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春山八字  拼音:chūn shān bā zì
形容女子姣美的眉毛。元。吴昌龄〈端正好。墨点柳眉新套。滚绣毬〉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四。江庙泥神记》:「春山八字争妍媚,姨姨妹妹皆殊丽。」
《漢語大詞典》:八字步
两足尖外向大而缓慢的步子。亦称“ 方步 ”。 张天翼 《欢迎会》:“那位历史教员象一位历史上的人物似的--用着八字步子疲倦地走来。” 南新宙 《黄浦江的激流》:“包身工的后面,跟着老板……不慌不忙地迈着八字步。”
《國語辭典》:八字打开(八字打開)  拼音:bā zì dǎ kāi
比喻毫不隐藏、保留。宋。朱熹 与刘子澄(七月九日)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
分類:明白无隐
《漢語大詞典》:八字帆
行船风向不利时,须借帆使风,反复循“V”形路线前进。“V”形似“八”字,故名“八字帆”。 宋 汪元量 《常州》诗:“一樽酒对三人饮,八字帆分两岸飞。”亦称“ 八字行船 ”。 逯斐 《夜航》:“ 小凤子 就故作镇静,用渔家姑娘的语气问:‘今天抢风,八字行船顶不上去,你老伯上哪儿去呵?’”
《漢語大詞典》:八字还没有一撇(八字還没有一撇)
见“ 八字没见一撇 ”。
《國語辭典》:八字胡(八字鬍)  拼音:bā zì hú
上唇所蓄的八字形胡子。如:「他留了两撇八字胡后,显得更加成熟稳重。」也称为「八字胡须」、「两撇胡」。
《國語辭典》:八字脚(八字腳)  拼音:bā zì jiǎo
形容人走路,双脚撇开如同八字。一般有内、外八字之分。《水浒传》第二四回:「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自摇摇摆摆,踏著八字脚去了。」
《國語辭典》:八字没见一撇(八字沒見一撇)  拼音: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参见「八字还没一撇儿」条。《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上的理吗?」
分類:未见端绪
《漢語大詞典》:八字门楼(八字門樓)
一种门上有牌楼式的顶,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形的建筑。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她们往右拐进一个小小横村子,又走了一段铺满落花、朽叶和枯草的窄小的山边路,来到一个八字门楼的跟前。”
《國語辭典》:八字帖  拼音:bā zì tiě
古人议婚时,男女双方用来书写生辰八字,交给对方,藉以推断生剋的帖子。《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一个从绿绢挽袖中掬出八字帖。一个横眉斜眼,滔滔口若悬河。」也称为「八字全帖」、「庚帖」。
《國語辭典》:八字  拼音:bā zì
星命家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干支,以推断一生的祸福吉凶,称为「八字」。《里语徵实。卷中下。算八字》:「以人所生年、月、日,合看生剋制化,旺相休囚,取立格局,推人寿夭贵贱,百不失一二,时尚未加时也。故唐有《珞琭子三命一卷》,宋有徐子平,精其法并其生时参合之,谓之八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莫不是八字儿该载著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
《高级汉语词典》:八字帖儿  拼音:bā zì tiě ér
旧俗订婚前写明各自生辰八字的帖子,双方互相交换保存
《漢語大詞典》:八字行船
见“ 八字帆 ”。
《漢語大詞典》:八字帆
行船风向不利时,须借帆使风,反复循“V”形路线前进。“V”形似“八”字,故名“八字帆”。 宋 汪元量 《常州》诗:“一樽酒对三人饮,八字帆分两岸飞。”亦称“ 八字行船 ”。 逯斐 《夜航》:“ 小凤子 就故作镇静,用渔家姑娘的语气问:‘今天抢风,八字行船顶不上去,你老伯上哪儿去呵?’”
《漢語大詞典》:八字须(八字鬚)
即八字胡。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巴金 《家》六:“他跟着父亲走到事务所去,见了那个四十多岁有八字须的驼背的 黄经理 。”
《漢語大詞典》:八字牙梳
用象牙或玳瑁制作的八字形梳子。《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緺凤髻緑於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國語辭典》:批八字  拼音:pī bā zì
占卜者依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测一生的吉凶。如:「批八字仅可做为参考,切勿执著于那些推测,人生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开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