孟诗,真若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自有一种天然清旷之致。
《诗源辨体》
孟浩然古律之诗,五言为胜:五言则短篇为胜。
《诗源辨体》
唐人律诗以兴象为主,风神为宗。浩然五言律兴象玲珑,风神超迈,即元瑞所谓“大本先立”,乃盛唐最上乘,不得偏于闲淡幽远求之也。
《诗源辨体》
古人为诗,有语语琢磨者,有一气浑成者。语语琢磨者称工,一气浑成者为圣。语语琢磨者,一有相类,疑为盗袭;一气浑成者,兴趣所到,忽然而来,浑然而就,不当以形似求之。试观浩然五言律入录者,无一句人不能道,然未有一篇人易道也。后人才小者辄慕浩然,然但得其浅易耳。
《诗源辨体》
李、杜二公诗甚多,而浩然诗甚少。盖二公才力甚大,思无不获。浩然造思极深,必待自得。故其五言律皆忽然而来,浑然而就,而圆转超绝,多入于圣矣。须溪谓“浩然不刻画,只似乘兴”,沧浪谓“浩然一味妙悟”,皆得之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五言律,摩诘风体不一,浩然机局善变。然摩诘可学,而浩然不易学也。浩然如“云海访瓯闽”、“沿溯非便习”、“士有不得志”、“拂衣去何处”、“府寮能枉驾”、“敝庐在郭外”、“闻君息阴地”、“与君园庐并”、“去国已如昨”、“少小学书剑”、“挂席东南望”、“遑遑三十载”、“南国辛居士”、“旧国余归楚”、“二月湖水清”等篇,格虽稍放而入小变,然皆神会兴到,随地化生,未可以智力求之。至如“欣逢柏台旧”、“义公习禅寂”、“支遁初求道”、“龙象经行处”等篇,则皆幽远清旷,以丘壑胜者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忌闹,孟独静;诗忌板,孟最圆,然律诗有一篇如一句者,又有上句即有下句者,往往稍涉于轻,乃知有所避必有所犯。笔力强弱,实由性生,不复可强,智者善藏其短耳。
《骚坛秘语》
(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澹中有壮逸之气。
《蠖斋诗话》
襄阳五言律、绝句,清空自在,淡然有馀,衍作五言排律,转觉易尽,大逊右丞。盖长篇中须警策语耐看,不得专以气体取胜也,故必推老杜擅场。
《唐诗归折衷》
孟诗以清胜,其入悟处,非学可及,吴敬夫云:浩然清姿淑质,风神掩映,乃在淡若无意之中。
《唐诗归折衷》
孟诗佳处只一“真”字,初读无奇,寻绎则齿颊间有馀味。
《古欢堂集杂著》
襄阳(五律)佳处亦整亦暇,结构别有生趣,辋川、太白,殆能兼之。
原诗
孟浩然诸体似乎澹远,然无缥缈幽深思致,如画家写意,墨气都无。苏轼谓“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诚为知言。后人胸无才思,易于冲口而出,孟开其端也。
《唐诗别裁》
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此诗品也。然比右丞之浑厚,尚非鲁、卫。
《唐诗别裁》
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孟公五律,笔洁气逸,为品最高;较之储生,尤为神足。故能指作自如,不窘边幅。自是一代家数,未易轩轾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惠连,挹彼清音,谢其密藻。五律含华洗骨,超然远神,如初日芙蕖,亭亭秀映。《唐书》称其方驾李、杜,固知名下无虚。
《唐宋诗举要》
姚曰:孟公高华精警,不逮右丞,而自然奇逸处则过之。
《历代五言诗评选》
传言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湔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请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6 【介绍】: 唐蒲州猗氏人,本名六朗。始为河、陇支郡太守,玄宗天宝中进位卫尉卿。安禄山反,授河南节度采访使,守陈留。不三日,叛军渡河,城陷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人,字长夫。代宗大历间以右庶子领滁州刺史。滁人饥者食之,流者还之,至于无讼。优游琅琊山下,凿石引泉,构亭台,咏歌其间。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4? 字长夫,排行十六,郡望陇西(今甘肃临洮)。曾受知于萧颖士。代宗大历六年(771)以右庶子领滁州刺史。曾开凿琅琊溪。有别业在常州义兴。约于大历九年(774)卒于滁州,独孤及有文祭之。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诗5首。安徽琅邪山摩崖石刻有李幼卿《题琅琊山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72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幼邻,一作幼几。贾曾子。玄宗天宝中擢明经第。为单父尉。从帝奔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肃宗,遣为传位册文,迁中书舍人。肃宗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斩,帝惜其材,诏贷死,至切谏,以为坏法当诛。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历迁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徙兵部,除京兆尹。官终右散骑常侍。卒谥文。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 字幼邻,一作幼几,排行六,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元年(742)明经擢第。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中书舍人等职。肃宗时一度出为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唐军伐安史乱军,败于相州,贾至弃城走,贬岳州司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曾为朝廷秉笔,故诗风亦高华典雅,与文相称。曾与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唱和。《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贾至(718—772),字幼邻,一字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元年(742),擢明经第。自校书郎为单父尉。天宝末,官起居舍人,从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肃宗即位灵武,充册礼使判官。册礼毕,为起居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贬岳州司马。代宗即位,复中书舍人,迁尚书左丞。永泰元年以礼部侍郎知东都贡举。大历初,迁兵部侍郎,迁京兆尹,终右散骑常侍。至工诗能文,为李白、杜甫称许。掌诰多年,朝廷重要典册多出其手。有《贾至集》二十卷、别集十五卷,又手编谪岳州诗为《巴陵诗集》,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至字幼邻。礼部侍郎曾子。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从元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历中书舍人。广德初擢礼部侍郎。大历中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累封信都县伯。迁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作品评论

皇甫湜《喻业》
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
《蔡宽夫诗话》
唐自景云以前,诗人犹习齐梁之气,不除故态,率以纤巧为工。开元后,格律一变,遂超然越度前古。当时虽李、杜独据关键,然一时辈流,亦非大和、元和间诸人可跂望。如王摩诘世固知之矣,独贾至未见深称者。予尝观其五言,如“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又“越井人南去,湘川水不流……”如此等类,使置老杜集中,虽明眼人,恐未易辨也。
唐才子传
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昭、庾信。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
《近体秋阳》
至以《早朝》七言,一时绝唱,倾动朝士,朝士争起而和之。不知五言之妙,高古壮往,非当时高、王辈所可比拟者。从来司衡家辄轻易弃去,殊不可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阴、何,故音调节畅,无声病之累。“万里莺花”传为名句,与《岳阳楼》之作俯仰遥深。
《诗学渊源》
其诗气及高适,而典雅过之。间作绮语,亦文质俱见,不落凡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定人,字孝常。皇甫冉弟。玄宗天宝间进士。历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工诗,出王维之门,诗名与兄相上下。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5 字孝常,排行十六,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地吴越。代宗广德中至大历初在京任殿中侍御史,大历六、七年(771、772)间因事贬舒州司马。卸任闲居丹阳,九年春游湖州,与颜真卿、皎然等联唱。约大历末任阳翟令。德宗贞元元年(785)卒。事迹散见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冉)集序》,《唐国史补》卷上,《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萧颖士传》,《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七。曾工诗,与兄冉齐名。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唐诗汇评
皇甫曾(?-785),字孝常,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十二载,登进士第。代宗大历初,官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坐事贬舒州司马。南返,在湖州与皎然、李纵等联句唱和。后又曾官阳翟令。与其兄皇甫冉齐名,时人比之晋张载、张协。有《皇甫曾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昔孟阳之与景阳,诗德远惭厥弟,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今恃御之与补阙,文辞亦尔;体制清洁,华不胜文。然“寒生五湖道,春及万年枝”、五言之选也,其为七林所尚,立哉!
《唐诗品》
景阳华净,遂掩哲昆;平原英赡,竞难家弟。是以世乏联苞之凤,情欣并蒂之华,物犹如此,况复人士耶!皇甫兄弟仕道既同,才名亦配,渤海高生犹持不足之叹,岂怜才之本意乎?侍御律调澄泓,卢文平洁,俯视当世,殆已飘然木末矣,虽紫霞碧落,求堪凌驾,亦何可少!
《大历诗略》
孝常诗较哲昆丰神顿减,然结体沉重,在大历间殆以钟胜者。
《载酒园诗话又编》
“两皇甫”殊胜“二包”,虽取境不远,而神幽韵洁,有凉月疏风、残蝉新雁之致。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十六。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在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七、《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四。《全唐诗》存诗2首,又联句2首,《全唐诗续拾》补联句10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陵人,字斯立。德宗贞元进士。宪宗元和初为蓝田丞。邑庭有老槐树四行,南墙有巨竹千杆,立之日吟哦其间。韩愈为作《蓝田县丞厅壁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斯立,一说名斯立,字立之。排行二十六。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德宗贞元四年(788)登进士第。六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迁大理评事。宪宗元和元年(806)以言事黜官。七年起用为西城县丞,员外置。八年,历蓝田丞,后迁国子博士。在蓝田任,“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生平事迹散见于韩愈有关诗文及宋人注中。立之诗思敏捷,作品精粗杂陈。韩愈称其“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赠崔立之评事》)。所作多佚。《全唐诗》存诗3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三
立之。贞元中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宽中。李瑀孙。德宗贞元进士。博闻强记,王叔文等以为可比管仲、诸葛亮。历为监察御史、忠州刺史、澧州刺史、谏议大夫、建州刺史、漳州刺史等,终少府少监。景俭性矜诞,使酒纵气,屡语侵宰相,故连遭贬谪,湮阨不得志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宽中,一字致用,排行六,李唐宗室。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与王叔文等交善,二十年叔文专权,景俭居丧东都,故后未及累。历佐东都、晋绛幕。宪宗元和二年(807)任监察御史,三年贬江陵户曹。累迁忠州刺史,十五年授仓部员外郎,迁谏议大夫,寻贬建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复为谏议大夫,十二月以醉酒忤丞相,贬漳州刺史。二年追还为少府少监分司东都,未久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与元稹、白居易过从唱酬甚密。《全唐诗》存联句1首。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景俭。宪宗朝官侍御史。大中时累迁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