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747,分2184页显示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裴楷(字 叔则 临海侯 元 )
任恺(字 元褒 昌国县侯 元 )
拓跋贺傉( 惠皇帝、惠帝 )
荀藐(字 公然 )
陈茂先( 广陵公 )
公沙歆
刘程之(别称 刘柴桑、刘遗民 世称 柴桑令 字 仲思 号 寻阳三隐 )
刘遐(字 正长 泉陵公 )
罗献(字 令则 万年亭侯、西鄂县侯 烈 )
慕容农(字 道厚 恶奴 辽西王 桓烈 )
丘昂(字 公表 )
僧群(号 盂泉 )
释史宗(号 麻布道士、麻衣道士 )
司马融( 淮陵王 贞王 )
其它辞典(续上)
贾模(字 思范 平阳乡侯 成 )裴楷(字 叔则 临海侯 元 )
任恺(字 元褒 昌国县侯 元 )
拓跋贺傉( 惠皇帝、惠帝 )
荀藐(字 公然 )
陈茂先( 广陵公 )
公沙歆
刘程之(别称 刘柴桑、刘遗民 世称 柴桑令 字 仲思 号 寻阳三隐 )
刘遐(字 正长 泉陵公 )
罗献(字 令则 万年亭侯、西鄂县侯 烈 )
慕容农(字 道厚 恶奴 辽西王 桓烈 )
丘昂(字 公表 )
僧群(号 盂泉 )
释史宗(号 麻布道士、麻衣道士 )
司马融( 淮陵王 贞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平阳襄陵人,字思范。贾充从子。少有志尚,为贾充所信爱。起家邵陵令。参与诛杨骏,封平阳乡侯。时贾后专权。擢侍中。与张华、裴頠同心辅政,加授光禄大夫。潜执权势,富拟王公。贾后性强暴,模屡谏不从,忧愤成疾卒。谥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叔则。弱冠知名。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三国魏末,钟会荐之于司马昭,辟相国掾,迁尚书郎。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入晋,累迁散骑常侍、河内太守、侍中。以博涉群书,善论政道,获时誉。因与杨骏、司马亮、卫瓘为姻亲,屡受牵累。及楚王司马玮被杀,复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并管机要。官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年五十五。全晋文·卷三十三
楷字叔则,秀从弟。文帝为丞相,辟为掾,及改定律令,以为定科郎。武帝为抚军,以为参军,寻为吏部郎,转中书郎。及受禅,拜散骑侍郎,累迁散骑常侍、河内太守,入为屯骑校尉、右军将军,转侍中。惠帝初转卫尉,迁太子少师,坐杨骏免。寻封临海侯,转尚书,进中书令,加侍中,又加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曰元。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乐安博昌人,字元褒。少有识量。尚魏明帝女,累迁中书侍郎。入晋,为侍中,封昌国县侯,为武帝所重,机要大小,多所管综。心恶贾充,每抑之,由是致怨。迁吏部尚书,选举公允。为贾充所谗,免官。山涛举为河南尹,又坐事免。性豪侈。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官至太常。年六十一卒。谥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5 【介绍】: 十六国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猗㐌中子。母惟氏杀拓跋郁律而立之,由惟氏专政,贺傉不亲政事,时称“女国”。遣使与后赵石勒通和。四年后临朝,以诸部人情不顺,筑城于东木根山,徙都于此。在位五年。北魏时追尊为惠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人,字公然。官榆次令,为政以德。晋武帝下诏褒美。
人物简介
全晋文
茂先,颍川人,太尉准七世孙,嗣封广陵公。
人物简介
全晋文
歆,北海人。
人物简介
全晋文
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交之后,初为府参军,历宜昌柴桑令,去职,与周续之陶潜皆不应徵命,号寻阳三隐,刘裕以其不屈,旌其号曰遗民,有《玄谱》一卷,集五卷。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七十
献一作宪,字令则,襄阳人。仕蜀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尚书吏部郎,以忤黄皓左迁巴东太守。蜀亡,为魏凌江将军。封万年亭侯。迁武陵太守巴东监军,晋受禅,改封西鄂县侯,卒赠安南将军,谥曰烈。
人物简介
全晋文
农字道厚,小字恶奴,垂第三子,封辽西王。寻为幽州牧,镇龙城,徵拜侍中司隶校尉,移镇邺,宝嗣位,以为并州牧,镇晋阳,进左仆射,拜司空,领尚书令,复以大司马领中军,为乱兵所杀,追谥曰桓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晋吴兴人,字公表。家贫好学,织畚自给。有孝行,为时所称。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不知何许人。有高行。居罗江海中之霍山。山有大石。广数丈。而洼其中。深可六七尺。得泉焉。味甘而色冽。且饮之能不饥。号盂泉。群因之以辟五谷。晋安太守陶夔。从群乞而遗之出山。辄臭气不可闻。夔必欲致之。乃亲渡海至山下。风雨暝晦。留数日不得往。叹曰正谓山灵。勒回俗驾耳。遂去。群庵外有涧。与盂泉隔。非略彴莫可渡。一日忽有折翅鸭。身横略彴上。群欲举杖拨去之。恐致鸭死。因不得饮者数日。遂没。寿百四十。临终曰。我少时折一鸭翅。此其报也。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群。清贫守节蔬食持经。居罗江县之霍山。搆立茅室。孤在海中。上有石盂。水深六尺。常有清流。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群因绝粒。其庵舍与石盂。隔一小涧。常以木为梁。由之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当梁头。群将举锡拨之。恐有转伤。因此回归。遂绝水数日而终。临终谓左右曰。我少时曾折一鸭翅。验此以为报也。高僧传·卷第十二 亡身
释僧群。未详何许人。清贫守节蔬食诵经。后迁居罗江县之霍山构立茅室。山孤在海中。上有石盂。径数丈许。水深六七尺。常有清流。古老相传云。是群仙所宅。群仙饮水不饥因绝粒。后晋守太守陶夔闻而索之群以水遗夔。出山辄臭。如此三四。夔躬目越海。天甚晴霁。及至山风雨晦暝。停数日竟不得至。乃叹曰。俗内凡夫遂为贤圣所隔。慨恨而返。群庵舍与盂隔一小涧。常以一木为梁。由之汲水。后时忽有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群。群欲举锡杖拨之。恐畏伤损因此回还。绝水不饮。数日而终。春秋一百四十矣。临终向人说。年少时经折一鸭翅验此以为现报。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不知何许人。著麻衣加纳其上。号麻布道士。喜怒不常。体癣疥。日坐广陵白土埭。讴唱引䋏自适。夜不知其归宿处。江都令檀祗召至。与语词无畔岸。索纸赋诗曰。有欲苦不足。无欲即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要当脱尘累。栖志老山丘。檀祗异之。施布若干。宗即以施人。时有一男子。杖负一簏。暮依海盐令宿。见牧鹅鸭小儿。从令借之。曰数日当遣还。令许之。即领一儿登一山。山有屋数椽。道人三四辈。相劳苦。所语小儿一不解。但食一小瓯如熟艾。问男子曰。君知史宗否。其谪何当竟。答曰。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计其词。行当竟矣。问者作书。授男子曰。为我达之。即以系之小儿衣带。还海盐。令喜问簏中何有。曰书疏耳。然终不次示令令欲盗观之而男子辄夜移他处且辞去。且曰吾本欲小留。而君常有盗意。岂复可留耶。令因呼小儿。问前事。小儿曰。前为捉杖飘然去。但闻足下波浪声。至一山。山中人。寄书。与曰。上埭阿上。即引衣带开读。令不能晓。小儿诣史宗。史宗大惊曰。汝乃从蓬莱山来耶。后过渔梁见捕鱼者。宗因浴其上流。而鱼悉不可捕。又与沙门道开夜语颇。闻蓬莱事。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史宗者。不知何许人。常著麻衣或重之为纳。故世号麻衣道士。身多疮疥性调不恒。常在广陵白土𡍖赁𡍖。讴唱引䋏以自欣畅。得直随以施人。栖憩无定所。或隐或显。时高平檀祇为江都令。闻而召来应对。机捷无所拘滞。博达稽古辩说玄儒。乃赋诗一首曰。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檀祇知非常人。遣还所在。遗布三十匹悉以乞人。后有一道人。不知姓名。常赍一杖一箱自随。尝逼暮来。诣海盐令云。欲数日行。暂倩一人可见给不。令曰。随意取之。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倏忽之间至一山上。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见欣然共语。小儿不解。至中困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得一小塸食状如熟艾。食之饥止。向冥道人辞欲还去。闻屋中人问云。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谪何当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𡍖上。计其谪亦竟也。屋中人便作书曰。因君与之。道人以书付小儿。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问箱中有何等。答云。书疏耳。道人常在厅事上眠。以箱杖著床头令使持。时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辄高悬箱杖。当下而卧。永不可得。后与令辞曰。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正尔便去耳。令呼先小儿问近所经。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𡍖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宗后南游吴会。尝过渔梁。见渔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鱼皆散。其潜拯物类如此。后憩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究明论孝。而韬光隐迹世莫之知。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受焉。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颇说蓬莱上事。晓便不知宗所之。陶渊明记。白土𡍖遇三异法师。此其一也。或云。有商人海行于孤洲上见一沙门。求寄书与史宗。置书于船中。同侣欲看书。书著船不脱。及至白土𡍖。书飞起就宗。宗接而将去。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常著麻衣。世号麻衣道士。常在广陵白土埭。凭埭讴唱。引䋏以自欣畅。得直。随以布施。栖憩无定所。持高平檀祗。为江都令。闻而召来。应对机捷。无所拘滞。博达稽古。辩说玄儒。乃赋诗一首曰。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檀祗知非常人。遗布二十疋。悉以乞人。后有一道人。常赍一杖一箱。逼暮。来诣海盐令云。欲数日行。暂倩一人。可见给不。令曰。随意取之。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倏忽之间。至一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见欣然共语。小儿不解。至日中。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得一小瓯食。状如熟艾。食之饥止。向瞑。道人辞欲还。闻屋中人问云。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谪何当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上。计其谪亦竟也。屋中人便作书曰。因君与之。道人以书付小儿。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问箱中有何等。答曰书疏耳。道人常在听事止眠。以箱杖著床头。令使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辄高悬箱杖。当下而卧。永不可得。后与令辞曰。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正尔便去耳。令呼先小儿问之。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宗后南游吴会。尝过渔梁。见渔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鱼皆散。后憩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韬光隐迹。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焉。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颇说蓬莱上事。晓便不知宗之所之。陶渊明记。白土埭。遇三异法师。此其一也。
人物简介
维基
司马融,字、生卒年不详,河内温县人,淮陵元王司马漼之子,袭封淮陵王,谥号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