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60,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页
全威
全提
全跏趺
全跏趺坐
法全
憨山大师全集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
举一全收
举体全摄
说听双全
菩萨性全成佛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马成(字 君迁 全椒侯 )
佛类词典(续上)
全身舍利全威
全提
全跏趺
全跏趺坐
法全
憨山大师全集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
举一全收
举体全摄
说听双全
菩萨性全成佛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其它辞典
田僖子( 妫 僖、全部避讳 别称 陈僖子 )马成(字 君迁 全椒侯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 【介绍】: 东汉南阳棘阳人,字君迁。少为县吏,从刘秀定河北,刘秀即帝位,任护军都尉,迁扬武将军。击斩李宪,尽平江淮地。建武十四年屯常山、中山以备北边,筑堡壁,起烽燧,以防匈奴侵扰。封全椒侯。
全身舍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舍利有全身碎身之二种。(参见:舍利)
(术语)佛舍利有全身碎身之二种。(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全威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于大小皆注全力也。涅槃经曰:「如大师子杀香象时皆尽其力,杀兔亦尔,不生轻想。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及一阐提演说法时,功用无二。」
(杂语)于大小皆注全力也。涅槃经曰:「如大师子杀香象时皆尽其力,杀兔亦尔,不生轻想。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及一阐提演说法时,功用无二。」
全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完全提起宗门之纲要也。碧岩第二则垂示曰:「历代诸师全提不起。」无门关颂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
(术语)完全提起宗门之纲要也。碧岩第二则垂示曰:「历代诸师全提不起。」无门关颂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
全跏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全跏趺坐之略。
(术语)全跏趺坐之略。
全跏趺坐
【佛学大辞典】
(杂语)结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别,交叉两足而置两膝上,为全跏趺坐,置一足于一方之膝谓之半跏趺坐。(参见:结跏趺坐)
(杂语)结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别,交叉两足而置两膝上,为全跏趺坐,置一足于一方之膝谓之半跏趺坐。(参见:结跏趺坐)
法全
【佛学大辞典】
(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禀颖悟,果公入寂后,剃发学道,号青龙之法全阿阇梨,制作之诸轨,称为青龙之仪轨。受胎藏界于慧果之弟子法润,智满,息怤,造玄,及日本宗睿,遍明,圆载,圆仁,圆珍等从之受法。禀金刚界于慧果之弟子义操,息怤,弘均及日本圆仁,宗睿,遍明,圆载,圆珍等并得付法。初住玄法寺,后移青龙寺。大震法雷,所制之书,有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等数部。
(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禀颖悟,果公入寂后,剃发学道,号青龙之法全阿阇梨,制作之诸轨,称为青龙之仪轨。受胎藏界于慧果之弟子法润,智满,息怤,造玄,及日本宗睿,遍明,圆载,圆仁,圆珍等从之受法。禀金刚界于慧果之弟子义操,息怤,弘均及日本圆仁,宗睿,遍明,圆载,圆珍等并得付法。初住玄法寺,后移青龙寺。大震法雷,所制之书,有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等数部。
憨山大师全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十卷,明福善等录。
(书名)四十卷,明福善等录。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憨山大师全集之具名。
(书名)憨山大师全集之具名。
举一全收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举一法则收一切法也。唐判五教章中曰:「三性一际举一全收。」(和本举一作随一)。清凉华严玄谈二曰:「上十处共为缘起,举一全收。」
(术语)举一法则收一切法也。唐判五教章中曰:「三性一际举一全收。」(和本举一作随一)。清凉华严玄谈二曰:「上十处共为缘起,举一全收。」
举体全摄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举一法之礼,全摄收他法之体也。又作举体全收。五教章中所谓:「二义镕融,举体全摄。」即其例也。
(杂语)举一法之礼,全摄收他法之体也。又作举体全收。五教章中所谓:「二义镕融,举体全摄。」即其例也。
说听双全
【三藏法数】
谓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故,是名说听双全。
谓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故,是名说听双全。
菩萨性全成佛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能自觉已,复能觉诸众生也。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集众因,證菩提果。故名菩萨性全成佛。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能自觉已,复能觉诸众生也。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集众因,證菩提果。故名菩萨性全成佛。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藏法数】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