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48,分144页显示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六离合释
六识
六识十名
六汉罗
六譬
六度六譬
空无常六譬
念佛三味六譬
六体
六观
六观法
六观音
六粗
六字文殊法
佛类词典(续上)
六难六离合释
六识
六识十名
六汉罗
六譬
六度六譬
空无常六譬
念佛三味六譬
六体
六观
六观法
六观音
六粗
六字文殊法
六难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见涅槃经二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遇佛世难、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而况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虽佛出世,亦不得遇。故云佛世难遇。
〔二、正法难闻〕,谓虽值佛出世,或缘有违逆,身有障难,根有愚钝,不能听受。又若佛灭后,或有说正法处,身为他人制伏,不能往听;或生邪见,虽听不能信受。故云正法难闻。
〔三、善心难生〕,谓人生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而况邪惑蔽心,生诸贪著。若不遇善知识劝教,则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故云善心难生。
〔四、中国难生〕,谓中华之国,圣人出生,其中仁义昭明,佛法流布,实为文物之地。若非持戒修福,不得生此。故云中国难生。
〔五、人身难得〕,谓因行五常五戒,出离四趣,方得人身。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以其得少失多,故云人身难得。(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者,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六、诸根难具〕,谓虽得人身,或有盲聋瘖哑,则为残废;六根完具,是亦难得。故云诸根难具。(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名数)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见涅槃经二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遇佛世难、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而况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虽佛出世,亦不得遇。故云佛世难遇。
〔二、正法难闻〕,谓虽值佛出世,或缘有违逆,身有障难,根有愚钝,不能听受。又若佛灭后,或有说正法处,身为他人制伏,不能往听;或生邪见,虽听不能信受。故云正法难闻。
〔三、善心难生〕,谓人生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而况邪惑蔽心,生诸贪著。若不遇善知识劝教,则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故云善心难生。
〔四、中国难生〕,谓中华之国,圣人出生,其中仁义昭明,佛法流布,实为文物之地。若非持戒修福,不得生此。故云中国难生。
〔五、人身难得〕,谓因行五常五戒,出离四趣,方得人身。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以其得少失多,故云人身难得。(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者,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六、诸根难具〕,谓虽得人身,或有盲聋瘖哑,则为残废;六根完具,是亦难得。故云诸根难具。(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六离合释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六种释,六合释。梵语杀三磨娑,此云六合。杀者六,三摩娑者合也。诸法以二义已上为名者,以此六种法式,分别其名义也。唯一义之名,即不当于此释,二义之名,为判归趣何义,必须此法式。其作法,初离释二义,次合释二义,故谓之离合释,略称曰合释。一持业释Karmadha%raya,又名同依释,体能持用,谓之持业,此义虽二,而体则一之名也。一体持一用,故名持业释。例如大乘,大者具七义,对小教而言,乘者运载之义,以济行者,其大体,能持运载之用,故名大乘。又同依者,依二义一体之义,若大,若乘,同依一体,故名同依。又如藏识,藏即为识,识持藏之用,故名持释,藏之义,识之义,同依一法体,故名同依。二依主释Tatpurus!a%,又名依士释,从所依之体,而立能依之法之名也。例如眼识,为依眼而生之识,故名眼识,是眼为所依之体,识为能依之法也,本为别种之法,别法从所依之法而立能依之名,故云依主。三有财释Bahuvri^hi,又云多财释,此全取他之名而为自之名,如世之有财者之有财物也。如觉者为有觉者,故名觉者,如唯识论,为有唯识之理之论,故立唯识论之名,是有财释也。四相违释Dvandva,此二体相违而集各别者为一名者也。例如教观,教与观本别,合相违之物为一名者,是相违释也。五邻近释Avyayibha%va,从邻近法之强物而立名也。例如四念处,念处之体虽为慧,而与之相应而起之念力强,故名念处,是邻近释之名也。六带数释Dvigu,例如五蕴十二处,带数量之名也。然而一名必非局于一释,有一名而涉于数释者。例如论语之名,论者圣贤之议论,语者为其议论之言语,视为论即语,则为持业释,语之体,持论之用也。若解为论者圣贤之议论,为依其论之语,而非依经等之语,则为依主释。若视为包有圣贤议论之语,则为有财释。若视为论者圣贤之议论,语者圣贤之教语,则为相违释。若视为非仅为书中议论之言语,而以议论之语为主,故名论语,则为邻近释。已上论语之一名,不带涉五释之数,则不当于带数释。梵S!atsama%sa。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藏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谓所依为主,如言眼识,眼是所依为胜;识是能依为劣。将劣依胜,故名眼之识。如臣依主,能所相彰,是为依主释。(眼之识,若云眼即识,即属持业释也。)
〔二、持业释〕,持谓任持,业谓业用,如说第八藏识,识是本体,藏是业用,摄用归体,体能持用,藏即是识,故名藏识体,持业用是为持业释。
〔三、有财释〕,谓从他所有以得其名,如言金刚,金刚本是护法之神,因执金刚宝杵,得金刚名,又如梵语俱舍,华言藏,藏有含藏之义。以其含藏文义,犹如世之库藏,能积聚财物,故名藏。将他名以显己,是为有财释。
〔四、相违释〕,谓如说眼及耳等,体性各别,皆自为主。犹如水火,不相随顺,两别双举,故名相违释。
〔五、带数释〕,谓法上度量,以数显义也。如说五蕴,因数有五,带起本数,即名五蕴。乃至二谛等法,无不皆然。体带数量,故名带数释。(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六、邻近释〕,谓从邻近为名,如说四念住,本是以慧观察,身受心法,今云念者,慧即拣择照了,念即明记不忘,以念与慧其义邻近,故隐慧之名,而言四念,所谓隐己从他也。又如意与识之类皆然,故名邻近释。(四念住,即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名数)又曰六种释,六合释。梵语杀三磨娑,此云六合。杀者六,三摩娑者合也。诸法以二义已上为名者,以此六种法式,分别其名义也。唯一义之名,即不当于此释,二义之名,为判归趣何义,必须此法式。其作法,初离释二义,次合释二义,故谓之离合释,略称曰合释。一持业释Karmadha%raya,又名同依释,体能持用,谓之持业,此义虽二,而体则一之名也。一体持一用,故名持业释。例如大乘,大者具七义,对小教而言,乘者运载之义,以济行者,其大体,能持运载之用,故名大乘。又同依者,依二义一体之义,若大,若乘,同依一体,故名同依。又如藏识,藏即为识,识持藏之用,故名持释,藏之义,识之义,同依一法体,故名同依。二依主释Tatpurus!a%,又名依士释,从所依之体,而立能依之法之名也。例如眼识,为依眼而生之识,故名眼识,是眼为所依之体,识为能依之法也,本为别种之法,别法从所依之法而立能依之名,故云依主。三有财释Bahuvri^hi,又云多财释,此全取他之名而为自之名,如世之有财者之有财物也。如觉者为有觉者,故名觉者,如唯识论,为有唯识之理之论,故立唯识论之名,是有财释也。四相违释Dvandva,此二体相违而集各别者为一名者也。例如教观,教与观本别,合相违之物为一名者,是相违释也。五邻近释Avyayibha%va,从邻近法之强物而立名也。例如四念处,念处之体虽为慧,而与之相应而起之念力强,故名念处,是邻近释之名也。六带数释Dvigu,例如五蕴十二处,带数量之名也。然而一名必非局于一释,有一名而涉于数释者。例如论语之名,论者圣贤之议论,语者为其议论之言语,视为论即语,则为持业释,语之体,持论之用也。若解为论者圣贤之议论,为依其论之语,而非依经等之语,则为依主释。若视为包有圣贤议论之语,则为有财释。若视为论者圣贤之议论,语者圣贤之教语,则为相违释。若视为非仅为书中议论之言语,而以议论之语为主,故名论语,则为邻近释。已上论语之一名,不带涉五释之数,则不当于带数释。梵S!atsama%sa。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藏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谓所依为主,如言眼识,眼是所依为胜;识是能依为劣。将劣依胜,故名眼之识。如臣依主,能所相彰,是为依主释。(眼之识,若云眼即识,即属持业释也。)
〔二、持业释〕,持谓任持,业谓业用,如说第八藏识,识是本体,藏是业用,摄用归体,体能持用,藏即是识,故名藏识体,持业用是为持业释。
〔三、有财释〕,谓从他所有以得其名,如言金刚,金刚本是护法之神,因执金刚宝杵,得金刚名,又如梵语俱舍,华言藏,藏有含藏之义。以其含藏文义,犹如世之库藏,能积聚财物,故名藏。将他名以显己,是为有财释。
〔四、相违释〕,谓如说眼及耳等,体性各别,皆自为主。犹如水火,不相随顺,两别双举,故名相违释。
〔五、带数释〕,谓法上度量,以数显义也。如说五蕴,因数有五,带起本数,即名五蕴。乃至二谛等法,无不皆然。体带数量,故名带数释。(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六、邻近释〕,谓从邻近为名,如说四念住,本是以慧观察,身受心法,今云念者,慧即拣择照了,念即明记不忘,以念与慧其义邻近,故隐慧之名,而言四念,所谓隐己从他也。又如意与识之类皆然,故名邻近释。(四念住,即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六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术语)(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六识十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见宗镜录。
六汉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通于三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名数)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通于三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等六根譬如狗等六畜也。(参见:六众生)
(名数)眼等六根譬如狗等六畜也。(参见:六众生)
六度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六度)
(名数)(参见:六度)
六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六
度
│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空无常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六喻)
(名数)(参见:六喻)
六喻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经说梦幻泡影露电之六喻,以明诸法之空无常,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名数)金刚经说梦幻泡影露电之六喻,以明诸法之空无常,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念佛三味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三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三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名数)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三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三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六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
六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一住观,二行观,三向观,四地观,五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参见:六种性)
(名数)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一住观,二行观,三向观,四地观,五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参见:六种性)
六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出于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三、向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教之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种智。别教妙觉之果佛,成中道之观,知一切道种差别之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本业经所说,即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
【三藏法数】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名行观。(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假观者,谓观一切法,无不具足也。)
〔三、向观〕,向即回因向果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故名向观。(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中观者,谓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也。)
〔四、地观〕,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能生佛智,故名地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五、无相观〕,谓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性相本空,故名无相观。(等觉者,谓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六、一切种智观〕,种即能生之义。谓别教妙觉、果佛,中道观成,能知一切道种差别,故名一切种智观。(妙觉佛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名数)(参见:观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出于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三、向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教之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种智。别教妙觉之果佛,成中道之观,知一切道种差别之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本业经所说,即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
【三藏法数】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名行观。(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假观者,谓观一切法,无不具足也。)
〔三、向观〕,向即回因向果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故名向观。(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中观者,谓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也。)
〔四、地观〕,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能生佛智,故名地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五、无相观〕,谓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性相本空,故名无相观。(等觉者,谓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六、一切种智观〕,种即能生之义。谓别教妙觉、果佛,中道观成,能知一切道种差别,故名一切种智观。(妙觉佛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六观音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三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为天台之义立。摩诃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宜用大慈。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兽王威猛,宜用无畏。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称天人,理则见佛性,称丈夫。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三障者惑业苦)。或谓天台引用陀罗尼杂咒,案陀罗尼杂集七曰:「吉祥神咒,南无观世音,能施无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师子音,大梵清净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众生乐,灭除无明使,济度生死海。」较诸今之六名,无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无对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谓系引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所:「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然是仅为五观音,无大悲,且无对于六道之文。可决为天台之义立也。迨千手等六观音,盛传于密部,遂见种种之观音,密教之徒,举此六观音,附于止观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经验记中列此六观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详之。一说,千手等六观音,与大悲等六观音相配,出于日本真言宗。二种之六观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图。古德之颂曰:「大悲千地狱,大慈正饿鬼,师子马头畜,大光面修罗,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圣观音为观音菩萨之正体,无千手马头等异相,故但谓之圣观音,又云正观音。新曰圣观自在菩萨(又作正),是乃法华经普门品所说之观音,胎藏界右方莲华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总有四观音:一为中台八叶院之观音,二为观音院之观音,三为释迦院之观音,四为文殊院之观音。皆圣观音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显教的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2。密教的六观音是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3。以六观音分配于六道。请参见附表。
千手────大悲────地狱道
圣─────大慈────饿鬼道
马头────师子无畏──畜生道
十一面───大光普照──修罗道
准提────天人丈夫──人道
如意轮───大梵深远──天道
(名数)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三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为天台之义立。摩诃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宜用大慈。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兽王威猛,宜用无畏。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称天人,理则见佛性,称丈夫。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三障者惑业苦)。或谓天台引用陀罗尼杂咒,案陀罗尼杂集七曰:「吉祥神咒,南无观世音,能施无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师子音,大梵清净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众生乐,灭除无明使,济度生死海。」较诸今之六名,无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无对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谓系引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所:「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然是仅为五观音,无大悲,且无对于六道之文。可决为天台之义立也。迨千手等六观音,盛传于密部,遂见种种之观音,密教之徒,举此六观音,附于止观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经验记中列此六观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详之。一说,千手等六观音,与大悲等六观音相配,出于日本真言宗。二种之六观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图。古德之颂曰:「大悲千地狱,大慈正饿鬼,师子马头畜,大光面修罗,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圣观音为观音菩萨之正体,无千手马头等异相,故但谓之圣观音,又云正观音。新曰圣观自在菩萨(又作正),是乃法华经普门品所说之观音,胎藏界右方莲华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总有四观音:一为中台八叶院之观音,二为观音院之观音,三为释迦院之观音,四为文殊院之观音。皆圣观音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显教的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2。密教的六观音是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3。以六观音分配于六道。请参见附表。
千手────大悲────地狱道
圣─────大慈────饿鬼道
马头────师子无畏──畜生道
十一面───大光普照──修罗道
准提────天人丈夫──人道
如意轮───大梵深远──天道
六粗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明众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无明而生起业转现之三细,更缘现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种之迷相,对于前之三细而称为六粗:一智相,谓于现识所现之境界不知是为自识所现之幻影,妄生智慧而分别诸法也。是俱生起之法执也。二相续相,谓依前智相之分别而于爱境生乐境,于不爱之境生苦受等,种种迷妄续起不断也。是分别起之法执也。三执取相,谓于前之苦乐等境,不了为虚妄不实,深生取著之念也。是俱生起之烦恼也。四计名字相,谓依前之转倒计量分别假名言说之相,而生种种烦恼也。是分别起之烦恼也。五起业相,谓妄分别假名依妄惑而起善恶诸业也。六业系苦相,谓系于善恶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果也。六粗中前四相为惑因,第五相为业缘,第六相为苦果。见起信论。
(名数)明众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无明而生起业转现之三细,更缘现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种之迷相,对于前之三细而称为六粗:一智相,谓于现识所现之境界不知是为自识所现之幻影,妄生智慧而分别诸法也。是俱生起之法执也。二相续相,谓依前智相之分别而于爱境生乐境,于不爱之境生苦受等,种种迷妄续起不断也。是分别起之法执也。三执取相,谓于前之苦乐等境,不了为虚妄不实,深生取著之念也。是俱生起之烦恼也。四计名字相,谓依前之转倒计量分别假名言说之相,而生种种烦恼也。是分别起之烦恼也。五起业相,谓妄分别假名依妄惑而起善恶诸业也。六业系苦相,谓系于善恶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果也。六粗中前四相为惑因,第五相为业缘,第六相为苦果。见起信论。
六字文殊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为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诃萨咒曰:闇婆计陀那(上)摩,于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遍,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遍,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
(修法)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为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诃萨咒曰:闇婆计陀那(上)摩,于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遍,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遍,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