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参考典故
六飞


《尚书》卷七〈夏书·五子之歌〉~00~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檩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例句

陵园春雨暗,不见六龙归。 崔道融 铜雀妓二首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温庭筠 马嵬驿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 王建 华清宫感旧

九门回望尘坌多,六龙夜驭兵卫疲。 郑嵎 津阳门诗

五凤灰残金翠灭,六龙游去市朝空。 韦庄 北原閒眺

云雨由来随六龙,玉泥瑶检不乾封。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典故 
六螭
 
六龙回日
 
六龙辔
 
六龙驾日


《太平御览》卷三〈天部三·日上〉~45~
《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淮南子·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09~
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 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例句

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着鞭。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六龙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颜忽落地。 杜甫 晚晴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皎然 效古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胡曾 夷门

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 鲍溶 忆郊天

熊德阳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建昌人,字日乾,号青屿。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广东高明知县。天启初,为刑科给事中,弹劾中官诸不法者。因奉使祭告北镇,具知熊廷弼、王化贞功罪,条上防务利害。王化贞败后,枢臣张鹤鸣为之掩饰,德阳劾之,鹤鸣中以他事,谪归。崇祯初复职,为兵科给事中。
维基
熊德阳(1575年—17世纪),字龙光、日乾,号青屿,别号六龙,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熊德阳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西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成进士,获授高明知县,三十七年调任德清,因父母逝世辞官。四十三年起用为上海知县,历任兵部主事和刑科给事中,弹劾管工与宦官侵吞金钱、选婚内使骚扰驿递等不法事情,请求下旨责问,并指出宫廷与官署本是一体,偏坦一方并不公平;陵监袒护宦官齐进忠盗窃御炉,他坚持送其到三法司审问。其后熊德阳奉命到北镇祭告,往返辽东,禀告当地轩轾;广宁战败后,他上疏指责兵部尚书张鹤鸣,请求以明世宗杀丁汝夔、明神宗逮石星的故事,与王化贞同时查究。魏忠贤及给事中郭巩诋毁熊廷弼,又排挤熊德阳,倪思辉、杨涟、李应升、周宗建抗疏拯救,叶向高、邹元标乞求赐还;不久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党中断续引用他斥责的奄七罪,于是附会者把他写入《东林点将录》。崇祯初年,熊德阳起复,入京任刑科给事中。不久,任副主考,随主考黄道周典浙江乡试。弘光帝即位后,起为原官,以太仆少卿候升,隆武帝时,召官大理左少卿,福京失陷后不接受清朝召用,隐居在云门,八十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八
龙大维,字张卿。石城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官太仆寺少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
维基
龙大维,字张卿,号孺六,广东肇庆府石城县(今廉江市)籍江西永新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广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后,七年授中书舍人,考选吏部稽勋司主事,十二年转文选司,升考功司郎中。崇祯十七年八月,龙大维与庠生崔文澜因河塘产生矛盾,崔文澜纠集党羽围攻龙家,杀死龙大绶等其兄弟子侄四人,大维则乘夜逃走。
《國語辭典》:六龙(六龍)  拼音:liù lóng
1.马八尺称为「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故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俨其齐者,载云车之容裔。」
2.六兄弟的美称:(1)晋朝温恭兄弟。《晋书。卷四四。温羡传》:「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曰『六龙』。」(2)晋朝卞粹兄弟。《晋书。卷七○。卞壸传》:「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3.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唐。李白〈短歌行〉:「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漢語大詞典》:六龙车(六龍車)
见“ 六龙舆 ”。
《漢語大詞典》:六龙舆(六龍輿)
天子的车驾。因用六马,故名。宋史·礼志十三:“ 绍圣 元年詔:‘奉太皇太后旨,皇太妃特与立宫殿名,坐六龙舆。’” 清 金农 《桑林》诗:“回瞻请祷处,如侍六龙舆。”亦称“ 六龙车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车字尺遮切:“予《马营》小诗有‘天门行看六龙车’。”
《漢語大詞典》:六龙舆(六龍輿)
天子的车驾。因用六马,故名。宋史·礼志十三:“ 绍圣 元年詔:‘奉太皇太后旨,皇太妃特与立宫殿名,坐六龙舆。’” 清 金农 《桑林》诗:“回瞻请祷处,如侍六龙舆。”亦称“ 六龙车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车字尺遮切:“予《马营》小诗有‘天门行看六龙车’。”
《分类字锦》:六龙时乘(六龙时乘)
唐元和南省请上尊号表一德继统上符十天六龙时乘下压群岳
分类:登极
《分类字锦》:六龙守柱(六龙守柱)
南史梁武帝纪初齐高帝时台内有宿卫士为觋常见太极殿有六龙各守一柱末忽失其二后见在宣武王宅时宣武为益州觋乃往蜀伏事及宣武在郢此觋还都乃见六龙俱在帝所寝斋遂去郢之雍谓同侣曰萧雍州必作天子
分类:符应
《國語辭典》:乘龙(乘龍)  拼音:chéng lóng
语出《艺文类聚。卷四○。礼部下。婚引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比喻得到好女婿。唐。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氉。」
《國語辭典》:日车(日車)  拼音:rì chē
太阳每天不停运行,所以称为「日车」。一说传说中太阳乘六条龙驾的车。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國語辭典》:六骥(六驥)  拼音:liù jì
1.驾车的六匹骏马。《荀子。修身》:「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元杨皇后传》:「千乘动轸,六骥踌躇。」
2.六龙。相传羲和为日神驾六龙,故比喻日光。《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夫人生居世閒也,譬犹驰六骥过决隙也。」
《国语辞典》:羲和驭日(羲和驭日)  拼音:xī hé yù rì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乘坐著由羲和所驾御的六龙马车,每日在天上行走。语本《楚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后以羲和驭日比喻时光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