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48,分144页显示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六道轮回
六和合众
六度万行
六波罗密
六趣(二)
六类死
净六根
舍六尘
转六凡成四圣
十六随烦恼
式叉女六法
思惑十六使
六十二见 其一
六十二见 其二
佛类词典(续上)
六根本烦恼六道轮回
六和合众
六度万行
六波罗密
六趣(二)
六类死
净六根
舍六尘
转六凡成四圣
十六随烦恼
式叉女六法
思惑十六使
六十二见 其一
六十二见 其二
六根本烦恼
【佛学常见辞汇】
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瞋是瞋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瞋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1贪──贪爱五欲───────────────┐
六 │2瞋──瞋恚无忍───────────────│
根 │3痴──愚痴无明───────────────├─五钝使┐
本 ─┤4慢──骄慢自大───────────────│ │
烦 │5疑──狐疑猜忌───────────────┘ ├─十使
恼 │ ┌1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 │
│ │2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
└6不正见─┤3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五利使┘
│4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非果──│
└5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瞋是瞋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瞋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1贪──贪爱五欲───────────────┐
六 │2瞋──瞋恚无忍───────────────│
根 │3痴──愚痴无明───────────────├─五钝使┐
本 ─┤4慢──骄慢自大───────────────│ │
烦 │5疑──狐疑猜忌───────────────┘ ├─十使
恼 │ ┌1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 │
│ │2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
└6不正见─┤3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五利使┘
│4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非果──│
└5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六道轮回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的众生都是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总之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转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轮回。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的众生都是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总之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转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轮回。
六和合众
【佛学常见辞汇】
即僧伽。
即僧伽。
六度万行
【佛学常见辞汇】
略则六度,广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
略则六度,广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
六波罗密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参见:六度)
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参见:六度)
六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六趣(二)
【佛学次第统编】
造业受报,必有归趣之处。趣谓趣住之意,众生因业因而趣住所受报之处也。趣报有六,故名六趣,亦名六道。道者,能通之义,善恶之业,能通善恶之处,故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即谓之道。即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修罗,五、人,六、天。此六趣中,分善恶为二:一、三恶道,二、三善道。
三恶道 即三恶趣,亦名三涂。涂者,途义。有火途、血途、刀途之义。谓依恶业所感而赴之处,是为恶道。但因恶业之重轻,而分三处,即地狱、畜生、饿鬼是。
一、地狱 梵名那落迦,译作无幸处,又语泥黎,此翻苦具,恶人受苦痛之处也。有八寒、八热、百三十六地狱等。其中众生,受苦无穷。经劫无量,最苦无比。在三涂下称为火途,谓地狱趣受猛火烧炙之处。
二、畜生 梵名底栗车,译作傍生横生,言其身形傍生横行也。性鲁钝,不能自立,畜养于人类,故名,如禽兽鱼虫等之属是也。作恶业愚痴多之众生,死后为畜生。在三途下称为血途,谓畜生趣互相吞食之处。
三、饿鬼 此界之有情,常受饥饿之苦,故名,有九鬼三十六鬼名目。在三涂下,称为刀途,谓饿鬼趣,受刀剑杖逼迫之处。
三善道 即三善趣。依善业所感而赴之处,是为善道。但因善业之轻重,而分别有三:即修罗、人、天是。
四、修罗 俱称为阿修罗,梵音也。译作非天、非类、不端正。好行斗诤,而谄曲诈慢,故多诸苦趣。虽福报邻天,而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趣,尚甚于人,故又有同列入三恶趣中,而共称四恶趣者。
五、人 梵语蒐赊,此云意。人中所作,皆先意思。三藏法数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之境,皆能安忍也。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报而生。
六、天 梵名提婆,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深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乐胜身胜,世间无比。其分别甚多,但总名曰天趣。
六趣(惑业报相生之图)
┌地狱
六根┐ ┌三恶道┼畜生
│ │ ┌十恶┐ │ └饿鬼
│ ├六识─三受─三毒─三业┤ ├六道┤
│ │ └十善┘ │ ┌修罗
六尘┘ └三善道┼人
│ └天
三境
造业受报,必有归趣之处。趣谓趣住之意,众生因业因而趣住所受报之处也。趣报有六,故名六趣,亦名六道。道者,能通之义,善恶之业,能通善恶之处,故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即谓之道。即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修罗,五、人,六、天。此六趣中,分善恶为二:一、三恶道,二、三善道。
三恶道 即三恶趣,亦名三涂。涂者,途义。有火途、血途、刀途之义。谓依恶业所感而赴之处,是为恶道。但因恶业之重轻,而分三处,即地狱、畜生、饿鬼是。
一、地狱 梵名那落迦,译作无幸处,又语泥黎,此翻苦具,恶人受苦痛之处也。有八寒、八热、百三十六地狱等。其中众生,受苦无穷。经劫无量,最苦无比。在三涂下称为火途,谓地狱趣受猛火烧炙之处。
二、畜生 梵名底栗车,译作傍生横生,言其身形傍生横行也。性鲁钝,不能自立,畜养于人类,故名,如禽兽鱼虫等之属是也。作恶业愚痴多之众生,死后为畜生。在三途下称为血途,谓畜生趣互相吞食之处。
三、饿鬼 此界之有情,常受饥饿之苦,故名,有九鬼三十六鬼名目。在三涂下,称为刀途,谓饿鬼趣,受刀剑杖逼迫之处。
三善道 即三善趣。依善业所感而赴之处,是为善道。但因善业之轻重,而分别有三:即修罗、人、天是。
四、修罗 俱称为阿修罗,梵音也。译作非天、非类、不端正。好行斗诤,而谄曲诈慢,故多诸苦趣。虽福报邻天,而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趣,尚甚于人,故又有同列入三恶趣中,而共称四恶趣者。
五、人 梵语蒐赊,此云意。人中所作,皆先意思。三藏法数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之境,皆能安忍也。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报而生。
六、天 梵名提婆,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深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乐胜身胜,世间无比。其分别甚多,但总名曰天趣。
六趣(惑业报相生之图)
┌地狱
六根┐ ┌三恶道┼畜生
│ │ ┌十恶┐ │ └饿鬼
│ ├六识─三受─三毒─三业┤ ├六道┤
│ │ └十善┘ │ ┌修罗
六尘┘ └三善道┼人
│ └天
三境
六类死
【佛学次第统编】
人之死有六类,但此六类死,其中又分为二:一、由福寿分,有三类死。二、由善恶分,有三类死。
第一、由福寿分之三类死:
一、寿尽死。
二、福尽死。
三、不避不平等死,此有九种:
一、食过度量。 二、食于不宜。 三、不消复食。
四、生而不吐。 五、熟而持之。 六、不近医药。
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八、非时非量。 九、行非梵行。
第二、由善恶分之三类死:
一、善心死。
二、不善心死。
三、无记心死。
人之死有六类,但此六类死,其中又分为二:一、由福寿分,有三类死。二、由善恶分,有三类死。
第一、由福寿分之三类死:
一、寿尽死。
二、福尽死。
三、不避不平等死,此有九种:
一、食过度量。 二、食于不宜。 三、不消复食。
四、生而不吐。 五、熟而持之。 六、不近医药。
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八、非时非量。 九、行非梵行。
第二、由善恶分之三类死:
一、善心死。
二、不善心死。
三、无记心死。
净六根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六根,兹明须净。即谓如欲了于自心,须不迷于现境,净其六根,不著六尘,而转六识。
所谓净其六根者,以要言之,即不受诸尘之染污也。
前言六根,兹明须净。即谓如欲了于自心,须不迷于现境,净其六根,不著六尘,而转六识。
所谓净其六根者,以要言之,即不受诸尘之染污也。
舍六尘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六尘,兹明须舍。即谓欲净六根者,宜不著于六尘。所谓不著六尘者,以要言之,即诸根之能清净也。所谓眼不著色则眼根净,耳不著声而耳根净,鼻不著香而鼻根净,舌不著味而舌根净,身不著触而身根净,意不著法而意根净。
前言六尘,兹明须舍。即谓欲净六根者,宜不著于六尘。所谓不著六尘者,以要言之,即诸根之能清净也。所谓眼不著色则眼根净,耳不著声而耳根净,鼻不著香而鼻根净,舌不著味而舌根净,身不著触而身根净,意不著法而意根净。
转六凡成四圣
【佛学次第统编】
六趣三界,总曰六凡。六凡岂是定凡,但不作凡,即便是圣。圣有差别,约相说四。然圣亦非圣,即是六凡所转者耳。圣,正也,发无漏智而證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见道以上之称也。言四圣者,谓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一、声闻 为佛小乘法中之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涅槃者,是佛道中之最下根也。
二、缘觉 旧称辟支佛、辟支迦罗;新称钵剌翳伽佛陀。旧译缘觉,新译独觉。缘觉者,一为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證理。一因非花落叶之外缘,自觉悟无常,而断惑證理者。独觉者,为彼于无佛之世,而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非花落叶,独自觉悟者。
三、菩萨 具名菩提萨埵,或菩提索埵。旧译作大道心众生、道众生;新译作大觉有情、觉有情。求道大心之人,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曰道众生。又曰大觉有情,又萨埵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是由意译者也。又总求佛果,名大乘众。
四、佛 佛陀之略称,译作觉者。具满自觉觉他之二行,为十界最高之圣者。
六趣三界,总曰六凡。六凡岂是定凡,但不作凡,即便是圣。圣有差别,约相说四。然圣亦非圣,即是六凡所转者耳。圣,正也,发无漏智而證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见道以上之称也。言四圣者,谓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一、声闻 为佛小乘法中之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涅槃者,是佛道中之最下根也。
二、缘觉 旧称辟支佛、辟支迦罗;新称钵剌翳伽佛陀。旧译缘觉,新译独觉。缘觉者,一为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證理。一因非花落叶之外缘,自觉悟无常,而断惑證理者。独觉者,为彼于无佛之世,而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非花落叶,独自觉悟者。
三、菩萨 具名菩提萨埵,或菩提索埵。旧译作大道心众生、道众生;新译作大觉有情、觉有情。求道大心之人,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曰道众生。又曰大觉有情,又萨埵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是由意译者也。又总求佛果,名大乘众。
四、佛 佛陀之略称,译作觉者。具满自觉觉他之二行,为十界最高之圣者。
十六随烦恼
【佛学次第统编】
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彼相云何?数有十六:
一、嫉 二、悔(即恶作) 三、忿 四、恼
五、害 六、恨 七、悭 八、谄
九、诳 十、眠 十一、覆 十二、憍
十三、无惭 十四、无愧 十五、昏沉 十六、掉举
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彼相云何?数有十六:
一、嫉 二、悔(即恶作) 三、忿 四、恼
五、害 六、恨 七、悭 八、谄
九、诳 十、眠 十一、覆 十二、憍
十三、无惭 十四、无愧 十五、昏沉 十六、掉举
式叉女六法
【佛学次第统编】
式叉女六法者:
一、染心相触不得犯 四、小妄语不得犯
二、盗人四钱不得犯 五、非时食不得犯
三、断畜生命不得犯 六、饮酒不得犯
式叉女六法者:
一、染心相触不得犯 四、小妄语不得犯
二、盗人四钱不得犯 五、非时食不得犯
三、断畜生命不得犯 六、饮酒不得犯
思惑十六使
【佛学次第统编】
思惑十六使者:
一、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
二、于上二界各除瞋而馀五惑,故合为十惑。
三、六惑合十惑,成十六惑。
┌苦┐ ┌十使┐
│集│各有(贪、瞋、痴、慢│十使│
┌ 欲 界 ┤ ├ 、疑、身、边、邪┤ ├四十使 ┐
│ │灭│ 、取、戒、) │十使│ │
│ └道┘ └十使┘ │百
┌见惑┤ ┌苦┐ ┌九使┐ ├十┐
│ │┌色 界┐│集│各有(贪、痴、慢、疑│九使│三十六使│二│
│ └┤ ├┤ ├ 、身、边、邪、取┤ ├三十六使┘使│百
二惑┤ └无色界┘│灭│ 、戒、) │九使│ │二
│ └道┘ └九使┘ ├十
│ ┌ 欲 界 ……贪、瞋、痴、慢、身见、边见、…六使┐ │八
└思惑┤ 色 界┐ ┌五使│ │使
│ ├……贪、痴、慢、身见、边见、……┤ ├十六使┘
└ 无色界┘ └五使┘
思惑十六使者:
一、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
二、于上二界各除瞋而馀五惑,故合为十惑。
三、六惑合十惑,成十六惑。
┌苦┐ ┌十使┐
│集│各有(贪、瞋、痴、慢│十使│
┌ 欲 界 ┤ ├ 、疑、身、边、邪┤ ├四十使 ┐
│ │灭│ 、取、戒、) │十使│ │
│ └道┘ └十使┘ │百
┌见惑┤ ┌苦┐ ┌九使┐ ├十┐
│ │┌色 界┐│集│各有(贪、痴、慢、疑│九使│三十六使│二│
│ └┤ ├┤ ├ 、身、边、邪、取┤ ├三十六使┘使│百
二惑┤ └无色界┘│灭│ 、戒、) │九使│ │二
│ └道┘ └九使┘ ├十
│ ┌ 欲 界 ……贪、瞋、痴、慢、身见、边见、…六使┐ │八
└思惑┤ 色 界┐ ┌五使│ │使
│ ├……贪、痴、慢、身见、边见、……┤ ├十六使┘
└ 无色界┘ └五使┘
六十二见 其一
【佛学次第统编】
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
一、于五蕴计常无常四句成二十 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于过去之五蕴之所计也。
二、于五蕴计有边无边四句成二十 计色为有边无边,谓空间之十方上下边际,有穷极无穷极也。其他四蕴亦例此,此于现在五蕴之所执也。
三、于五蕴计色如去不如去四句成二十。
一、计色为如去,谓人来而生于此间,去而至于后世亦如是也。
二、计色为不如去,谓过去无所从来,未来亦无所去也。
三、计色为如去不如去,谓身神和合而为人,死后神去而身不去也。
四、计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见有第三句过而计此句也。计他四蕴亦例此,此于未来五蕴之所计也。
四、神与身一、神与身异成二句。
共合六十二见也。
一、色┐
二、受│┌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
三、想├┤有边……无边………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
四、行│└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五、识┘
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
一、于五蕴计常无常四句成二十 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于过去之五蕴之所计也。
二、于五蕴计有边无边四句成二十 计色为有边无边,谓空间之十方上下边际,有穷极无穷极也。其他四蕴亦例此,此于现在五蕴之所执也。
三、于五蕴计色如去不如去四句成二十。
一、计色为如去,谓人来而生于此间,去而至于后世亦如是也。
二、计色为不如去,谓过去无所从来,未来亦无所去也。
三、计色为如去不如去,谓身神和合而为人,死后神去而身不去也。
四、计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见有第三句过而计此句也。计他四蕴亦例此,此于未来五蕴之所计也。
四、神与身一、神与身异成二句。
共合六十二见也。
一、色┐
二、受│┌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
三、想├┤有边……无边………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
四、行│└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五、识┘
六十二见 其二
【佛学次第统编】
身边所摄者之六十二见。
一、于五蕴各有四句成二十。
二、历三世成六十。
三、加根本断常二或有无二,成六十二。
┌色┐┌阴大我小我在阴中(五)┐┌过去(二十)
│受││我大阴小阴在我中(五)││
┌六十┤想├┤ ├┤现在(二十)
│ │行││离 阴 是 我 (五)││
六十二见┤ └识┘└即 阴 是 我 (五)┘└未来(二十)
│ ┌断┐ ┌有
└二 ┤ ├或┤
└常┘ └无
身边所摄者之六十二见。
一、于五蕴各有四句成二十。
二、历三世成六十。
三、加根本断常二或有无二,成六十二。
┌色┐┌阴大我小我在阴中(五)┐┌过去(二十)
│受││我大阴小阴在我中(五)││
┌六十┤想├┤ ├┤现在(二十)
│ │行││离 阴 是 我 (五)││
六十二见┤ └识┘└即 阴 是 我 (五)┘└未来(二十)
│ ┌断┐ ┌有
└二 ┤ ├或┤
└常┘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