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范阳方城人,字孝卿。张缵弟。起家秘书郎,累迁国子博士。湘东王萧绎尝策之百事,绾对阙其六,号百六公。出为豫章内史,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听者数百人。迁御史中丞、宪司,弹纠无所回避,豪右惮之。梁武帝太清三年,为吏部尚书。宫城陷,绾出奔江陵。梁元帝承圣二年,位尚书右仆射。后卒于江陵,年六十三。
全梁文·卷六十四
绾字孝卿,缅第四弟,初为国子生,对策高第,除长兼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中书郎、国子博士。出为北中郎长史兰陵太守,还除员外散骑常侍,权知丹阳尹事,迁中军宣城王长史,改御史中丞,出为豫章内史,复为御史中丞,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中,进左卫将军,迁吏部尚书。元帝承制,授侍中左卫将军相国长史,出为持节云麾将军湘东内史,及即位,徵为尚书右仆射,加侍中,有集十一卷。
《骈字类编》:六公
春秋序记事者以日系月疏经传书日者凡六百八十一事自文公以上书日者二百四十九文公以下亦俱六公书日者四百三十二计年数略同而日数向倍此则久远遗落不与近同且他国之告有详有略若告不以日鲁史无由得其日而书之玉易林火之井谷杨芒生角犯历天市窥观太极登上 床家易六公
分类:六公
《漢語大詞典》:百六公
南朝 梁 张绾 之诨号。南史·张绾传:“ 綰 字 孝卿 ,少与兄 纘 齐名。 湘东王 绎 尝策之百事, 綰 对闕其六,号为‘百六公’。”
《国语辞典》:中云(中云)  拼音:zhōng yún
离地面二至六公里之间的云层。
《国语辞典》:栀子花(栀子花)  拼音:zhī zi huā
黄栀、栀子所开的花。花顶生,六瓣,花径约五至六公分,裂片后微捲。初开时为白色,后渐渐为黄色,有香味,花期从春末到夏至。如:「栀子花不但可供观赏,也可用作香料。」
《国语辞典》:葫芦岛(葫芦岛)  拼音:hú lú dǎo
半岛名。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东,长约六公里,由西向东延伸,前尖后宽,中间狭窄,形似葫芦。岛中有名为狮子头的岬角与对面高粱垛相望而围成连山湾。民国二十五年开始筑港,二十七年正式启用。因有支线与北宁铁路相通,又居于营口和秦皇岛两大港之间,结冰期不长,成为东北重要海港之一。
《国语辞典》:轻度台风(轻度台风)  拼音:qīng dù tái fēng
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标准,风速每秒达十七点二到三十二点六公尺(每小时三十四至六十三浬)的台风。
《国语辞典》:石蟥  拼音:shí huáng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腹足类。体长五、六公分至一寸。体形卵圆,无壳,腹面扁平,色淡黄,背面黄绿,多粒状的小形突起物。常群集于海滨。
《国语辞典》:虎甲虫(虎甲虫)  拼音:hǔ jiǎ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虎甲虫科。体长约五、六公分,身上的色彩鲜艳,背上、脚上皆有黄色斑纹,性残暴会以口器咬人。大多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属肉食性昆虫,以捕捉害虫为生。可入药,用以治疗疥癣等病。也称为「班蝥」、「斑猫」、「斑蝥」、「螌蝥」。
《国语辞典》:光苔  拼音:guāng tái
植物名。属光苔科的苔类,高约达六公分,茎上叶排成二列,由晶状体的细胞组成原丝体,可反射光,呈淡黄绿色。也称为「光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