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伍被
 
刘安(淮南王)
 
左吴
 
晋昌
 
李尚
 
毛周
 
苏非
 
陈由
 
雷被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3082~
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金财物。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畔逆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淮南要略》云:『安养士数千,高才者八人,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号曰「八公」也。』」
《神仙传》卷四〈刘安〉
八公皆变为童子,年可十四五。……八童子乃复为老人。告王曰:「……吾一人能坐致风雨……一人能崩高山……一人能分神易貌……一人能乘云步虚……一人能入火不灼……一人能千变万化……一人能煎泥成金……浮于太清之上。」

例句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李白 白毫子歌

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李颀 送乔琳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 王维 赠焦道士

典故
八公草木
 
饮江胡马

相关人物
苻坚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4~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赌别墅。安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297~
融等攻陷寿春,执晋平虏将军徐元喜、安丰太守王先。垂攻陷郧城,害晋将军王太丘。梁成与其扬州刺史王显、弋阳太守王咏等率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军。成频败王师。晋遣都督谢石、徐州刺史谢玄、豫州刺史桓伊、辅国谢琰等水陆七万,相继距融,去洛涧二十五里,惮成不进。龙骧将军胡彬先保硖石,为融所逼,粮尽,诈扬沙以示融军,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见大军。」融军人获而送之。融乃驰使白坚曰:「贼少易俘,但惧其越逸,宜速进众军,掎禽贼帅。」坚大悦,恐石等遁也,舍大军于项城,以轻骑八千兼道赴之,令军人曰:「敢言吾至寿春者拔舌。」故石等弗知。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劲卒五千,夜袭梁成垒,克之,斩成及王显、王咏等十将,士卒死者万五千。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初,朝廷闻坚入寇,会稽王道子以威仪鼓吹求助于钟山之神,奉以相国之号。及坚之见草木状人,若有力焉。
典故
相关人物
苻坚
 
苻融
 
谢石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达于汝颍。融等攻陷寿春……晋遣都督谢石……等水陆七万,相继距融,……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简释

八公山:指战争失利之地。唐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荷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例句

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刘长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李白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典故
八公山上鸣鹤
 
心胆闻风折
 
晋家风鹤
 
淮鹤
  
鸣鹤
 
相关人物
苻坚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奕子)谢玄〉~2082~
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而凉州之师始达咸阳,蜀汉顺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炜、张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洛涧。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石军距张蚝,小退。玄、琰仍进,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获坚乘舆云母车,仪服、器械、军资、珍宝山积,牛马驴骡骆驼十万馀。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赐钱百万,䌽千匹。

简释

风声鹤唳:指因兵败而惊惧。清黄景仁《寿阳》:“地经白马青丝后,山在风声鹤唳中。”

典故
丁固梦
 
丁松入梦
   
相关人物
丁固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67~
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秋九月,皓出东关,丁奉至合肥。是岁,遣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脩则等入击交阯,为晋将毛炅等所破,皆死,兵散还合浦。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
《吴录》曰:丁固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

例句

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 杜牧 朱坡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王睿

《國語辭典》:八公  拼音:bā gōng
1.汉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招募天下俊才,有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八人慕德而往,世称为「八公」。他们曾和诸儒大山、小山之徒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见汉。高诱〈淮南子序〉。
2.晋武帝时,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合称为「八公」。见《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國語辭典》:八公山  拼音:bā gōng shān
山名:(1)在安徽省和县北。相传有八仙人在此下棋饮酒,故称为「八公山」。(2)在安徽省凤阳县东南肥水之北。世传淮南王刘安尝于此遇八公。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注》。相传前秦苻坚于淝水之战时,登寿阳城望此山草木皆以为晋兵,乃大败。也称为「北山」。(3)在安徽省巢县西北。也称为「紫金山」。
《國語辭典》:风声鹤唳(風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东晋时秦主苻坚率众列阵肥水,谢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还击,秦兵大败,溃兵听到风声和鹤鸣,皆以为王师已至。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形容极为惊慌疑惧。宋。李曾伯 醉蓬莱。问金城方略词:「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得两府俱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也作「鹤唳风声」。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漢語大詞典》:十八公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晋 张勃 《吴录》:“ 丁固 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 宋 苏轼 《夜烧松明火》诗:“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元 方回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诗:“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漢語大詞典》:梦松(夢松)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 、 孟仁 为司徒、司空” 裴松之 注引《吴书》:“初, 固 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因以“梦松”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
分類:祝人三公
《漢語大詞典》:松公
称老松树。 唐 杜牧 《朱坡》诗:“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
分類:老松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