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子肃。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历知青田县,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全活甚多。宁宗庆元二年,累官参知政事,五年拜右丞相,封鲁国公。时有人上书乞斩朱熹以绝道学,深甫斥为狂妄。以少傅致仕。卒谥惠正。
全宋诗
谢深甫(一一三九~一二○四),字子肃,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景之子。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历嵊县尉、昆山丞、知青田县。召对称旨,除藉田令,提举江东常平。光宗即位,为贺金国生辰使。绍熙元年(一一九○),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二年,知临安府;三年,兼详定敕令官;四年,兼给事中。宁宗即位,知建康府。召为御史中丞兼侍读。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为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嘉泰三年(一二○三),出判建康府(《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年卒,年六十六。事见明谢敏行《东山志》卷一七《谢公墓志铭》。《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全宋文·卷六二六六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乾道二年登进士第。累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全活者甚众。绍熙改元,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二年知临安府,三年除工部侍郎,兼吏部侍郎。四年兼给事中。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擢御史中丞。庆元元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再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封申国公,进岐国公,改封鲁国公,以少傅致仕,卒。后其孙女为理宗后,追封信王,易封卫、鲁王,谥惠正。编有《嘉泰条法事类》八十卷。《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7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弥忠子。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机收复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请祠归里。后师溃,复召用之,累拜参知政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祐中封永国公。遭父丧起复,力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卒谥忠简,改谥庄肃。恭帝德祐初,夺谥。
全宋诗
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由,一作子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光化军司户参军。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通判襄阳府。历知枣阳军、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江淮京湖四川军马。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父丧起复,因力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閒居十三年。宝祐四年卒。有《野乐编》,已佚。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一四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六八四
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弥忠子。嘉定十三年进士,调光化军司户参军。宝庆三年通判襄阳府。绍定元年以屯田功,权知枣阳军,累迁至京西、湖北制置使兼知襄阳府。端平元年,金亡,出兵收复河北,力陈非计。嘉熙三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两淮四川京西湖北兵马。淳祐四年遭父丧,起复,以其力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宝祐四年卒。见《宋史》卷四一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8—1275 【介绍】: 宋南康军都昌人,字子远,号古心。以乡举入太学,有文名。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权知隆兴府,又创宗濂书院。历右正言、侍御史。坐事闲废十二年。度宗即位,召同知枢密院事,擢参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为游骑所执,既而脱归。元兵破饶州,万里率子赴水死。谥文忠。
全宋诗
江万里(一一九八~一二七五),字子远,号古心,都昌(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权吏部尚书,同签书枢密院事。五年,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福建通志》卷二九)。度宗即位,召同知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以忤贾似道丐祠。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饶州,赴水池死(《宋史》卷四七),年七十八。谥文忠。《宋史》卷四一八、清道光《都昌县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江万里(1198~1275) 南宋官员。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为官40馀年,历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元兵攻破饶州时,江万里率子江镐等投水殉国。卒赠太傅、益国公、太师,谥文忠。江万里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领袖,曾创办白鹭洲书院,著有《宣政杂录》等。有七律《题黄鹤楼》。
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江万里(一一九八——一二七四),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入太学,以舍选出身,历池州教授,试馆职,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入直秘阁,权知隆兴府,创宗濂书院。擢尚右郎官兼侍讲,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兼国子祭酒、侍读,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出知建宁府、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度宗朝,迁参知政事,进封南康郡公,累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十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师、益国公,谥文忠。见《宋史》卷四一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5 【介绍】: 宋隆州井研人,字存叟。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学于魏了翁。曾助李心传修纂《四朝会要》和《中兴四朝国史》,擢史馆检阅。入对,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陈备边三策。累擢权工部侍郎。被丁大全等诬劾,降官。后复官,又为贾似道所忌,出知温州。后复入,擢权礼部尚书,请罢公田。度宗立,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清忠。有《存斋集》等。
全宋诗
牟子才,字存叟,号存斋,井研(今属四川)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洪雅尉,监成都府榷茶司卖引所。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以军器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累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度宗即位,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存斋集》,已佚。《宋史》卷四一一、明嘉靖《洪雅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七六九八
牟子才,(?——一二六五),字存叟,一字节叟,号存斋,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学于魏了翁、杨子谟、虞刚简、李方子等人。登嘉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洪雅尉,辟四川幕僚。李心传修《四朝会要》、《中兴四朝国史》,辟检阅文字、史馆检阅。史嵩之独相,出通判吉州,转衢州。入为国子监主簿兼史馆校勘,迁太常博士。历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礼部郎官,迁军器少监、兼直舍人院,升兼侍讲。擢起居郎、权兵部侍郎,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遇事直言敢谏,无所回避。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有惠政,召入对,权工部侍郎。贾似道入相,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以礼部侍郎召,兼侍读。擢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升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进端明殿学士,寻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咸淳元年卒。所著有《存斋集》、内外制、《四朝史稿》、奏议、经筵讲义口义、《故事四尚》、《易编》、《春秋轮辐》等。《宋史》卷四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何子举(?~一二六六),字师尹,号宽居,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仕至枢密院都承旨,出知赣州。度宗咸淳二年卒,谥文直。事见《鲁斋集》卷一二《跋宽居帖》、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八。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八一五六
何子举,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淳祐七年自太学登进士。宝祐、开庆间累官军器大监、兼左司郎官,知赣州。景定四年,以吴潜党谪,押归本贯居住。见《黄氏日钞》卷九六,《宋季三朝政要》卷二、三,《宋史全文》卷三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强学。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起州县,累迁至兵部侍郎,擢待制。理宗宝祐间帅广东,有政绩。度宗咸淳中以华文阁待制知庆元府。后守本官致仕。卒谥清惠。
全宋诗
谢子强,字强学,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累迁太府丞,出知嘉兴府。入为秘书监兼左谕德,复出知潭州、广州、绍兴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庆元府(《宝庆四明志》卷一)。《宋史翼》卷二二、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2 【介绍】: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元诗选
孟頫,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称实生孝宗。赐第于湖州,故孟頫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以孟頫入见。神彩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欲大用之。议者不可,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同知济南总管府,历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延祐中,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得请归,至治初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四方万里重购其诗文者,所至车马填咽。自号松雪道人,有《松雪斋集》。史称其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戴帅初谓其古诗沈涵鲍谢,自馀诸作,犹傲睨高适、李翱间。仁宗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子昂比唐李太白、宋苏子瞻云。虞雍公伯生尝以诗诣子昂,有「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櫜」之句。子昂曰:「若改山为天,野为星,则尤美矣。」伯生心服之。故有元之盛,称虞、赵、杨、范、揭焉。子昂以宋王孙仕元为显官,其从兄子固耻之,闭门不肯与见。子昂之没也,宋逸士子虚题其诗卷曰:「文在玉堂多焕烂,泪经铜狄一滂沱。原陵禾黍悲丰镐,人物风流继永和。」亦深惜之词也。子雍、奕,并以书画知名。
词学图录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以书画著称,画名尤著,开有元一代画风。有《松雪斋文集》,词在集中。又有《巫山一段云》十二首分咏巫山十二峰者,见《花草粹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元诗选
元用,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元用幼读书,常达曙不寝,父忧其致疾,止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大奇之,因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御史台辟为掾史,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同时号为三俊。除应奉翰林文字,迁礼部主事,改尚书省右司都事,转员外郎。及尚书省罢,退居任城,久之,齐、鲁间从学者甚众。延祐六年,授太常礼仪院经历,属英宗锐意礼乐,其仪注制度,率所裁定。授翰林待制,升直学士。泰定三年,授太子赞善,转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寻拜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天历二年卒,赠正奉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戴表元称其文曰:属辞庄、屈之洁,析理孟、荀之达,而比事左、班之覈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江西新淦人,字用中。洪武十八年进士,官刑部主事。闻同里练子宁死于靖难之变,恸哭赋诗自经死。福王时谥忠悫。
维基
徐子权(?—1402年),江西新淦(新干)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子权中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进士。官任刑部主事时,听闻练子宁被杀,悲恸大哭赋诗后自尽。福王时,赠光禄卿,谥号忠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江西新淦人,名安,以字行。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修撰,历迁工部侍郎。建文时,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寻拜御史大夫。燕王起兵,李景隆北征屡败,子宁请诛之,不听,因大哭求死。燕王即位,缚子宁至,语不屈,被磔死,并遭灭族之祸。有《金川玉屑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新淦人。洪武乙丑赐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修撰,升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建文中,迁御史大夫。与靖难之祸,有金川玉屑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一
子宁名安,以字行,新淦人,通判高子。洪武乙丑第二人及第,授修撰。荐擢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建义初,改支部,迁御史大夫。靖难师入,不屈死。有《金川玉屑集》六卷。 (《吾学编》:子宁初从乡长者竹庄先生游,命赋《水竹村居》诗,曰:「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 田按:子宁始居淦之东山,后迁三洲。嘉靖间析淦六乡为峡江县,三洲遂属峡江。两地人争祀练公,至相诟厉,节义之足维系人心如此。太祖果于杀戮,臣工有小故,辄不免。子宁廷对有云:「以小善而遽进之,以小过而遽戮之,天下之才,生之为难,成之为尤难,岂忍以区区小故而即付于刀锯斧钺之地哉!」其志节之壮,不待见于殉难之日矣!)
维基
练子宁(1359年—1402年),名安,字子宁,号松月居士,以字行,江西新淦州三洲(今新淦县金川镇东山村)人,祖籍福建浦城,洪武乙丑榜眼。父练伯尚,工诗,洪武初年,当过起居注的史官,因直言外放,官终镇安府通判。练子宁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式乙丑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时年二十七岁,授翰林院修撰。建文帝时官御史大夫。燕王起兵靖难,李景隆北败而还,练子宁上朝大呼请求诛杀李,建文帝不听。燕王朱棣攻破京师(今江苏省南京市),子宁不肯屈服,在朝中出言不逊,被割下舌头。朱棣说,我是要效法周公辅成王的故事。练子宁以手蘸舌血在地上书写:“成王安在?”最后和近亲被凌迟致死,一百五十多姻亲被流放戍边。侄子嘉定县知县练大亨闻讯,和妻子沉刘家河自杀。弘光元年(1645年)明安宗赠练子宁为太子太保、都御史,追谥忠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改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9—1489 【介绍】: 明四川青神人,字士英。景泰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在部十年以廉干称。成化七年,因兵部尚书白圭荐,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至官,自吴堡移镇榆林,筑边墙一千七百余里。十二年调陕西,于西安开渠,经汉故城以达渭水,人号余公渠;又于泾阳凿山引水溉田千余顷。凡所兴作皆数世之利。十三年召为兵部尚书,定军功赏格,制止黔抚妄兴兵事。以丁忧归。复出后总督宣、大,兴建两镇边墙,被宦官韦敬诬劾罢去。成化末再任兵部尚书。
维基
余子俊(1429年—1488年),字士英,四川眉州青神县人。官至兵部尚书。景泰二年(1451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在任十年,以廉洁能干著称。后出任西安府知府,遇饥荒,发十万石粮赈灾。成化初年,经林聪举荐,为陕西右参政,岁馀擢右布政使。成化六年(1470年)转左布政使,调任浙江左布政使。半年后,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当时巡抚王锐修建城堡城墙为长远之计,后工程未开始就被罢免。余子俊上疏请求补建,而尚书白圭则以陕民困乏,奏请缓役。随后蒙古寇乱发生,余子俊先后与朱永、许宁击退。边寇入侵河套地区,明朝屡次发兵征讨均无功。成化八年,朱子俊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又用红盐池捣巢功,进右都御史。成化十年,因母老乞归,慰留不许。成化十三年,召为兵部尚书,后论陈钺掩杀贡夷罪,帝以汪直缘故宽宥,陈钺于是屡次诬陷余子俊,恰逢其母丧丁忧,被免。守丧期满,拜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成化二十年(1484年),命兼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因工部侍郎杜谦等弹劾浪费兵饷,遂落太子太保,致仕去。次年,再召为兵部尚书,仍加太子太保。弘治元年(1488年)疏陈十事,不久因病去世。赠太保,谥肃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5—1563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纯叔,号海峰,晚号龙峰,吴一鹏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台州推官,擢广平通判,历官至湖广参政。被谗免官。漫游山水而归。东南倭患严重之际,每为地方官出谋划策。病《宋史》芜杂,欲加删润,稿未就而卒。善书法。文章弘衍浩博,诗尤工。有《玉涵堂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叔,尚书一鹏子。嘉靖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工部主事以光禄寺丞出为湖广参议提督太和山有玉涵堂槁
维基
吴子孝(1496年—1563年),字纯叔,号海峰,晚年更号龙峰,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民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七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二十二名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出为台州府推官,迁广平府通判,擢升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乞终养归。后起补礼部精膳司主事,二十四年九月升光禄寺寺丞,二十七年三月升湖广右参议,分守下荆南道、提督太和山。卒后学者私谥曰“真毅先生”。

人物简介

维基
沈子木(1528年—1609年),字汝楠,号玉阳,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靖己未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南京右都御史。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初授直隶当涂县知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升工部都水司员外郎。隆庆改元,领南河治水患,昼夜宿河上。不久调江西建昌府知府。隆庆四年(1570年)冬入觐,次年升广西副使,领右江兵备,深得两广总督殷正茂器重。以军功晋右参政,仍领右江。不久,广东征罗旁,移会沈子木督战,穷其巢穴,拓地千里。万历五年(1577年),擢广西按察使。闻母陆淑人死讯,丁忧回籍。仍以罗旁之功,晋右布政使。万历八年(1580年),为言官所讦,贬秩候调。补湖广右参政,督转漕运。万历十二年(1584年),晋湖广按察使。万历十三年(1585年)迁山西右布政使,次年转左布政使。万历十五年(1587年),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督雁门等关军务。以父年老回乡,不久父丧,家居多年。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起为南京太常寺卿,疏请将建文帝附于太祖祭祀。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通政使。多次引病乞休不允,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因脾疾遽卒,年八十二,赐祭葬。安宗朝追谥恭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9—1586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方,号儆庵。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国子祭酒,训士有方。万历中历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研究经术及濂洛关闽之学,与子周炳谟皆以学行称于世。有《中书直阁记》、《国朝故实》、《交翠轩佚稿》。
人物简介
周子义(1529-1586),字以方,号敬庵。南直隶无锡人 。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育士有方,精研经术及"濂洛关闽"之学(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有心得。谥文恪。一生著述甚丰,曾校刊《史记》、《梁书》、《新五代史》,与子周炳谟皆以学行称于世。
维基
周子义(1529年—1586年),字以方,号儆庵、警庵,直隶无锡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子炳谟,官至礼部侍郎。父子皆以学行称名于世。应天府乡试第七十四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十二名,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刑部观政,选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授翰林院编修,五年二月升南国子监司业,万历五年(1577年)二月改国子监司业,七年四月升司经局洗马兼修撰,八月主考顺天府乡试,八年四月升国子监祭酒。十年十二月升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十一年二月升本部左侍郎、兼官照旧,六月教习庶吉士,十一月升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兼官照旧,十四年十二月卒,十五年四月赠礼部尚书,谥文恪。

人物简介

维基
公一扬(1533年—?),字子举,山东青州府蒙阴县人,军籍。官至工部郎中。公跻奎之三子。山东乡试第四十三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三甲三十一名进士。初授大理寺评事,出河南尉氏县知县,历山西宁乡县、襄垣县知县。升汝州知州。万历十四年(1586年),迁淮安府同知,次年召回京,任工部郎中,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