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元甫。孝宗淳熙间进士。历知余杭,通判德安府。宁宗开禧时,金兵围城甚急,允初率兵固守,相持一百零八日,遂解围。迁京西提刑、湖北运使、知鄂州。卒谥忠敏。
赵时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五
赵时逢,字遁可,随州(治今湖北随州)人,嘉泰间任宗正寺丞,出知赣州。开禧元年以朝散郎、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入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特授试将作监。著有《山窗斐稿》一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八三,卫泾《后乐集》卷一,《会稽续志》卷二,《宋史》卷二○八,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二,《赣石录》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延父。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知安溪县,为政简易。宁宗嘉泰初除司农寺簿,迁寺丞,疏论谨名器,严法度。出知衢州,以治行闻。嘉定中再除吏部郎,入对言外攘之策莫急于内治。除右司郎中,迁太府少卿,仕至直宝谟阁提点江东刑狱。
全宋文·卷六五六五
孙昭先,字延父,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登淳熙进士第,调兴化簿。累官知安溪县,通判婺州。以荐差干办行在诸司审计司,除司农寺簿,迁丞,出知衢州。拜吏部郎、浙东提刑。嘉定二年,再除吏部郎,历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司郎中,出为江东提刑。卒年八十。著有奏议、诗文集。见嘉靖《龙溪县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字文子。从陈傅良学。光宗绍熙四年进士。三迁为秘书郎。以反对韩侂胄开兵端,出知处州。逾年召还,奏请建储息兵,又忤韩侂胄,罢职。旋复官江西宪,改江东漕,以户部郎任淮西总领。侂胄诛,召授尚右郎兼太子侍讲,除宗正少卿,以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请祠,知江州,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年五十七。谥文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江源人,字正仲。宋耕孙。宁宗庆元二年外省第一。累官知阆州,擢本路提点刑狱,为制帅安丙奏劾,降官。迁湖南、湖北提刑。召为兵部郎官。时朝论有疑安丙意,为直言辨之,不计私嫌。忤丞相史弥远,遂罢。起知眉州,得疾而卒。
全宋诗
宋德之,字正仲,号彭山,蜀州(今四川崇州)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为山南道掌书记。召为国子正,累迁枢密院编修,出知阆州。嘉定二年(一二○九),擢利州路提刑(《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一),改湖南、湖北。七年,由兵部郎官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七)。起知眉州。有《青城遗稿》二卷,已佚。《宋史》卷四○○有传。
全宋文·卷六八七九
宋德之,字正仲,崇庆府(治今四川崇州)人。以应举擢庆元二年外省第一,为山南道掌书记。召除国子正、武学博士,迁枢密院编修。除太常丞,出知阆州,改潼川路转运判官,湖南路提刑,改湖北。召为兵部郎官,罢。复起知眉州,卒。著有《清城遗藁》二卷。见《宋史》卷四○○本传、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7—122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孚若,号好庵。方崧卿子。有隽材。以父荫补番禺尉。时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累知真州,因北山匮水,筑石堤二十里。后金兵来攻,守将决水退敌。坐言事责降三秩,奉祠,稍复官卒。性豪爽,挥金如土。营居室于岩窦,自放于诗酒。有《好庵游戏》、《诗境集》。
全宋诗
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三),字孚若,号好庵,自号柴帽山人,莆田(今属福建)人。以父荫补番禺尉。秩满改萧山丞,兼淮东随军转运属官。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以荐假朝奉郎充枢密院参谋官使金议和。使还,忤韩侂胄,斥临江军居住。嘉定元年(一二○八),通判肇庆府。三年,知韶州。五年,知道州。六年,提点广西刑狱。迁提点淮东刑狱兼知真州。十二年,以建议规复山东,罢。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卒,年四十六。著作大多已佚,今存《南海百咏》一卷,《两宋名贤小集》中收有《观我轩集》一卷。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南海百咏》附清吴兰修书后,《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方信孺诗,《南海百咏》以《琳琅秘室丛书》所收影元钞本为底本,校以《宛委别藏》本,编为第一卷。《观我轩集》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八
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二),字孚若,号好庵,又号诗境甫,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崧卿子。有隽材,以荫补番禺县尉。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寻知韶州,累迁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嘉定十五年卒,年四十六。著有《好庵游戏》、《诗境集》等。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9—1260 【介绍】: 宋宗室。太祖十世孙,字德渊。居湖州。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历知庆元、临安、绍兴、平江、建康、扬州、镇江等七州府。理宗景定初复为淮浙发运使、知平江府。所至急于财利,时论目为聚敛之臣。卒谥忠惠。
全宋诗
赵与𥲅(?~一二六○),字德渊,处州(今浙江丽水西北)人,居湖州(今属浙江)。太祖十世孙。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历知嘉兴、庆元、临安、绍兴、平江、建康、扬州、镇江等州府。理宗景定元年卒。《宋史》卷四二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二
赵与𥲅(一一七九——一二六○),字德渊,太祖十世孙,居湖州。嘉定十三年进士,主管官告院,迁将作监主簿,知嘉兴府。为两浙路转运判官,知庆元府,迁浙西提点刑狱,知临安府。权兵部侍郎,迁户部侍郎,户部尚书,提举浙西常平,再知临安府,又知绍兴府、平江府、建康府、镇江府等。景定元年八月卒,年八十二。见《宋史》卷四二三《赵与𥲅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嗣古,宜春(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除秘书省正字,嘉泰元年(一二○一)迁著作佐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三年为起居舍人(以上《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四年,充贺金生辰副使。嘉定二年(一二○九),由知泉州任罢,六年,由知安庆府任罢(以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四、七四之三三、七五之二)。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衡州,寻除湖南路转运判官(《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张嗣古,字敏则,本贯宁州真宁(今陕西正宁西南)人,南渡后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绍熙元年进士。庆元、嘉泰间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嘉泰三年擢起居舍人。嗣古乃韩侂胄姻亲,而不附韩侂胄;及史弥远专政,又自甘屏退。嘉定初为福建提刑,历知泉州、安庆府、建康府。端平初为秘阁修撰、枢密副都承旨;以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三、七五之三八,选举二一之七,方域三之二八,《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吴郡志》卷一一,《平斋文集》卷一九、二○,《西山文集》卷一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及所撰诸文署名。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声道,字声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累迁秘书丞兼资善堂说书(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嘉定三年(一二一○)由江南东路提举奉祠(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三五)。后知岳州(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三二)。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张声道,字声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开禧初以太常博士兼说书,历秘书郎、秘书丞,权金部郎官,二年四月罢。嘉定间为江东提举,知漳州、岳州,皆以论者劾其贪残戾谬而罢。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六、七四之三五、七五之一五、七五之三二。
章良肱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章良肱,字翼之,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治《尚书》,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历官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知衡州。嘉定八年为两浙路运判。十一年由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宋会要辑稿》礼一八之二八,《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南宋制抚年表》。
何大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 【介绍】: 宋太平州人,字立可。宁宗庆元二年进士。累官知黄州。嘉定十四年,金人陷黄州,为敌骑拥入大江,死于赤壁矶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谦叔,号止轩。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光宗绍熙中为建康府教授,修学校,增生徒。迁枢密院编修官、崇政殿说书。出知宁国,改处州,时严禁“伪学”,因乞祠去。后迁江东提刑,因里人陈自强居相位,引嫌归。
全宋诗
王益祥,字谦叔,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由知处州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三)。开禧二年(一二○六),除枢密院编修官,迁监察御史(《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嘉定二年(一二○九)知楚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三二)。七年,由江南东路提点刑狱任罢(同上书职官七五之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贵谦,字益文,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后知太平州。与释师观有交,曾为其撰《祭文》《塔铭》《语录序》等。事见《月林师观禅师语录》。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一
陈贵谦,字益父,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贵谊兄。嘉泰二年中博学宏词科,赐同进士出身。嘉定二年除秘书省正字,累迁秘书省著作郎,知安宁府。迁礼部郎中,终广东提刑。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与之。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时禁道学,终不肯非议程颐为伪学。宁宗朝累迁知赣州。奉祠归,讲学南溪,人称南溪先生。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有《书集传》、《易系集传》等。
全宋诗
柴中行,字与之,学者称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时禁伪学,中行拒绝考校,以母丧免。后起为江州教授,累迁太常主簿,出知光州。迁京西转运使、知襄阳府。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以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二年出知赣州。逾年请老,与弟中守、中立讲学南溪。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卷四○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七一○
柴中行,字与之,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人。绍熙元年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历江州学教授,广西转运司干办公事,摄昭州郡事。嘉定初,差主管尚书吏部架阁文字,迁太学正,升博士,除太常主簿,转军器监丞。出知光州,迁京西转运使兼提刑,改直秘阁、知襄阳兼京西帅、江东转运判官、湖南提刑。入为吏部郎官,擢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调秘书监、崇政殿说书。进秘阁修撰、知赣州。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卒,谥献肃。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童蒙说》。《宋史》卷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居馀杭,字蹈中,号懒庵。赵汝谈弟。少与兄齐名。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监行右藏西库。疏讼赵汝愚之冤,宰臣韩侂胄使其党胡纮攻之,坐废十年。后登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官大理司农丞。与宰臣史弥远不合,出为湖南提举常平,改江西提点刑狱,俱有政绩。迁知温州卒。
全宋诗
赵汝谠(《宋史》作谠)(?~一二二三),字蹈中,号懒庵,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迁居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汝谈弟,叶适门人。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利州大军仓属。荐为监左藏库。忤韩侂胄,坐废十年。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除太社令,迁将作监簿、大理丞,知漳州。迁湖南、江西提举常平,湖南、江西、江东提点刑狱。知温州,十六年,卒于官。有《懒庵集》(《天台续集别编》卷六),已佚。《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一三有传。 赵汝谠诗,据《后村诗话》、《咸淳临安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九三六
赵汝谠(《宋史》作「谠」,?——一二二三),字蹈中,号懒庵,居馀杭(今浙江杭州)。汝谈弟,与之齐名,天下称「二赵」。以祖遗恩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利州大军仓属、监行在右藏西库。韩侂胄排之,坐废十年。登嘉定元年进士第,为太社令,迁大理、司农丞,出为湖南提举常平,易江西,寻提点刑狱,徙湖南。迁知温州,十六年卒。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一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