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六法五愿
六和
六和合
六和敬
六和塔
六即
六即佛
六物
六物图
六受
六卷钞
六卷略出经
六事经
六事成就
六门经
六法五愿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宗于教行信證真佛真土之六法,配弥陀四十八愿中之五愿而呼之。教为能诠之法,故不别配一愿,行为第十七愿之名号,信为第十八愿之三信,證为第十一愿必至灭度之證果,真佛真土由第十二光明无量与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而成就,故为六法五愿。
六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和敬之略。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六和敬)
六和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六和合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相合也。传心法要上曰:「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六和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六和塔
【佛学大辞典】
(堂塔)在浙江杭州南高峰下,其地旧有六和寺,宋开宝中建塔以镇江潮,因名六和塔。太平兴国中改寺名开化寺,而六和塔之名至今不改。
六即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天台以之为别教菩萨之行位,而别立圆教菩萨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又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理性虽如是,然以未闻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之道,而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者。三、观行即,不惟解知名字,更进而依教修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者。此位修随喜读诵等五品(法华之所说)观行,称为五品弟子位。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者。入此位,则得法华经所说六根清净之德,故称为六根清净位。五、分真即,依相似之观力,而发真智,始断一分之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于自此以后九住乃至等觉之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之无明,而分见法性者。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之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即妙觉也。六者次第前后之浅深,即者是之义,理位即是名字位,乃至即是究竟位,显前后为不二。虽由智(悟)情(迷)之浅深,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即是。以六治上慢。以即免自屈也。止观一之三曰:「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辅行一之三曰:「体不二义,故名为即。」又曰:「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旨,永无众过,暗禅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并由不晓六而复即。」观经妙宗钞上曰:「即者是义。」天台大师有六即义一卷。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二、名字即佛,或从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点头会意,豁尔有悟,故名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这是圆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进一步依教修观,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故名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这是圆教十信内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于观行即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悟实證,而于理彷佛,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这是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从此成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各各破无明,證三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请参见附表说明十种位阶,及六种即佛。
(十种位阶)         (六种即佛)
1 凡夫位(对于佛法,闻信全无)────理 即
2 凡夫位(对于佛法,有闻有信)────名字即
3 五品弟子位───(外凡位)─────观行即
4 十信位─────(内凡位)─────相似即
5 十住位────┐
6 十行位    │
7 十回向位   ├(菩萨位)─────分證即
8 十地位    │
9 等觉位────┘
10 妙觉位─────(佛 位)─────究竟即
六即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于三恶之众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三、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于十信之位,彷佛證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證佛,即分真即位之佛,由初住至已上等觉,渐次破一品之无明,證一分之中道者。六、究竟佛,即究竟即位之佛,于妙觉之位,觉道究竟者。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彼此六佛互相即,故云即。今但就佛而论六即,就实则十界悉具六即。观经疏妙宗钞上曰:「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释教主故就佛辨。」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是为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见,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谓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四、相似即佛〕,谓于观行即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能真證其理,而于理彷佛有如真證,是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愈观愈止者,观即观照,以观观昏也。止即止息,以止止散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五、分證即佛〕,谓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證一分中道,是为分證即佛。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觉也。)
〔六、究竟即佛〕,谓道穷妙觉,种智俱圆,是为究竟即佛,此极果妙觉佛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妙觉者,觉体圆明,不可思议也。)
六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条之下衣也。已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
【佛学常见辞汇】
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
六物图
【佛学大辞典】
(书名)佛制比丘六物图之略名。一卷,宋元照著。
六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连六作。」
六卷钞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南山大师所著四分律行事钞三卷,各分上下而为六卷,故曰六卷钞。见诸宗章疏录上。
六卷略出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是四卷略出经之元经也,初自金刚智三藏金刚顶经大瑜伽教王经百千颂中略出,题曰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为四卷。世谓之四卷略出经,收于近世藏经中者是也。
六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摩登女解行中六事经之略名。
六事成就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欲成就六度之行所修之六事也。一供养,欲成就檀波罗蜜者。二学戒,欲成就戒波罗蜜者。三修悲,欲成就忍波罗蜜者。四勤善,欲成就精进波罗蜜者。五离谊,欲成就禅定波罗蜜者。六乐法,欲成就智慧波罗蜜者。庄严经十二曰:「诸菩萨为成就六度故,于诸地中决定应作六事: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若不长时供养,则檀度不得圆满。供养义如供养品说。二者必应学戒,此为成就戒度。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三者必应修悲,此为成就忍度。若不长时忍诸不饶益事,则忍度不得圆满。四者必应勤善,此为成就进度。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五者必应离谊,此为成就禅度。若在聚落多诤扰心,则禅度不得圆满。六者必应乐法,此为成就智度。若不遍历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
【三藏法数】
(出庄严论)
论云:菩萨为成就六度,故决定应行六事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一、供养〕,供养者,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也。(梵语檀,华言施。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学戒〕,学戒者,谓因成就戒度故,学习持戒。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也。
〔三、修悲〕,修悲者,谓因成就忍度,故修习大悲心,饶益众生。若不长时忍受,及不饶益众生,则忍度不得圆满也。
〔四、勤善〕,勤善者,谓因成就进度,故勤修众善。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也。
〔五、离諠〕,离諠者,谓因成就禅定,故离諠闹。若在聚落,斗诤杂乱,则禅定不得圆满也。
〔六、乐法〕,乐法者,谓因成就智度,故爱乐佛法。若不遍历十方,承事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也。
六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六门陀罗尼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